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席德進特展「歷史就是我們自己」:以一生的畫作獻給台灣鄉土風情

席德進特展「歷史就是我們自己」:以一生的畫作獻給台灣鄉土風情

於1970年寫下「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將一生靈魂奉獻給藝術,席德進透過水彩、水墨、油畫捕捉了三十餘年的台灣山水與鄉土民情。

席德進,《風景》,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圖/席德進基金會提供)

「我的畫,從我早期開始直到今天,始終有一個不變的基調;那就是以台灣這個地方的景物,作為表現的素材。我在台灣的時間,已與我在家鄉四川居留的時間相等,但是我繪畫的生涯——從孕育,發展到創作,卻全是台灣給我的因素而促成。」—— 席德進,〈我的藝術與台灣〉,《雄獅美術》第2期,1971年4月。

1948至1980的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面對這個問題,鮮少有畫作能讓人們一眼就辨識出畫家所處的年代風情,席德進的作品便有著這樣的魅力。將一生靈魂奉獻給藝術,席德進透過水彩、水墨、油畫捕捉了三十餘年的台灣山水與鄉土民情。

適逢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策展人谷浩宇策劃兩檔「席德進特展」,上檔「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席德進」特展,於9月10日起在台東池上穀倉藝術館開展;下檔「傳奇──席德進」私藏展將於12月24日開幕,特別展出民間私人珍藏的席德進作品與文稿。

席德進於1923年出生於四川,五歲便開始學習繪畫,在杭州習畫的兩年成為他一輩子的啟發——從那時開始,他便立志做一個為了藝術至死不渝的畫家。1948因戰後來到台灣後,席德進仍偶爾旅居歐美各處,追隨現代藝術風潮。

然而,1966那年,席德進不願再做「西方人眼中的東方藝術家」,毅然決然將作畫重心回歸到台灣本土,於1970年寫下「歷史就是我們自己」這句話,象徵了創作仍需回歸自身的文化,才是滋養藝術的養分。

席德進畫筆下的1970年代風景,涵蓋台灣人物、動物、古厝、山水、花卉等,其中勾勒人物的精神常為人所頌讚,如作品《閑坐》、《賣鵝者》等。席德進在畫人物時,常常以認識的人為作畫對象,會與他們聊天,甚至送畫給他們。策展人谷浩宇認為席德進筆下的人物不單是畫中的「模特兒」而已,每個人物都可以是主角本身,映照著每個時代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shiydejinn/posts/130565825939000

蔣勳於「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席德進」特展。(圖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支持此特展的蔣勳亦認為:「這次的展覽可以看到席德進畫的人物,有些是上乘社會、有些是市井小民,如果把他的人物畫連接起來,可以看到台灣社會非常有趣的人物剖面。」除了市井人物,席德進筆下的台灣的山水、動物得以讓我們窺探傳統農業社會生活的閒靜,前、後期的山水畫作更能讓人們一窺城市變遷的歷程。

《雄獅美術》發行人李賢文將席德進選入16位台灣美術史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及個人最喜愛的一幅畫作為席德進的《恬靜的鄉村》,「此畫僅使用簡單的構圖與面朝不同方向的水牛,卻能充分展現出台灣午後的安靜、寧靜感。」《恬靜的鄉村》以渲染筆法柔和地呈現台灣地方色彩,叫人感到安詳、閒適。

席德進對於台灣山水的敬重與喜愛更在他的語句間展露無遺:「我的山水是台灣的山水,是現代風格的山水,是經過傳統文化的提升、民族特性的洗禮。是永恆的山水,是萬古常新的山水,是可以信服、寄託的山水,是席德進的山水!」

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posts/4111306438922540

用一生擁抱藝術,席德進曾在法國巴黎北郊的梵谷墓前熱淚盈匡,說道:「梵谷,我可以稱你做兄弟嗎?我可以跟你一樣做為一個為藝術犧牲、燃燒、至死不渝的一類人嗎?」對於藝術有著如此純粹的念想,席德進卻因胰臟癌英年早逝。

策展人谷浩宇不捨的說:「若用一個字形容席德進的作品,那便是生生不息的『生』,畫中所有山、水、動物、植物與花和人,都是生命的召喚。」蔣勳更言,席德進不以移民者的角度看待台灣,而是真正根植台灣,做為一個畫家,席德進為台灣描繪出美好的風貌,也是給世界文化最好的貢獻。

花費了近一年研究、籌備而成的「歷史就是我們自己」特展,特地展於席曾駐足的池上。希望藉由此次特展,帶領大家重溫席德進筆下的台灣溫情、對自然與人物的關懷,以及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共鳴。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ishang/posts/4230647006990652

歷史就是我們自己ᴡᴇ ᴀʀᴇ ʜɪsᴛᴏʀʏ ─ 席德進特展|於台東池上穀倉藝術館展出中,展期自9月10日起至12月12日止,週一、二公休,無需預約,若館內人數達上限40人,將採一進一出制;另預告《傳奇——席德進》私藏展尚未開展,展期自12月24日起至2022年4月3日止。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陳葶芸
  • 圖片/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 編輯/陳葶芸
  • 核稿/游千慧
陳葶芸

陳葶芸

文字工作者。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大心理所。試圖以寫作,留住生活中賴以過活的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