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為何礁溪老爺成為最黏人飯店?破萬人住過十次、甚至有700次紀錄!探索老爺忠誠度的經營密碼

為何礁溪老爺成為最黏人飯店?破萬人住過十次、甚至有700次紀錄!探索老爺忠誠度的經營密碼

礁溪老爺酒店酒店自2005年開幕以來,已有常客來到這家旅館住過七百次,也有將近萬組客人來住過十次以上,為什麼這間今年二十週年的渡假飯店能如此留住人心?從「什麼都不做」的哲學,到深耕宜蘭風土的文化提案,再到與常客之間的緊密連結,這家被稱為「台灣最黏人飯店」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今年四月,一組客人第七百次走進礁溪老爺酒店的大廳,熟識的員工微笑地熱情迎接他們,其後飯店甚至為這對老朋友舉辦一場慶祝儀式。

為什麼他們會來這間飯店七百次?為什麼來過十次的客人有將近上萬組?這間坐落蘭陽平原之上、今年二十週年的度假飯店,如何讓回訪變成習慣,讓旅程成為一種他方的生活?

答案,藏在這座度假飯店最細膩的「款待之道」中,也在他們對各種「理想生活方式」的持續提案裡。

「享受什麼都不做」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沈方正

2000年,在老爺集團工作七年的沈方正從台東知本老爺被派到宜蘭礁溪,負責一個全新酒店的籌備。站在這間原名為「五峰旗」老旅館五樓、俯瞰整個蘭陽平原時,他心中有點激動,心想這裡有溫泉,又有如此美景,而且他們有知本老爺的經驗,雪隧也將在幾年後開通,如果能打造出一間理想的度假飯店,該有多好。

但要怎麼做?

他們邀請日本第三大的久米設計公司,想做出台灣最高標準的溫泉渡假旅館。該採用什麼風格?沈方正的思考是,如果設計得太日系,台灣人當然會很喜歡,但日本觀光客來看到一個完全日本風格的飯店,可能覺得奇怪。於是他們希望建立一種「極簡混合風格」,融合日本的細膩與當代設計感,創造出一種「好像有點像日本、但又不完全是日本」的建築語彙。其結果是大量使用「地球色」——木頭、石材、泥土的原色——打造一處不受時間流行左右的空間語境。

那麼經營方向呢?

「台灣人去一個地方度假,通常抱持著比較消費型的觀念:吃了多少、玩了多少、看了多少。如果沒做什麼,就會覺得好像沒有『值回票價』。但我們希望客人來到這邊,『什麼事都不用做』,可是會覺得很舒服、很享受。」如今是老爺集團執行長的沈方正說。於是他們提出一個主張:Enjoy doing nothing(享受什麼都不做的時光)。

飯店仿照日本採用「一泊二食」的經營模式,但如果把原汁原味的日本經驗照搬來,也不見得行得通。因為在吃飯、或泡湯與睡覺之外的空檔,台灣人可能不曉得要幹嘛,就會說「這個地方好無聊」。

該怎麼辦?

「既然在蘭陽平原、在宜蘭蓋一間酒店,我們應該把這邊的物產、文化、環境,還有這邊的人,用飯店這個平台展現出來。」

成為宜蘭文化的平台

礁溪老爺決定要讓環境與地方文化成為旅程的核心。他們花了一整年展開田野調查,走進宜蘭各鄉鎮,研究在地文化傳統和物產,甚至了解飯店周邊每一棵樹的種類。這是一種對土地與社群的學習與承諾。

例如,當時宜蘭的「蘭陽戲劇團」是台灣唯一一個公立的歌仔戲團,黃春明老師正擔任他們的藝術總監與編劇。飯店費盡力氣邀請戲劇團的折子戲來飯店表演,讓住客能接觸在地歌仔戲文化。後來也持續策劃「宜蘭大師人文系列」,邀請作家黃春明、攝影師阮義忠、畫家吳炫三等出生宜蘭的大師,在家鄉舉辦展覽。

對風土的堅持,同樣體現在每日飲食與旅程規劃之中。飯店使用的米,二十年來都由三星鄉農會供應;紅心芭樂盛產時,會推出相應的甜點;來自八甲漁場的香魚,也成為餐桌上的熟面孔。他們也帶客人參加季節性的在地活動,例如白蘆筍採收與金棗體驗。除了自助餐有許多宜蘭元素,全新開啟的「岩波庭」餐廳更是用宜蘭的食材說宜蘭的故事,做出代表這片土地的料理。

