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宜農 × 飲冰室茶集為「愛」寫詩,在愛自己的旅程中尋找綠洲
在台北的一隅,伴隨著午後陽光的斜射,鄭宜農手捧飲冰室茶集的綠奶茶,眼神若有所思。茶香氤氳間,詩人的靈魂與奶茶的精神在此交會,醞釀著一場關於「愛」的深刻對話。
這已是鄭宜農與飲冰室茶集的第二次合作,從去年探索「曖昧」的邊界到今年直面「自愛」的課題,兩者的聯手不僅是商業合作,更像是一場持續進行的文化探索,一次對當代年輕靈魂的溫柔撫慰。
「未完待續」那首創作曲引發的共鳴,讓她意識到詩與奶茶的結合遠比想像中更為強大。那些關於「曖昧」的文字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許多人得以窺見自己內心深處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風景。
如今,她與飲冰室茶集再度攜手,將目光轉向更為根本的存在命題——在這個紛擾、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如何學會真正地愛自己?
三首詩,三種茶香,三種自愛療癒
這次合作中,鄭宜農為飲冰室茶集三款標誌性飲品創作了三首獨立而又相互呼應的詩作。這些詩不僅是包裝上的文字,更是當代人靈魂的三面鏡子,折射出自我關愛的不同層次與面向。
烏龍奶茶上的《愛》如同一場時間的倒流,以童年的無憂無懼為起點:「四腳朝天的日子,原本可以無懼地要求一個擁抱」。這首詩捕捉了成長過程中情感表達方式的微妙轉變,從孩童時期的直接坦率,到成人世界中的猶豫遲疑——「第一次害怕被拒絕」。
這首詩似乎可挖掘出童年的回望,那時的我們能夠毫無保留地表達愛與被愛的需求,而長大後,我們卻開始學會了計算與掩飾。愛自己,某種程度上是要重新學習那種不計後果的勇敢。
紅奶茶包裝上的《自己》則直擊人類心靈最複雜的領域——自我認知。「這傢伙不簡單,它是光明或者黑暗,往往只在一念之間」。這首詩中,鄭宜農以近乎哲學的視角審視自我,將人格比作一個多面體,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角落,道出了自我接納過程中的艱難與必要。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最苛刻,對自己的缺點和黑暗面最難以接納。但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不完美。
綠奶茶上的《他人》則巧妙地將視角轉向社交媒體時代的人際關係:「數據不過海市蜃樓,卻把你的一個like當成綠洲」。這首詩以智慧型手機為喻,探討了數位時代中人與人之間連結的脆弱與珍貴。在虛擬與現實交織的當下,如何在他人的目光與評價中保持自我,成為Z世代必須面對的生存課題。
我們活在一個奇怪的時代,一方面渴望被看見,一方面又害怕被審判。社群媒體上的每一個讚,既是慰藉,也可能是束縛。真正的自愛,是在這種張力中找到平衡點。
在碎片化時代中,尋找完整的自己
當你打開飲冰室茶集的新包裝,映入眼簾的不只是一款飲品,更是一段心靈的旅程。烏龍奶茶上的童年回憶喚起我們對純真的嚮往;紅奶茶上的自我對話邀請我們直面內心的複雜性;綠奶茶上的社交反思則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際關係在數位時代的意義。
這些詩不是為了提供答案,而是為了引發思考。
愛自己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鄭宜農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為一個溫柔的提醒,在這個要求我們不斷向外奔跑的世界裡,偶爾也要記得向內看看,給自己一個擁抱。
飲冰室茶集與鄭宜農的合作,帶來一種時代精神的反映,在這個資訊爆炸、注意力碎片化的時代,一杯奶茶的溫度,一首詩的力量,或許正是我們需要的那份沉靜與治癒。
愛自己是一種修行。
就像品奶茶一樣,需要時間,需要專注,也需要一顆願意感受的心。在每一杯奶茶中,在每一首詩裡,我們或許能找到那個被遺忘的自己,那個值得被愛、也有能力去愛的完整的自己。
在紛擾的世界中,一杯奶茶,一首詩,成為我們回歸本心的綠洲。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