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邱文傑再創台灣建築語彙:追尋鄉土與現代性的和諧共生

邱文傑再創台灣建築語彙:追尋鄉土與現代性的和諧共生

邱文傑認為:「台灣這20年來,鄉土還是戰勝了現代性,然此刻我們需要的是更堅強的現代性去支撐城鄉的情懷。」

委身芝山岩南側巷弄裡,緊臨名山公園的「山屋.芝山」,邱文傑建築師在此舉辦他的建築個展《間接共生》,他以鐵皮屋、騎樓、屋頂平台、巷弄文化等台灣街頭常見的建築元素,運用現代建築的手法錘鍊集結在山屋這個作品裡。

建築個展《間接共生》的鋼鐵外牆與柱樑,堅實滿焊帶著粗獷生猛的建築語彙,用以傾訴邱文傑對台灣四、五十年益發濃厚的情感,同時也交代他建築領域超過30年的階段總結。

醞釀多時的作品個展,邱文傑帶著事務所裡的年輕世代建築人創立「AxB Architecture Studio」籌辦,結合山屋的空間,首先在展覽中設定兩組動線:先以僅一人通行的旋轉梯把人帶往二樓,白色薄幕包覆的展間白幕上,影像播放台北街頭的片段,登上三樓後的閱讀角落桌上分別是《台北人》、《家變》、《七等生全集》等書。

「這裡談的都是我的精神糧食!」邱文傑自白說出從小,台北城市就是他的文化蘊養的培養皿;另一組動線利用折梯通往各樓層,訴說他一路求學、執業、創作的歷程,能清晰看見邱文傑從乾澀到厚實,從種子到逐漸茁壯的建築論述。

「這兩條動線行走的地方,你看得到見兩組空間卻彼此不相通,這就是我所謂『空間的共生,間接的關係』。」即使是可以踏著地板,摸著壁面的實感,邱文傑帶著抽象且哲學的動線鋪陳,陳述他多年來在不同時期因著環境、閱讀、歷練、摸索再積累所呈現出來的作品軌跡,洗練細緻的設計手法下,企圖伸張台灣獨特的有機奔放的在地特質,變成他創作靈魂裡無法掩蓋的情愫,背後想放聲吶喊的意志。

建築個展《間接共生》三樓的閱讀角落桌上擺放《台北人》、《家變》、《七等生全集》等書。(圖片/楊雅淳攝影)

成長記憶 便是建築DNA

山屋玻璃屋一隅,白先勇的《台北人》小說本正好攤開的篇章寫道:「中山北路的玫瑰花店長,常年都送來上選的鮮貨,整個夏天尹雪艷的客廳都細細的透著一股又甜又膩的晚香玉。」文句中說的正是邱文傑父親,當時在中山北路與七條通口經營的花店。

當時文豪筆下的市井,條通裡的巷弄生活就是他孩時的日常,這些成了他對都市居住空間的基本印象,在都市快速現代化的過程裡,在成長記憶中總有難以忘懷的景象,「台北的豪宅很多,但是仍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一般巷弄的房子裡,但他說台北要是沒有永康街、迪化街,台北就不見了!」在邱文傑眼中,巷弄裡存在構成常民文化的元素,都是訴說台北乃至於整個台灣的文化中,不可被取代的點滴。

在成長過程中,小學時期的課後的遊玩經歷也令他印象深刻。當時他與同學特別喜歡一種在地上畫出區域,兩組人馬分隊對峙的體感遊戲,在雙方劃定的區域裡,兩隊相互攻防,其中的一方先順利逃脫至終點者獲勝。

兩方區域為一組相對相嵌的幾何形,雙方各自擁有自己的疆土,有自己前進的路徑,彼此之間有一條界線,「在展覽裡,我說的A、B空間就是這件事,兩個區域,兩組動線,彼此之間有被稱作『X』的介質,像是在山屋的白紗,在新竹動物園及新竹之心就是坡道,在六龜育幼院就是公私領域的動線。」

兒時生活在條通記憶裡,騎樓下的麵攤與花店比鄰而居,以各自的秩序共同存在尋常的街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微妙,「直接的互動會令人不愉快,太間接的關係也讓人摸不著頭緒。」在兩種相異功能的空間關係中取得和諧平衡的追求,也建立了他日後在建築設計上重要的思考立基點。

浸淫西方主義後 轉而向在地學習

就讀淡江建築系時,邱文傑與同學組隊參加日本《新建築》雜誌競圖,當時由季鐵男與王華丰老師指導的概念性作品獲得了第二名,以無政府狀態的社會主義精神,集結社會住宅、貧民窟的概念占據羅馬的人民廣場,競圖中以色鉛筆繪製的大量違章建築成了他的建築啟蒙。

然而,退伍後考進美國哈佛大學,兩年後順利拿下學位,分別在紐約與洛杉磯的建築事務所工作,四年後考過美國建築師執照;1996年回到台灣旋即開業,幾年內拿下數座國內外建築獎項後,他卻在這個時期開始意識到思想上的束縛與局限。

