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2025年最受矚目的建築展/藤本壯介 東京個展8大亮點一次看!從「森」的概念解讀建築哲學

2025年最受矚目的建築展/藤本壯介 東京個展8大亮點一次看!從「森」的概念解讀建築哲學

當代建築界的詩人藤本壯介,這位設計了2025年大阪關西萬博「大屋根」的建築大師,正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他的首次大規模個展「藤本壯介的建築:原初・未來・森」。這場展覽不只是30年創作歷程的回顧,更是對未來建築的深度探索。

展覽標題「原初・未來・森」簡單扼要,卻深深承載著藤本壯介的建築哲學。

對於在北海道旭川鄰近的自然豐富東神樂町長大的藤本而言,北海道的雜木林是他的原風景。他在東京這樣的巨大都市中,從錯綜複雜的小巷和雜多事物的並存中,發現了「混亂中存在著溫和秩序」的森林元素。

建築,本來就該是用身體去感受的空間藝術。--藤本壯介

從北海道的原始森林,到東京的都市叢林,從2000年的青森縣立美術館競標案,到2025年的大阪萬博大屋根;在森美術館的這個夏天,每個人都能透過身體感覺,走進藤本壯介的建築宇宙,體驗空間的無限可能。

現場8大亮點一次看:從思考到實踐的建築之旅

1. 思考の森:建築創作的全景展現

當你踏進森美術館,迎面而來的不是傳統建築展覽中冰冷的模型櫃和技術圖面,而是一片占地300平方公尺的「思考の森」。116個建築項目的模型、草圖、材料樣本如同森林中的樹木般自然散佈,沒有絕對的觀看路徑,沒有絕對的「中心」,每個轉彎都可能遇見驚喜。

2. 軌跡の森:建築史家的專業解讀

在建築史家倉方俊輔的專業監修下,這個年表不僅記錄了藤本的96個項目,更將其置於更廣闊的建築史和社會史脈絡中。從1994年藤本東京大學畢業開始,年表詳細記錄了每個時期的重要作品,同時對照同期的國內外建築發展和社會事件。

這種對照式的展示方法,讓觀眾能夠理解藤本建築的時代意義。例如,2000年的《青森県立美術館設計競技案》雖然只獲得第二名,但在當時的建築界引起了巨大反響,這與當時日本建築界對新一代建築師的期待和對傳統建築語言的反思密切相關。通過建築史家的專業解讀,觀眾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藤本建築在當代建築發展中的獨特地位。

藤本壯介 「匈牙利音樂之家」布達佩斯 2021年。攝影/Ivan Baan藤本壯介 「匈牙利音樂之家」布達佩斯 2021年。攝影/Ivan Baan

藤本壯介「L'Arbre Blanc(白樹)」, 2019年,法國蒙彼利埃。攝影/Ivan Baan藤本壯介「L'Arbre Blanc(白樹)」, 2019年,法國蒙彼利埃。攝影/Ivan Baan

3. あわいの図書室:書籍與建築的對話

什麼是「讀書/不讀書之間的空間」?書籍策展人幅允孝與藤本共同創造了這個概念性休息室。40本精選書籍分別放置在不同椅子上,每把椅子都散佈著書中的摘錄文字片段。這種設計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觀眾可以選擇深度閱讀某本書,也可以只是瀏覽文字片段,或者乾脆不讀書,只是坐在椅子上眺望窗外的都市風景。

這個空間體現了藤本建築中「間」(あわい)的哲學概念。「間」在日本美學中是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事物之間的空隙、間隔,以及由此產生的微妙關係。

五個選書主題,直接呼應藤本建築的核心概念:「森・自然與都市」、「混沌與秩序」、「大地的記憶」、「重疊的聲音」、「未完的風景」。

4. ゆらめきの森:人與建築的動態關係

如何讓抽象的「建築中的生活」變得可見?這個展區透過創新的展示技術,將使用者的動線以動畫形式投影到五個建築項目的白色模型上:《T house》、《UNIQLO PARK 横浜ベイサイド店》、《エコール・ポリテクニーク・ラーニングセンター》等。

其中《エコール・ポリテクニーク・ラーニングセンター》特別引人注目。這個位於法國薩克雷的學習中心,其設計鼓勵學生們在不同的空間中聚集、交談、學習。通過動畫投影,觀眾可以看到學生們如何在這個建築中自然地形成各種社交群組,如何在不同的空間層次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

