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從策展老將到餐飲新星,時藝多媒體正在浴火重生

從策展老將到餐飲新星,時藝多媒體正在浴火重生

一個社會需要不斷有新的思潮攪動,才能在時代更迭中走向更好的未來,「內容策展」無疑是最有效的一種溝通。過去台灣的大型商業策展主要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系兩大媒體集團在經營,2020年底,隸屬於旺旺中時的時藝多媒體脫離原集團,以全新的股東架構組合獨立營運,依然企圖兇猛,將經營觸角伸向實體餐飲空間。當一方面展覽市場日趨競爭,另一方面觀看展演也逐漸成為休閒生活,時藝的轉型代表了台灣展覽界什麼樣的新未來呢?

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

一個社會需要不斷有新的思潮攪動,才能在時代更迭中走向更好的未來,「內容策展」無疑是最有效的一種溝通。過去台灣的大型商業策展主要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系兩大媒體集團在經營,2020年底,隸屬於旺旺中時的時藝多媒體脫離原集團,以全新的股東架構組合獨立營運,依然企圖兇猛,將經營觸角伸向實體餐飲空間。當一方面展覽市場日趨競爭,另一方面觀看展演也逐漸成為休閒生活,時藝的轉型代表了台灣展覽界什麼樣的新未來呢?

說到「時藝多媒體」這間公司,大部分人未必熟悉。但講起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等知名展覽,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

2013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登台,雖然看似是有特定目標群眾的展覽,卻創下23萬人次的觀展紀錄,還把不少觀眾看得在現場就撲簌簌掉下眼淚;2016年「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在台北、高雄吸引了45萬人觀賞。

這些重大展覽的背後推手,就是時藝多媒體。

舊時藝,隸屬中國時報集團

1998年成立的時藝多媒體,隸屬中國時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從高端古典藝術展,到卡通動漫娛樂等親民的展覽,都由時藝多媒體負責承辦,其他包括商品整合行銷、授權管理,以及場館經營、品牌行銷,也是時藝的業務,「時藝多媒體很紅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笑稱。

台灣展演市場走的是日本模式,引進展覽主要由場館方和媒體集團合作,長久以來,國內經營這塊業務的媒體,就是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系兩大集團。而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恰巧在兩間公司都歷練過。當初就讀高雄工專的他,當完兵後,原先只是想在考大學前,找個過渡工作、賺點小錢,看到《民生報》活動企劃組在招聘新人,他以為工作內容是送報紙,便去面試,結果誤打誤撞應徵上了,便一腳進入展演界,一待就是三十多年。他從20人的魚拓教室開始辦起,做到完售一張售價高達4000元、票數多達14萬張的太陽馬戲團表演,後來輾轉到中時集團旗下的時藝多媒體,持續書寫展演人生至今。

時藝多媒體於2020年開始獨立營運。

多年來,時藝在林宜標的引領下,創下各種佳績。200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首次與大英博物館合作,推出「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250周年特展」,展覽的三個多月期間,幾乎天天將台北外雙溪塞得水洩不通,最終創下70萬人次的觀展紀錄;另外像會動的積木特展票券才開賣一週,就賣出10萬張票;法國華裔畫家常玉的限量版畫,一天完售,業績達台幣1.4億元;2015至2019年,時藝經營故宮的商店,累計台幣26.9億元的營業額。

視角一:夢想的起點

時藝多媒體小檔案

➤ 品牌精神:
堅持真跡、堅持品質、持續開創、靈活發展


董事長:黃文德
總經理林宜標
成立時間:2020年(舊時藝多媒體,1998至2020年)
主要產品:展覽表演活動策劃;商品整合行銷與授權管理;場館經營品牌行銷
員工數:50人

「阿標基本上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台灣策展史,」過去的敵手、現在時藝的重要股東聯合數位文創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彥甫做出註解。

林宜標愛將「策展就是賭注」掛在嘴邊。在他眼中,確定100%賺錢的展覽比例偏低,尤其在辦展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困難需要克服。例如一場COVID-19,就讓展演界受傷極深。展覽都是一至兩年前就必須規劃、洽談,疫情讓展覽被迫延宕,但後續是否有機會必須和展方、場館一一商談,每件事都環環相扣。

新時藝,保留品牌稱號重生

去年9月1日,時藝多媒體正式脫離中時集團,成為獨立公司,林宜標進一步躍升為股東之一,並擔任董事總經理。在前東家的應允下,新時藝保留了「時藝多媒體」的名稱,持續用同一個品牌在國際上,為台灣爭取各種展覽。

