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Articles
如果樹林片庫有一座新冰箱:低溫保存國家記憶 冷藏歷史是為了回到未來
國影中心現任執行長王君琦初次造訪片庫那天,在工廠林立的樓房間迷了路,誤入隔壁麵粉工廠,好不容易摸索找到正確位置,發現對門竟是紙紮工廠。
莫子儀與《親愛的房客》主創推薦片單:以家族羈絆為起點 一路飛向太空拯救宇宙
CATCHPLAY+獨家邀請《親愛的房客》導演鄭有傑、主演莫子儀、白潤音、姚淳耀、配樂法蘭,分享他們熱愛的家庭、科幻、愛情、紀錄片及喜劇。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 豪華朗機工:從鐵皮屋長出茂密的藝術森林
分別藏身在社子島深處的「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奇岩的「豪華朗機工」,將工廠改造為他們的「Art Factory」,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
十年之後,小白兔唱片與CICADA重逢於《散落的時光》
成軍於2009年的Cicada以鋼琴、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交織而成。2020年小白兔重發《散落的時光》黑膠及CD,並在誠品音樂廳主辦他們的音樂會。
Always a Wanderer 總是在路上:旅行作家舒國治,以文字與開車漫遊世界
早前獨自旅行那幾年,舒國治的雙手若非抓緊方向盤,就是握著筆桿。這回他再度發揮犀利觀察力,為眾人娓娓道來關於路上行車之旅的種種。
讓你了解台灣社會百態的四部台劇
2021 年第一個月的開始,VERSE 精選四部台劇——除了談情說愛(當然,愛情元素還是重要),每一部都能看見當代台灣的某個面貌,讓你了解台灣社會百態的四部台劇,歡迎收看:
巧克力啟蒙——專業美食家眼中的風味系統:專訪美食家高琹雯 Liz
巧克力的精品化其實是非常近代才發生的事情,即使是 ICA,都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從生產者、品牌端,正是這從這個時代開始,台灣正在建立一個年輕而具有活力,獨屬於可可的風味系統和論述以及和生活的關聯性。
跨年微醺看,五部奇幻電影甩掉神秘 2020!
2020 年終於要過,希望神秘的、詭譎的、怪誕的事情通通跟著 2020 被帶走,在 2020 的最後一晚(或 2021 的第一晚也可以),一起用五部奇妙國片,向 2020 大聲說再見!
溫德斯談電影-關於畫家、剪接和垃圾桶 Über Maler, Motage und Mülleimer
本節內容是溫德斯和法國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對談的文字紀錄。首次刊載於《南德日報雜誌》1990 年 11 月 16 日。
虛虛實實,全憑一念間──《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歷時兩年多打造的首部全自製大戲《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從臺灣鬼神信仰以及喪葬文化出發,深刻地描寫於不同時空下,同一片土地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產生的連結。
Podcast 浪潮來了, 但廣播並沒有被衝倒
聲音,是一種最親密的陪伴,不僅具有多樣性的生活穿透力,也帶給人們直覺且深遠的影響,而今更引領一個正在台灣發生的新產業。Podcast 會重擊廣播,還是跟廣播這種傳統媒介一起帶我們迎接新的聲音時代呢?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美術館
作為一個熱愛藝術的房地產企業主,13 年以來,李彥良左腦掌管土地開發,動輒上億元的豪宅推案一戶戶;右腦浸淫文化,透過基金會辦藝術展、搞聚落。有人質疑後者只是為前者化妝,但兩者真能如此簡單畫上等號嗎?
「你們還看副刊嗎?」:副刊守門人的跨時代通訊
報業與副刊從過去擁有絕對的「領導權」,紙上能生風雲,走到今日,副刊如何面對新時代?在採訪間,思考解答,卻不約而同地被幾位「大編」們,反將一題:「你們還看副刊嗎?」
踏訪風土尋找台灣好咖啡: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如何烘出台灣的獨特風味
提到台灣咖啡,就可以聽到 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熱情細數自己踏訪全台灣咖啡產地的故事,以及令他驚豔不已的台灣咖啡豆。陳志煌說,「風土」就是台灣咖啡最獨特的美味。
如何躍升排行榜第一:呱吉與報導者的方法論
面對 podcast 紅海市場,想得到、想不到的人都跑下來做了,從明星、偶像、網紅,到科技新創、企業老闆、各領域專家,還有各具才華的素人,但一個好的內容節目該怎麼做,未必大家都知道。
簡單,即最令人感動的美味
什麼是料理的本質?而屬於台灣的料理又是什麼?這是CEO1950主廚張億興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他將自己對料理的思考,以新鮮地產食材和簡單手法,表現在一道道充滿美好溫度的料理之中,誠摰奉予來客。
謝謝你從未放棄做自己的太陽——寫在魏如萱獲得金曲後
路易可能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在台上那麼激動地說自己真的得獎了。 但,相信只要是她的歌迷都會告訴路易:因為媽媽真的等這座金曲獎等了好久好久。 身為歌迷的我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