北京藍領階級的遙思與念想,「生活的再顯影:工人詩歌的藝術呈現」特展在倫敦
9/12-9/19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St. James' Hatcham Church)舉辦的展覽「生活的再顯影:工人詩歌的藝術呈現」,是一場以北京藍領階級為主題的藝術體驗,本次集結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將專注於探索被邊緣化的群體——特別是工人階級的生活經驗。
在當今全球資本主義和消費文化的席捲下,社會逐漸走向同質化,豐富多樣的生活細節正在消失,感受力與想像力也日漸被削弱。為了抵抗這種文化單一化的趨勢,由有米有福共同創辦人張玉與許力文攜手設計師侯嘉璐、藝術評論家黃斯怡,以及藝術策展人Neal Yang,將於2024年9月12日至19日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St. James' Hatcham Church)舉辦展覽「生活的再顯影:工人詩歌的藝術呈現」。
本次探討議題專注於探索被邊緣化群體,特別是工人階級的生活經驗。
展覽以北京皮村的工人藝術家組合「詩歌商店」的作品為核心,邀請了來自中國的17位新銳藝術家,以多元的藝術媒介呈現詩歌中隱含的吶喊、沉默、困境與掙扎,並試圖與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建立深刻的對話。皮村位於北京國際機場附近,是眾多北漂工人的家園,這裡孕育了工人詩歌與藝術的土壤,工人們在這裡找到了表達自我與抗爭命運的方式。皮村不僅僅是一個住所,更是一個情感與創意的聚集地,成為工人們尋找自我和表達集體意識的重要平台。
靈性藝術家Ty的作品《i see you》靈感源於她一次深刻的閉關體驗,作品通過表演藝術打破個體之間的隔閡,促進集體中的包容與理解,反映了皮村工人在社會中尋找連結的過程。這件作品同時呼應了工人們透過詩歌與藝術重新審視自我與群體身份的歷程。
多件展覽作品探討了工人群體如何在異地生活中重新構建他們的文化身份和集體記憶,將個體記憶與集體歷史結合,通過藝術手法重新審視和重構這些身份。楊宇的《Culture Palace》運用綜合材料與紡織技術重建了他兒時記憶中的工人文化宮,表達了工人階級在新社會環境中尋找和重構文化身份的努力。
袁正的作品《仄》是一個結合人工智慧與詩歌材料的影像裝置,透過AI技術將詩句中的意象轉化為視覺依據。藝術家將個人的詩歌理解轉化為AI工具,並以詩歌商店的材料為基礎輸入AI,生成超現實感的影像作品。最終,這些影像在黑暗的角落裡以老式電視播放,觀眾可以坐在軟墊上,透過耳機感受這些視覺與聲音的交織,探索人類如何控制人工智慧。
作品《麵團板塊漂流學說》透過麵團這一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表達了文化記憶和認同之間的微妙聯繫。錢寧越將麵團轉化為情感象徵,承載對家鄉與文化根源的深刻反思,巧妙地將日常生活轉化為具有普遍性意義的藝術表達。弓琪的作品《未忘記的》透過裝置藝術表達《今夜燒詩取暖》的意境,結合藝術家從北方成長到上海工作,再到倫敦求學的經歷,捕捉詩人安靜思考的片刻,營造出一種暗紅色晚霞與飄雪背景下的平靜氛圍。裝置在昏暗的空間中透過投影將窗戶影像映射到牆面,將這種靜謐的情感展現於觀眾眼前。
皮村的工人們面臨著邊緣化與孤立的現實。楊寒的《正在消失的火車站》以詩意的鏡頭記錄了傳統交通的消逝,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那些被忽視的勞動者與逐漸消散的村莊猶如時光中的幽影。作品透過對比現代都市的繁華與舊時光的褪色,喚醒對被遺忘的生活面貌與人群的溫柔關懷。《社畜》通過簡單的視覺語言,朱夢然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工人階級的生活困境,強調了他們在城市邊緣地帶的沉默與無奈。李婧怡的《歡迎光臨》、《椅子》和《牡蠣桶》三件作品探討工人階級在社會結構中的邊緣化處境,揭示他們在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的孤立感與困境。這些作品集中展現了他們在現代都市中的孤立感和被邊緣化的經歷,同時也表現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抗爭與情感力量。
工人群體在都市生活中對於更好未來的夢想與渴望,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陶心蕊的作品《新世界》是一個短暫的影像作品,靈感來自小海的詩作《陇海线上》與華晨宇的《新世界》,展現了一個既廣闊又深邃的詩意世界,透過風的自由與內心的堅韌,探索個體在宏觀社會與微觀內心之間的平衡與衝突。張恬遠的無題作品透過AR技術,讓人們感受到自己的肢體語言,每個人在經過這件作品時,不同的動作都會成為不同的倒影、聲音、顏色和動畫呈現在這個牆面上,就像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狀態都在同一片世界中呈現。ISATO(Xiaoli Xue)的《少女文學》講述了在壓抑的環境和蒼白的現實中,人與文學相互創造、相互救贖的故事,捲軸上書寫的「原型故事」既是戲中主角回歸初心的鑰匙,也是戲外作者試圖以個人敘事召喚集體經驗的希冀。在這些作品中,藝術家們探討了工人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希望。
鄭穎的作品《Purity of True Feelings》利用陶瓷中的穩定與流動性之間的微妙平衡,探索浪漫關係中的純真情感與內心衝突,鄭穎以多孔結構象徵身體作為情感的容器,表達那些無法言說但真實存在的情感變化,並透過釉料的視覺語言呈現情感化石化的過程,記錄並保存個體內心世界的複雜性與心理過程。劉昊欣的作品《A Secret》是一款敘事遊戲,結合超現實主義和反烏托邦元素,通過主角的成長旅程探索人類心靈的複雜性與未來的不確定性,玩家將透過主人公的視角做出人生選擇,並反思這些決定以及社會環境和他人對自我認知的影響。繪川的《詩意流形:符號演繹中的邊緣之聲》通過符號化的圖像語言展示了工人階級在都市中的邊緣聲音,表達了他們在現代社會中的掙扎與堅韌。
此次展覽旨在將皮村這個工人詩意的搖籃與世界分享,促進跨文化對話與理解。參展藝術家們的作品,通過不同媒介與詩的結合,挑戰當代藝術脈絡中的傳統思維模式,激發觀眾對全球資本主義背景下邊緣群體處境的深度思考。不僅是對工人生活經驗的藝術呈現,更是一個以藝術為工具重塑工人階級聲音的舞台。每件作品都是皮村工人生活、抗爭與情感的具象表達,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得以窺見工人階級在現代社會中的複雜情感與文化認同。這些藝術創作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共鳴與思考,提醒我們去聆聽並回應那些被邊緣化的聲音。
生活的再顯影:工人詩歌的藝術呈現
時間|2024年9/12-9/19
地點|倫敦大學金匠學院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