老爺也帶客人走上附近的抹茶山和跑馬古道,或者串連在地文化,去看黃聲遠的建築設計、參加「無形文化資產」如「二龍競渡」,以讓旅人更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肌理。「我們希望客人從check-in開始,就能透過一連串的細節,感受到『宜蘭』這個地方。」沈方正強調。

最細膩而深度的款待之道

現任礁溪老爺酒店總經理唐伯川,也是在礁溪老爺開幕前就加入籌備,擔任客房部協理。他說,當時團隊設計了很多創新的服務,其中最難但也最有成就感的,是「奉茶服務」。「每位房客入住,我們都會親自帶進房,跪坐在榻榻米上奉茶。這在當時的台灣飯店業是前所未見的。」即便他們知道這件事不容易,但那時仍想先把服務做到最好,再來談營收與效率。

礁溪老爺酒店總經理 唐伯川礁溪老爺酒店總經理 唐伯川

對於服務之道,沈方正說,他們不追求日式的制度,也不模仿美式的過度熱絡,而是要做「台灣式的熱情」。以前台灣許多鄉下地方都有「奉茶」的習慣,因為那時沒有便利商店,所以人們對陌生人都願意伸出援手。「這種對陌生人的友善,是根植在台灣土地上的一種精神。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份精神具體地表現在旅館的服務裡。」

他們的目標是讓客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照顧,但不覺得被「服務」,而是像被朋友悉心款待。「我們營造的是一種人情味,讓旅館不是冰冷的系統,而是一個充滿情感連結的空間。」沈方正如此強調他們的理念。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不只是員工訓練,而是如何對待員工。這位曾經出版專書《台味服務:沈方正帶路》的執行長指出,他們對員工的各種事務都非常認真看待——不論是員工餐廳的菜色、宿舍的環境,還是他們的家庭情況,連員工旅遊他都會親自參與每一條路線的的規劃。「我相信,只有被這樣對待過的員工,才懂得如何照顧別人。」

唐伯川則分享,服務精神要落實到第一線,關鍵在於「以身作則」。新進員工不可能馬上記得所有SOP,所以現場的幹部、資深同仁要做給他們看。

的確,這位執行長和總經理就是經常在第一線以身作則,帶著微笑迎接客人:你會在check-in櫃檯看到唐伯川,也會在自助餐早餐時段,看到他甚至沈方正在整理菜盤。

「我相信,一間企業只要把員工的事情做好,員工就會覺得公司重視他,產生認同感,自然也就知道該如何好好地對待客人。客人被這樣對待,就會對品牌產生黏著與認同。而這些認同,會反過來成為我們經營最穩固的基礎。這正是良性循環所帶來的成果:企業文化的建立讓我們經營變好,經營穩固後,我們就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當這些可能性越來越多,我們才有與別人差異化的機會,才真正擁有競爭優勢。」沈方正說出服務業最關鍵的核心。

不只是有來七百次的常客

這樣的款待之道,尤其表現在礁溪老爺對於常客的重視。

來過兩次以上的客人,大概佔了四到五成。來過十次以上的,約兩到三成,累計起來將近一萬人,超過一百次的也有上百組。

每位常客的偏好與習性都被記錄在系統中,他們喜歡的飲料、偏好的房型、甚至要找哪位調酒師,都列得清清楚楚。有些同仁會「認養」常客,讓來訪時總能看到熟面孔。

一路從基層做到總經理的唐伯川分享:「我們有一套共同的常客資料系統,每個部門可以查,但只有櫃檯可以修改。所有服務同仁會在遇到客人後補充備註。主管以上的同仁要盡量認得出來常客的臉,來過二十次以上的都應該都要被記得。來一百次以上的,現場員工幾乎都熟了。」

一個動人的故事是,一對夫妻是礁溪老爺的常客,每季都會來住幾晚,後來先生過世,太太依然經常獨自來訪。飯店總會細心安排熟識的同仁與她共進晚餐,讓她在熟悉的空間中感到被陪伴。某對來自新竹的牙醫夫妻每月造訪一次,與飯店的戶外活動團隊建立深厚情誼,經常與員工相約登山、健行,甚至一同參與稻草人計畫或插花體驗。在飯店大整修期間,這對夫妻特地來探班,帶了飲料點心慰勞工作人員,說:「這裡就像我們第二個家。」

這些熟客對飯店來說,就像朋友,甚至像家人,有人參加員工春酒,還主動捐出紅包給抽獎活動。

前年礁溪老爺耗資千萬進行封館大改裝,其中一個嶄新空間「茶寮清泉」,是為十次以上常客設計的專屬空間,目的是讓他們不用排隊辦理入住,而是來到這個獨享空間邊吃喝邊等。而且,比起許多高級飯店類似的「行政酒廊」,這裡有更好的茶,有豐富和精緻點心,也有好酒。唐伯川補充,「如果常客當天比較晚到,茶寮已經關了,我們也會讓他們改成隔天中午後來使用,吃完再泡個湯回家。」