《T house》則展現了家庭生活的複雜性。這個住宅設計讓家庭成員既可以享受私密空間,也可以在需要時聚集在一起。動畫展示了家庭成員在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活動軌跡,讓人思考建築如何豐富家庭生活的多樣性。

5. 開かれた円環:萬博大屋根的設計精髓


延伸閱讀:【實地直擊】2025大阪世博必看亮點:大屋根、飛行車、巨型鋼彈與日本名店美食全攻略

2025年大阪關西萬博的《大屋根リング》不僅是藤本的重要作品,更是他建築哲學的集大成之作。這個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物體現了「開かれた円環」(開放的圓環)概念,這是對傳統圓環概念的革命性改造。

傳統的圓環往往象徵著封閉和完整,但藤本的圓環卻是開放的!它既有向心力又有離心力,既是聚集的中心又是發散的起點。高度超過4公尺的五分之一部分模型讓觀眾能夠直觀地感受這個巨大建築的空間品質。

更重要的是,展覽詳細展示了日本傳統貫接合技術在這個現代建築中的應用。這種不使用釘子和螺絲的木構造技術,體現了日本傳統工藝的智慧,同時也符合現代可持續建築的理念。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正是藤本建築中「原初與未來」概念的完美體現。

6. ぬいぐるみたちの森のざわめき:建築的擬人化對話


最有趣的展區在這裡!9個藤本代表性建築項目被製作成表情豐富的玩偶,每個都被賦予「開朗」「認真」「健談」「寡言」等性格設定,分成兩組互相對話。

這種看似幼稚的展示方式實際上有著深刻的用意。通過擬人化,建築不再是冰冷的物體,而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存在。玩偶之間的對話揭示了各個項目的設計特徵和背景故事,讓觀眾能夠以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理解複雜的建築概念。

同時,這種展示方式也體現了藤本建築中的「ヒューマンスケール」(人類尺度)概念。無論建築多麼宏大,最終都要回歸到人的感受和體驗。通過擬人化,建築與人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和直接。

7. たくさんの ひとつの 森:音樂與記憶的空間詩學

仙台市(暫定名)國際中心站北區綜合體,預計2031年完工,宮城縣©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仙台市(暫定名)國際中心站北區綜合體,預計2031年完工,宮城縣©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

2024年設計競標獲選、預計2031年東日本大震災20周年時竣工的《仙台市(仮称)国際センター駅北地区複合施設》是這個展區的主角。這個結合音樂廳與震災紀念的複合文化設施,承載著對過去的記憶和對未來的希望。

展示中心是從天花板懸吊的十五分之一比例巨大模型,視覺化呈現了藤本「たくさんの/ひとつの響き」(眾多的/單一的回響)主題——多數板狀結構體組合成一個建築的概念。

策展人近藤健一指出,這個建築體現了藤本根本思想「ばらばらであり ひとつであり」(既分散又統一)的延長。展區內還展示了70點主要項目的概念草圖,多層次地呈現藤本的建築思考過程。

8. 未来の森 原初の森:共鳴都市的烏托邦願景

展覽的壓軸是藤本與數據科學家宮田裕章(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共同構想的未來都市《共鳴都市2025》。這個由大小各異的球體結構複雜組合而成的未來都市,高度約500公尺,包含了現代都市生活的所有必需功能。

這個直徑500公尺內集約住宅、學校、辦公室等都市生活所需一切設施的未來都市,預計最多可容納5萬人生活。都市結構不限於傳統的水平垂直移動,還可能實現「斜向移動」的三次元構成。人們使用行動裝置在球體集合體中自由移動,各個社群既自律又緩緩連結。

圖片來源/森美術館。攝影:田山達之 圖片來源/森美術館。攝影:田山達之

「藤本壯介的建築:原初・未來・森」不僅是一場建築大展,更是一次關於生活方式、空間體驗、人與環境關係的深刻思考。藤本通過30年的建築實踐,為我們展示了建築的無限可能性。

藤本壯介的建築:「原初・未來・森」大型個展

地點:森 美術館(東京都港區六本木6-10-1 六本木之丘森大樓53F)
展期:2025.7.2 - 11.9
時間:10:00~22:00
※ 每週二營業至17:00
※ 8月27日(週三)營業至17:00、9月23日(週二)營業至22:00
※ 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編輯/高麗音 圖片/森美術館
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
  • 編輯/高麗音
  • 圖片/森美術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