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當代音樂聲響藝術的前衛碰撞——2022聲徜音樂節

當代音樂聲響藝術的前衛碰撞——2022聲徜音樂節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旗下的臺灣聲響實驗室,自10月5日至23日,推出以當代音樂聲響為主軸的「2022聲徜音樂節」,集結14檔多元樂種及展演形式節目,分布在C-LAB園區四個室內展演空間、戶外西草坪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並與「2022臺北詩歌節」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跨域合作,拓展聲音作品的展演場域。

2022聲徜音樂節主視覺。(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旗下的臺灣聲響實驗室,自10月5日至23日,推出以當代音樂聲響為主軸的「2022聲徜音樂節」,集結14檔多元樂種及展演形式節目,分布在C-LAB園區四個室內展演空間、戶外西草坪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並與「2022臺北詩歌節」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跨域合作,拓展聲音作品的展演場域。

現代藝術自二十世紀以來不斷地在變化,試圖掙脫內容與形式的桎梏,音樂聲響也透過新軟硬體技術的研發應用,探索並挑戰新的觀念。

2022聲徜音樂節即是提供場域,以當代音樂聲響內容為主軸,讓聲音的前衛藝術在此碰撞及交融。本次邀集國內外作曲家與演奏家、藝術家、聲響工程人員等一同參與,囊括音像創作、當代經典演繹與獨立音樂等演出陣容。

經典、當代、新銳藝術的響動

《NanaFormosa超域旅程》。(攝影/陳宥中_照片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本次聲徜音樂節向當代經典作品致敬,如法國作曲大師布列茲(Pierre BOULEZ)前衛性質的作品《應答輪唱》(Anthèmes 2),交織小提琴與現場電子音樂的音色、聲響形態;德國作曲巨擘史托克豪森(Karlheinze STOCKHAUSEN)的《光柱》(Strahlen),因高技術門檻、聲部配置極為精巧且複雜,使得作品在作曲家過世後才有機會演出。

音樂節也呈現現今創作者豐沛能動性,反映出時代精神的議題創作。摩納哥作曲家瑪黑許(Yan MARESZ)運用IRCAM研發工具所進行實驗創作的作品,特別邀請到瑞士小號獨奏家Yannick Barman演繹。部分當代音樂作品,則由法國IRCAM工程師與臺灣聲響實驗室工程師團隊協作演出:臺灣作曲家陳家輝與楊祖垚分別創作的《微不可察的擾動》、《主題標籤後記II》,結合動態影像,於49.4聲道沉浸式立體聲場的錄音演繹版本;進駐「聲徜實驗#2」展演計畫的聲音藝術家許德彰、劉芳一也在音樂節中分享為聲響實驗室立體聲場空間量身創作的作品《I Saw You in the Void》與《廊道施工中》。

時間藝術工作室與德國Broken Frames Syndicate當代樂團合作的節目《音樂正發生:未知的聲音旅程》。(攝影/汪正翔_ 照片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高雄電影節推出的VR多媒體聲音劇場作品《色度:賈曼計畫》。(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本屆音樂節C-LAB更與「2022臺北詩歌節」首次合作,與黑眼睛文化共同製作聲響詩實驗作品《寶藏莊巖》,以聲音藝術家許雁婷、詩人鴻鴻書寫臺灣歷史的實驗性組詩《寶藏莊巖》為文本,在立體聲場空間打造人聲、錄音及電子聲響沉浸體驗,作為文學與科技結合的前衛嘗試;也邀請「時間藝術工作室」帶來串連起臺灣與德國Broken Frames Syndicate當代樂團合作的節目《音樂正發生:未知的聲音旅程》,探究聲音與訊息如何藉由音樂展演,生生不息地傳遞出去。

作為聲音藝術的前沿,2022聲徜音樂節匯聚了新世代的創作人才,臺灣聲響實驗室便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合作,在《聲透─耳朵劇院2022》節目中引薦由臺灣、日本、法國三方共同舉辦的電子音樂國際比賽中的優選作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組的五位青年作曲家,亦在音樂節中發表器樂與電子音樂作品。

室內實驗室之外的聲響

聲徜音樂節戶外西草坪將有包括「我是機車少女」等獨立樂團演出。(攝影/林孟萱_照片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這次音樂節的一大亮點在C-LAB戶外西草坪的舞台,10月14日至16日連續三晚將有包括「百合花」、「荷爾蒙少年」與聲音藝術家徐嘉駿、「我是機車少女」及「雷擎」等獨立樂團,在戶外四聲道環繞立場聲場環境中,演出專為這次活動重新混音並進行聲場設計的精選之作。

戶外西草坪還有許多精彩節目:前衛聲音藝術演出平台「失聲祭」規劃包括鄭各均(音速死馬)等,共六組各具創意的音像藝術家的現場演出;臺北美術獎優選獎得主吳梓安、台北藝穗節演出團隊「三生」的影像與聲音碰撞實驗《實驗電影與聲響》;C-LAB「CREATORS聲鬥陣」作曲家黃祈諺、聲音藝術家鄭道元共同合作創作,演出《同質異像》探索當代音樂與聲響藝術在本質間的交會。

聲徜音樂節戶外西草坪將有包括「百合花」等獨立樂團演出。(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聲徜音樂節戶外西草坪將有包括「雷擎」等獨立樂團演出。(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除了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甫開幕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也是台灣發表實驗性作品的代表場域,今年臺灣聲響實驗室與法國IRCAM國際共製的作品《 失眠寫生簿》實驗版,也將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再次上演,讓觀眾重遊夢境與現實的邊界;2020年臺灣聲響實驗室在高雄電影節推出的VR多媒體聲音劇場作品《色度:賈曼計畫》,則在聲音與聲場規劃上做更細緻的設計,在立體聲場中重新呈現。

「本次聲徜音樂節的每一個聲場,都是特地為該場地做的獨特設計,每一件作品幾乎都是獨一無二,在那樣的聲場裡它可能就只會呈現一次。」C-LAB科技媒體實驗平台主任黃意芝表示,讓各類型音樂聲音創作在音場設計殊異的展演場域彼此對話,傳遞音樂聲音的多樣形態與表情,2022聲徜音樂節邀請聽眾一起體驗新的創作形式、拓展更多元的聲場感知經驗。

2022聲徜音樂節

展期|2022.10.05 (三)- 10.23(日)
地點|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立體聲場、聯合餐廳展演空間1樓、聯合餐廳展演空間灰盒子、中正堂展演空間、西草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節目、索票資訊請見官網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致力於挖掘台灣文化,請支持我們正在進行的第三年訂閱計畫,一起記錄與參與台灣的文化改變。

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編輯/李豪、郭振宇 核稿/郭璈
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編輯/李豪、郭振宇 核稿/郭璈
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編輯/李豪、郭振宇 核稿/郭璈
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編輯/李豪、郭振宇 核稿/郭璈
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編輯/李豪、郭振宇 核稿/郭璈
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編輯/李豪、郭振宇 核稿/郭璈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圖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
  • 編輯/李豪、郭振宇
  • 核稿/郭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