就為了這個空間和尊榮感,許多人就想成為十次常客。

讓旅館成為美好生活的一種方式

除了常客外,一如所有老品牌,他們也需持續推陳出新,讓舊客人有新鮮感,更要能吸引新的客人。

沈方正說:「從經營者的角度來說,這二十年最大的改變是:客人變得更重視價值而非價格。他們願意為品質付費,也更在意你是否有理念、有溫度。」

一方面,他們帶客人走出去,推出名為「老爺式旅行」的計畫。他們希望每年都能對「旅行」提出一種新的觀點,一個「年度旅行論述」。第一年,提出「破框旅行」的概念,路線之一是從台北101沿著前人的古道,以三天兩夜的時程走到礁溪老爺。熱愛登山的沈方正當然自己親自走了一次。在台南,他們安排旅客學唱歌仔戲;在南港,讓住客學潛水。對他們來說,這些體驗都不只是「旅館附加的活動」,而是對生活方式的提案。

「旅行不只是『去到一個地方』,而是『怎麼去』,以及『用什麼眼光』去認識它。旅館變成了通往風土的通道,也變成了思考生活方式的基地。」沈方正說。

在飯店內,他們也推動各種生活文化體驗。如今年六月,從日本標回一頭「橄欖牛」,來自香川縣的小豆島,並搭配清酒推出「橄欖牛套餐」。此外還請專業茶師為客人泡茶,房內插花則讓員工去學習日本的「池坊流」花道,目前已有五位員工取得執照。礁溪老爺很重視將員工培養成各種專業職人,從餐飲到茶、花、酒,這既是提升員工技能,也是為顧客創造更多不同的體驗。

今年他們更舉辦一整年的文學講座,每場都是幾百人參加。而在主要走廊的,是與青鳥書店合作「染塵書房」的選書,四季更換書單。

沈方正微笑說,「我們的目標,是把各種『生活體驗』帶進旅館裡。讓人來不只是為了住宿或泡湯,不只是放鬆,更是對自己生活方式的重新想像。你可以是為了一場講座、一場音樂、一場生活對話而來。然後,可能因為講座,回家多看幾本書,也可能因此對台灣小鎮文化重新產生興趣,或會偶爾聽場音樂會、品一杯酒,生活因此多了樂趣,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於是,「旅館不再只是住宿的地方,而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入口。一趟旅行可以不只是觀光,而是對生活本質的回應。」

台灣旅遊的未來

二十年來,礁溪老爺持續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對旅行、對服務、對地方、對生的深刻理解。雖然他們倡導「enjoy doing nothing」,但其實也提供很多活動。重點是讓客人有選擇。沈方正說,「一個好的度假旅館,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有人可以獨處,有人可以共聚,每個人都能滿足自己,這樣才是真正的放鬆。我們期待人們在度假的過程中,學習一種新的享受方式——一種升級過的『enjoy doing nothing』,不只是放空,而是帶著好奇心與感官去發掘生活中細緻的樂趣。」

相對於價格不斐的礁溪老爺酒店依然有高住客率和回訪率,台灣社會經常抱怨國旅太貴,或者台灣不好玩。對此,礁溪老爺經驗有什麼啟發?

沈方正認為,台灣旅遊的下一階段,不只是引入國際品牌與蓋更多飯店,而是要深入打造出「旅行的內容與靈魂」。

「我們的挑戰,是如何讓台灣不只是『有山有海』,而是有故事、有文化、有溫度。」當觀光產業發展到某個階段,拼的是體驗的深度與記憶的留存。「我們不能只是被動地等外國人來消費,而是要有主動的敘事,告訴世界:來台灣,不只是購物,不只是走景點,而是一次生活感的深入體驗。」

「我們希望老爺成為台灣文化旅遊的一個提案者。」沈方正說。「如果我們能讓更多人透過一次住宿,重新愛上這塊土地,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這比什麼都重要。」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整理自《VERSE》031「款待之道」,訂閱更多理想生活的實踐。
購書連結:誠品博客來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編輯/張鐵志 攝影/Kris Kang 圖片授權/礁溪老爺酒店
皇家禮炮 心馳里約 新奢饗宴 敬邀蒞臨皇家禮炮 心馳里約 新奢饗宴 敬邀蒞臨
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
  • 文字&編輯/張鐵志
  • 攝影/Kris Kang
  • 圖片授權/礁溪老爺酒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