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首屆台北戲劇獎:為台灣劇場文化立下新里程碑

首屆台北戲劇獎:為台灣劇場文化立下新里程碑

一場讓台灣劇場界振奮的盛典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美落幕!第一屆「台北戲劇獎」頒獎典禮,象徵專屬劇場的榮耀,也為當代戲劇文化的多元面貌定下嶄新基準。從獎項設立、入圍作品的類型廣度,到典禮籌辦的細節與觀眾參與機制,這場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獎項,不僅肯定戲劇創作,更是對於劇場人長年努力所築起文化給予支持與能量。

不同於電影的金馬、電視的金鐘,台灣的劇場始終缺乏具代表性的正式獎項。今年,「台北戲劇獎」以劇場人為考量,特別將頒獎典禮安排在週一,於7月7日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這場盛會,促成劇場圈一次難得的齊聚。

文化局長蔡詩萍回憶,當年在《人間條件》劇場演出時,後台曾有人說:「我們什麼時候也能有一個自己的戲劇獎?」多年後,這個願望終於成真。先前在揭曉入圍名單時,蔡詩萍便相當激動與開心,表示一年前在北藝舉辦記者會到公布入圍名單,光半年時間徵件就徵集到647件。事實上,自2024年4月宣告啟動後,針對當年度7月至12月間於台北市公有場館正式售票、且演出場次達三場以上的作品徵件,即吸引來自55個劇團的73件作品報名,總計647項報名件數,涵蓋57齣戲劇與16齣音樂劇。首屆獎項涵蓋劇本創作、導演、美術設計、演員表現等11個獎項,鼓勵創作、肯定職人,也特別設立「獨立精神獎」與「特別貢獻獎」,希冀鼓勵更多專業從業人員。

第一屆台北戲劇獎入圍者大合照第一屆台北戲劇獎入圍者大合照

屬於劇場人的獎,台北戲劇獎

第一屆「台北戲劇獎」從節目設計、主持安排、表演規劃到燈光與聲音設計,全面由劇場工作者親自參與策劃與執行,展現出「劇場人的獎」精神。

頒獎典禮由活躍於劇場與影視領域的演員黃迪揚擔任主持人,紅毯則邀請劇場演員梁皓嵐與徐鈞浩共同主持,司儀由擁有三金頒獎經驗的資深劇場演員賈培德擔綱。典禮表演節目同樣星光熠熠,從去年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的洪佩瑜,到剛結束《勸世三姊妹》百老匯巡演的張擎佳、張芳瑜與宮能安,攜手獻上「音樂劇組曲」演出,為現場注入濃烈的劇場氣場。

受矚目的橋段之一,是獻給「黑衣人」,亦即向台前幕後所有無名英雄的致敬演出。這段演出在網路上獲得極高迴響,讓觀眾直言應該成為每一屆臺北戲劇獎的保留節目。

典禮演出:《劇場、劇場》典禮演出:《劇場、劇場》

從金士傑到許富凱,劇場表演的榮耀時刻

首屆「台北戲劇獎」得獎名單揭曉當晚,現場氣氛澎湃激動,金句連發。獲得最佳戲劇類男演員獎的金士傑站上舞台,全場起立鼓掌。他動情說道:「這個獎,剛剛好是我踏上舞台滿五十年,謝謝這五十年來我看過的每一齣好戲。」從村民戊到莫利教授,一名劇場人的歲月由此濃縮。

首度挑戰音樂劇就摘下最佳音樂劇男演員獎的許富凱則分享,已故父親曾叮嚀他:「不要設限自己,只要適合你的,都去嘗試。」他興奮呼籲:「更多人一起來玩音樂劇!」展現跨域創作的自由與熱情。

最佳戲劇類男演員獎:金士傑/果陀劇場《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最佳戲劇類男演員獎:金士傑/果陀劇場《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佳音樂劇類男演員獎:許富凱/瘋戲樂工作室 《五木大学—夜の女王櫻子媽媽》最佳音樂劇類男演員獎:許富凱/瘋戲樂工作室 《五木大学—夜の女王櫻子媽媽》

話題性高的「最佳獨立精神獎」則頒給《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消逝過》,由林靖雁自編自導自演完成。他站在舞台上哽咽說:「獨立製作是一條孤獨的路,每一次真的都是在燒命。原本以為這是最後一次,但觀眾說『請繼續努力、活下去』,我會固執又勇敢地做下去!」句句真情,穿透了整個劇場。

壓軸的最佳戲劇獎,由五校表演藝術系的大學生代表頒發給同黨劇團《父親母親》。編劇邱安忱回憶,作品最初試圖結合默劇與布袋戲,但歷經理念分歧,最後僅剩下自己與幾段書寫中年男子的片語。這部作品最終交織出台語、歷史與認同,成為全場最動人的時刻之一。他深深鞠躬致謝:「《父親母親》不只是認同的故事,也寫給那些在人生中不斷問自己『我是誰』的人。謝謝每一位走進劇場的觀眾,讓這段旅程成為可能。」

最佳獨立精神獎:《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消逝過》/ 延思有限公司最佳獨立精神獎:《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消逝過》/ 延思有限公司

最佳戲劇獎:《父親母親》/同黨劇團最佳戲劇獎:《父親母親》/同黨劇團

紙風車獲特別貢獻獎

首屆「台北戲劇獎」的「特別貢獻獎」頒發給成立逾30年的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自1992年起,紙風車已創作逾300齣戲、累積超過6,600場次演出,觸及近1,500萬名觀眾。他們不只在劇院演戲,更將劇場帶進鄉鎮、校園與日常生活。

從《十二生肖系列》到《巫頂》,從票房冠軍走向文化行動,紙風車在2006年啟動《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深入全台鄉鎮演出,之後又擴展至《368鄉鎮市區藝術工程》,讓戲劇成為孩子童年記憶的一部分。十年來,他們更開著卡車與24個表演藝術團隊,完成《台灣鄉村卡車藝術工程》,將舞台搭在田間路口。

此外,紙風車也深入799所國中與241所國小,透過《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用戲劇與學生對話。他們長年累積的行動,感動逾萬名志工、數千名企業與17萬筆小額捐款,共同參與這場文化運動。

《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演出 (照片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演出 (照片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紙風車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演出  (照片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紙風車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演出 (照片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文化局表示,「特別貢獻獎」由觀察團提名、社會大眾推薦,共同表揚對台灣劇場持續付出的個人或組織。這份榮耀,不只是獎項,更是一道讓劇場照進生活的光。

第一屆頒獎典禮順利結束,全新的「台北戲劇獎」不僅是頒發榮譽,更期待觀眾透過參與,看見劇場人多元而豐富的創作。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編輯/Shelley Lai 圖片/台北市文化局、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提供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
  • 編輯/Shelley Lai
  • 圖片/台北市文化局、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提供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