「在美國念書的時候,強大的西方資本主義,把我當年在淡江大學學到的建築理想淹沒了。」邱文傑坦言在淡江大學獲得啟蒙的社會主義觀念,到美國念書期間來不及茁壯,就被西方主義所覆蓋,即使回國後開業,大量的產出作品。對他來說,建築語彙、文化視野、建築思想是別人的,他意識到大量複製西方建築理念後的困窘,企圖掙脫這些枷鎖的念頭讓他必須建構新的方法論,「我要跟本土學習!」

建築師邱文傑舉辦建築個展《間接共生》。(圖片/楊雅淳攝影)

2006年開始,邱文傑在南投桃米社區以C型鋼建構了一座亭子,這是他以輕鋼架詮釋台灣在地文化的起點;接著2008年,他受楊德昌《一一》電影啟發而創作出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被忽略的微空間」展;2011年在台北華山大草原的「台北那條通」大型裝置,更是他對台灣巷弄文化的「新聖性」、「混合共生」的投射作品。

「我回望我的成長過程,白色鷹架對我來說是神聖的教堂,訴說市井小民的巷弄人生,或許不像紐約、巴黎那麼高雅,可是台北的混合性對我來說非常迷人。」邱文傑說。

2013年雲林農博的「時尚伸展台」,他自稱是件「很狂野的作品」,像是要西方水晶宮抗衡一樣,以台灣路邊傳統棚架搭起的巨大空間,他再度以「新聖性」結合「在地性」進一步詮釋國際化的思考路徑。隨後也包括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民生公園、大湖公園的裝置創作,以及參與2015年「台北城市設計展」擔任共同策展人。

這些年邱文傑以匍匐前進的姿態,一邊沉潛一邊推敲,回望他在台灣在地的、輕的鋼架構築、亂的巷弄文化,藉由這些無為的設計,貼地思考摸索,重新體會真正的台灣價值。

留學返國後,邱文傑企圖掙脫西方建築理念的枷鎖,努力尋求新的方法論。(圖片/楊雅淳攝影)

各自完整 才是共生的真義

台灣這20年來,鄉土還是戰勝了現代性,此刻我們需要的正是更堅強的現代性去支撐城鄉的情懷。

邱文傑在他個展的手冊裡寫下這樣的句子。而20年來他積極從本土文化汲取建築養分,笑稱台灣這些年來的改變不小的他也不斷地提醒自己跟上這些改變,他指著當年足以作為成名作的「新竹之心」作品照片,說起睽違20年的改建計畫,他將拆掉當年自己規劃的玻璃橋體,重新釐清行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

台灣的鄉土固然令人著迷,但是要跟世界對話還是要帶著現代性,長久以來大家常關注的鐵皮屋、騎樓等問題,邱文傑以「都市鍊金術」這個概念試著回答:將鐵皮的金屬材料重新拆解組構,化為樑柱等元素重新詮釋成為專屬台灣的建築語彙,而這些建築手法並不是企圖去取代常民生活的現況,而是呼籲在新建建物時,身為建築專業者可向日常在地的物件學習,找出土生土長的台灣形式,而非效仿他國。

此觀點自2006年C型鋼亭,邱文傑就不停歇地在其中探討各種可能性,例如即將完工的「中國醫藥大學教學行政大樓案」更加純熟升級運用他的論述,輕量化的鋼結構與不同透度的玻璃,構成建築雙層外牆也更進一步改善其物理環境,將當代的氣候議題納入,規劃成可供師生使用的電梯、樓梯等垂直動線與水電管道間,加強通風與採光等機能,儼然就是白色鷹架的華麗旗艦型。

而「六龜山地育幼院」更是一段長達12年南北遠征,新建築催生的過程裡,每兩週一次與育幼院的師長、院生交流,對他來說已經是一種生活儀式,遠離都會塵囂走進偏鄉,為孩子們蓋新家這件事,在這些年成了他心境上的救贖。

六龜山地育幼院是邱文傑長達12年南北遠征的作品。(圖片/邱文傑提供)

育幼院的教堂,是一座被行政、住宿單元包圍的鋼構建築,輕鋼構拱型屋頂結合鋼筋混凝土樁,與外掛木製雨淋板外牆,是他一向的輕質與混合的表徵,以及長年推敲的鐵皮屋建築構件再進化的建築語彙。教堂的內部空間顧及主堂的公共性,以及平時院童生活客廳的多功能性質,在神聖與日常之間找到間接共生的平衡,而內聚在日常生活裡的精神性。

邱文傑更希望藉由這股凝聚力,鞏固院童們的內在核心價值,在他們成長後,成為面對未來勇往直前的一股助力。最後,「我很喜歡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秩序,同時也跟別人互相交錯,但彼此不會互相干擾。」邱文傑回應展覽主題「間接共生」,異質性的兩個空間的設計操作,也如同他看待不同的群體如何共生,無論是自己或是他方。

主體性必須明確、完整,才會產生自己的秩序,在空間中產生出自己行進的動線。個體必須夠完整,才能談到與他人產生連結,甚至是台灣,「你我都各自完整,我們才會有好的關係,才能和諧地共生!」邱文傑如是說。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4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陳昭恩
  • 攝影/楊雅淳
  • 責任編輯/蘇曉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