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新時代的說書人:文化銀行如何行銷歷史與文學

專題|一個博物館的生存之道:現代博物館的創意轉型

新時代的說書人:文化銀行如何行銷歷史與文學

各式展館皆是一座寶庫,有許多故事可以說,這幾年來我們的角色就像說書人,也像社會學家,我們必須去蕪存菁的挑選出歷史最精彩的片段,用最華麗的方式演出;我們也必須深入觀察時事的脈動、民眾的喜好,以期能夠戳中他們心中最柔軟、最有共鳴的一塊。

2016 年,我和幾位朋友一起創辦了文化銀行,我們關注台灣傳統文化,希望降低民眾認識文化的門檻,因此透過許多不同的行銷企劃,找出民眾對於文化的共鳴點,不僅介紹過去不曾關注的文化知識,也試圖跳脫以往的窠臼,創造民眾認識文化的管道。在經營的幾年內,我們成功累積了超過十萬名粉絲,也把許多傳統文化說的有趣動聽。在一次又一次的企劃發想中,我們學習如何將艱澀的資訊,轉化成輕鬆好入口的知識。

1920 年代歷史的喚醒與轉化

2018 年,我們開始了與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合作,館所主要保存與發揚 1920 年至 1940 年間「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事件與人物精神,並推廣運動歷程中追求新知與自我文化的核心價值。當時館所甫開張,亟欲對外行銷,擔任行銷團隊的我們,絞盡腦汁的思考如何把這段歷史帶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議題比過去熟悉的文化領域更為專業及艱澀,所有的行銷素材皆需爬梳大量史料,確認資訊真偽。我們認為,在進行活動推廣有一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過去新文化運動時期在推廣文化、傳遞知識的時候,是透過演講、戲劇、電影等當下最新潮的方式來吸引民眾,獲得好的迴響,也因此回到當代,我們希望可以喚起大眾對於歷史、文化的重視,也希望結合這個時代最流行的語彙和形式——這不僅僅是向當年的運動致敬,也是鞭策我們每一年都要不斷進步的動力。

作為行銷團隊,面對客戶我們需要考量如何將艱澀的歷史議題推廣出去,並確保內容正確,面對民眾則是如何讓民眾覺得這個事件與我息息相關,覺得好玩有趣,當時我們擬定了兩個策略——

第一是必須找出新文化運動與現代社會共鳴之處,第二則是找到不同以往、饒富趣味的呈現方式。

在這樣前提(以及標案規範)下,第一年我們推出一本開館特刊《掛號》,在其大張旗鼓的外表下,隱含了對於新文化運動時期知識傳遞致敬。我們將雜誌包裝成一個包裹,當你收到這份《掛號》的同時,便是得到了來自 1920 年代的知識營養療法,而別出心裁的設計在甫出版便獲得好評。第二年,我們延續刊物的載體,用一篇篇的漫畫來訴說 1920 到 40 年代的歷史奇想,把掩埋在時光底下的故事,透過漫畫家的筆觸重現,這樣的呈現形式,也得到了第 44 屆金鼎獎政府出版品的青睞以及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的入圍。第三年,我們一樣想辦法讓文化故事走進生活,以臺灣文化協會為題,製作了一款線上遊戲,介紹不同的新文化人物與他們的事蹟,試圖透過遊戲的形式,帶民眾走入歷史,做出選擇,體驗活在那個時代下的悲歡離合。

《掛號創刊號》

榮獲 2020 年金鼎獎的《掛號2》

融合電玩、桌遊等四種玩法的《掛號3》

可入口的台灣文學

2020 年,因為前輩的介紹,帶著過去與場館合作的寶貴經驗,搭起了與國立臺灣文學館的橋樑。自 2017 年起,臺灣文學館設立子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旨在推廣館內的文學藏品,帶領讀者透過藏品穿越時空,尋找更多台灣的在地記憶,認識更多作家的身影以及文學靈光降生的瞬間。

比起歷史,這又是另一個更為小眾的戰場。

為了讓民眾可以對台灣文學有初步認識,我們首先串連台文界寫手進行書寫,介紹館內藏品及其背後的故事。其次,透過活動和商品創造民眾接觸文學的機會。除此之外,也希望透過和民間品牌的合作,創造更多的曝光。

今年初,臺文館希望能夠推廣館內的重要典藏品《風車 3》,《風車》是臺灣日治時期以法國「超現實主義」為創作路線的「風車詩社」發行的詩集,是見證詩社活動最重要的史料,目前全世界僅此一孤本。詩集對一般人而言頗為艱澀難懂,乘載著詩人「超現實」的想像,我們很難直接解讀這些詩句代表什麼樣的意涵,但對於詩文中所描述的奔放意象非常有共鳴。最終,我們和台南在地知名飯店晶英酒店合作,與法籍甜點主廚聯手,將《風車 3》的詩作轉譯成法式甜點,促成台灣文學及法式甜點的奇幻交流。在詩作上難以閱讀理解的文字,透過主廚的巧手幻化成味蕾的饗宴,帶領民眾用其他的感官,來去閱讀這本近九十年前寫下的詩作。


從說書人、社會學家的角度出發

這些年來,我們協助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以及國立臺灣文學館做品牌行銷,試圖在體制內找到協助展館品牌化、公眾化的方式。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知識取得管道非常多元,博物館的展示、敘事形式也需要與時俱進。

各式展館皆是一座寶庫,有許多故事可以說,這幾年來我們的角色就像說書人,也像社會學家,我們必須去蕪存菁的挑選出歷史最精彩的片段,用最華麗的方式演出;我們也必須深入觀察時事的脈動、民眾的喜好,以期能夠戳中他們心中最柔軟、最有共鳴的一塊。而轉圜在公部門與民眾之間,有許多需要交給出的交代、需要顧慮的感受,確實不能隨心所欲,行銷的噱頭不能掩蓋故事的本質,行銷的「想要」也不能取代民眾的「需要」。

雖然有諸多限制,但仍然開心能夠跟著一大群人一起走,走得慢一些,但每一步都很踏實。身處在自由的島嶼,這塊土地上有太多太多的故事等著我們去發現,我時常在演講的場合被詢問,為什麼我們需要認識台灣的文化或歷史?我認為,如果多學會一種語言就是多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那麼多認識一段歷史 / 文化,就是多了一個認識台灣的角度。很希望透過這些不一樣的形式,讓故事走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未來我們在談起島上的種種,都能自信地一直說,一直說。

回到專題:一個博物館的生存之道:現代博物館的創意轉型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邵璦婷
  • 圖片/文化銀行提供
  • 插畫/GGDO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