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2022臺北文學季「文學療癒場特展」:文學浴場裡,洗一場精神的澡
Promotion

2022臺北文學季「文學療癒場特展」:文學浴場裡,洗一場精神的澡

「2022臺北文學季」的特展「文學療癒場特展」將從3月26日起登場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場化身為文學澡堂,替疲憊的你以文學沐浴精神。

限定時間出現在剝皮寮的魔幻文學療癒場,提供神奇的療方,讓來的每個人都能精神飽滿地離開,而它究竟藏著什麼魔力......

2022臺北文學季」已於3月5日開跑,今年的主題為「運轉日常:我城儀式風景」,活動範圍包含文學、音樂及戲劇,規劃多元的主題講座與活動。此次文學季的特展——「文學療癒場特展」將從3月26日起登場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場化身為文學澡堂,替疲憊的你以文學沐浴精神。

面對現代生活的種種挑戰,你用什麼儀式,讓心靈切換狀態、為自己的精神洗澡?

回應2022臺北文學季的策展主題「運轉日常:我城儀式風景」,我們好奇在日常中有著什麼樣的儀式,讓生活得以運作如常,並以此共同構築這座城市的風景。

本次特展蒐集了49位作家的日常儀式,呼應「精神洗澡」的概念,運用浴池的元素,將展場打造成一個文學澡堂,並區分成五種不同主題的浴場:整理浴場、聲香浴場、美味浴場、漫步浴場、書寫浴場。

依循作家整理歷程,找尋內心秩序安頓方式

展場第一站「整理浴場」,入口處藉由「置物櫃」的設計,呈現進入浴場前需將外在物品褪去,用雙手的清理與重整的意象,透過物理上的整理,進而帶動內心的整頓。跟著作家一同找到秩序的整理歷程。現場展示11位作家的私人物品,如陳雋弘整理書櫃與CD櫃的用具、追奇睡前床頭會整理的東西等,透過物件的呈現,立體化作家們的「整理」行為。

展場第一站「整理浴場」以置物櫃形式設計。

以香氣及聲音為媒介,創造個人私密空間。

「聲香浴場」,透過香味及聲音進入另一個被包覆的空間。現場設計一個獨立窗口,民眾可自由選擇一個「讓你充滿想像的作家味道」,如鄧九雲的玫瑰天竺精油、李蘋芬的雪松扁柏香氛等,增添展覽的驚喜感,透過香味細緻的擴散,帶領讀者體驗與自己對話的時光。

同時,本區也可以側耳傾聽作家進行儀式行為的聲音,如巴代朗誦卑南族巫師的祝禱詞,為自己增能、祛煞;或是聽鴻鴻演奏的薩克斯風,投入到音樂的世界中,藉由展場輪流播放的聲音激盪,希望民眾找到內心的共鳴。

「聲香浴場」則讓民眾可自由選擇嗅聞「作家味道」、傾聽作家進行儀式行為的聲音。

以美食撫慰身心,販賣機隨選作家儀式單品

「美味浴場」邀請林立青、祁立峰、夏夏、徐振輔、毛奇五位作家拍攝儀式行為影片,藉由影像的呈現方式,進而強化「飲食」這項儀式對作家們的重要性,並感受食物帶給每個人放鬆、撫慰身心的神祕力量。現場為增添趣味性設置「販賣機」,入場民眾可免費獲得一枚代幣,投幣點選任一作家的飲食儀式,便能獲得「作家的美味法寶」乙個。

藉由影像的呈現方式,強化「飲食」儀式對作家們的重要性。

恣意漫步臺北各隅,獨享城市寧靜片刻

「漫步浴場」展區掛有作家們的散步街景照,彷彿身歷其境般實際移動。民眾可以在展場中,任意跟著徐國能的腳步在公園慢跑、和林婉瑜一起漫無目地散步,或是隨著張亦絢步行前往喜歡的書店,一同在作家的腳步帶領前進,找到安放內心的平靜所在。

「漫步浴場」可追隨作家的腳步前往書店、公園或漫無目的散步。

將思緒化為文字,沉澱內心世界

「書寫浴場」在展場內擺放書桌,展示作家們的儀式故事文字及書籍。如曹馭博進行書本翻譯時,使用的字典、紙鎮等;以及吳緯婷習慣在新書蓋上簽名章後進行簽名,現場將複製作家的藏書章,還原真實度。本區呈現作家如何將思緒化作文字,透過書寫、閱讀的過程,找到安頓身心的狀態。

「書寫浴場」則展示作家們的儀式故事文字及書籍。

文學對你而言是日常儀式,還是療癒心靈的一種方式?

儀式對你來說的定義是什麼?在這裡,我們認為儀式是有意識、並且持續地去做某件事情,儀式能讓我們從混亂到平靜,並讓疲憊的身心恢復精神並調整頻率,或者只是簡單而穩固地維持日常的運轉,把生活的軸心站穩。但無論是何種定義,儀式,是我們面對挑戰的前置準備,它是一種整理、一種轉化,是結束,更是新的開始。

或許文學本身就帶給人們「療癒」的功效,而文學與日常儀式的相遇,讓療癒增添更多不同的滋味,希望你在這裡,找到喜歡的、並且創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專屬儀式。歡迎來到「文學療癒場」,體驗一場找回秩序的精神洗澡之旅。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文訊》雜誌社
  • 圖片/《文訊》雜誌社提供
  • 編輯/郭振宇
  • 核稿/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