事實上,保留時藝多媒體的品牌,對新時藝團隊、甚至是台灣觀眾來說,都有其必要性,因為多年下來,時藝在國際打下的江山太過宏偉,實在不容輕易抹去。馮明珠提到,大英博物館和故宮、時藝首度合作後,到了第二次、第三次與之後的無數次,都是大英博物館主動來找時藝,告知有哪些展覽,詢問是否要引進。

在林宜標的帶領下,時藝陸續開拓三大業務,除了展演、文創,場館經營將是未來的營運重心。

時藝不只在國外授權展做出名聲,2016年,時藝原創的「反轉世界:顛倒屋」不僅吸引超過53萬人次入場觀看,連英國廣播公司BBC都前來採訪。或許和林宜標相處久了,時藝多媒體活動特展部總監王華瑋不知不覺耳濡目染,一樣有著「策展就是賭注」的口頭禪,他提到,當初他耗費極大心力籌辦的顛倒屋,觀展人數不如自己預期,卻無心插柳柳成蔭,有韓國的同業前來觀展,回國後,為時藝引薦奧塞美術館,促成「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的登台,「那真的是我沒想到的。」

過去累積數十年的展演界經驗,也為林宜標經營新時藝注入不少新體悟。他打趣說,新時藝現在從大集團中獨立,可沒有富爸爸了,勢必要更加務實。近十多年來,受到國人出國旅遊風氣普遍和少子化影響,觀展人數節節下滑,再加上網路發達、資訊爆炸,同一時間舉辦的展覽太多,競爭相當激烈,以前他會向老闆爭取舉辦喜歡的展覽,「但是現在如果要辦過去辦過的展,人數我都先砍半,也會再多想一下。」他舉例,2016年時,時藝曾經舉辦體驗互動展「teamLab:舞動!藝術展&學習!未來の遊園地」,大受好評,但今年的teamLab再來到台灣,他自覺表現無法超越上一回,便決定放手。

承接老房,新增場館營運業務

另一方面,時藝也持續拓展新的業務,林宜標打的算盤是場館經營,場館運營不僅能帶來穩定金流,在創造人流的同時,還能引入本業,相互輝映。例如時藝今年開始經營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疫情前一天最高峰可達1.5萬人流,假日再舉辦IP展、音樂live演出和各式活動,和本業相得益彰。甚至,在疫情之中,時藝投資了立偕生活旗下的一號糧倉和樂埔町兩間餐廳,並標下新竹故事館、新竹警察宿舍等兩棟老屋,預計改造成餐館,將在年底開幕,「你看到老房子,就會有一種使命感,想去承接他。」林宜標一邊務實著,倒也沒忘了兼顧自己的浪漫文青魂。

時藝營運觸角多元,去年4月正式開幕的「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就是跨足空間經營的其中一例。

新時藝的股東組成,也讓公司有更多可能。除了新時藝前老闆、旺旺集團總裁蔡紹中仍是股東之一,最特別的是,聯合數位文創也赫然在列。放眼台灣,如今會引進古典藝術展覽的民間公司,就是時藝多媒體和聯合數位文創,明明兩家公司算是商業上的競爭者,「但我們是最早決定參與投資(時藝)的公司。」李彥甫強調。

他指出,聯合數位文創投資新時藝,有著微妙的競合關係,彼此能攜手共同前進。例如這個暑假,中正紀念堂原先要舉辦的天才達利展與永恆慕夏展,正是由新時藝和聯合數位文創籌辦,儘管受到疫情影響紛紛宣告延期,但當初兩家公司宣傳時,從推出套票到談企業贊助、團體包場,通通是一起來,「還有,以前單一公司做不起來的展,現在都有機會談成,想像空間很大。」李彥甫進一步擘劃更多可能。

2016年的「teamLab:舞動!藝術展&學習!未來の遊園地」大受好評。

股東組成多元,期待產生綜效

此外,時藝的股東還包括旅遊體驗電商KKday、亞洲最大動畫發行代理公司木棉花。去年受到疫情影響,KKday轉攻國內旅遊,賣起展演票券,興起掌握內容的想法;木棉花代理《鬼滅之刃》、《PUI PUI天竺鼠車車》等知名動畫,若新時藝要籌辦相關展覽,也不愁資源。因此不論是哪一個股東,預期都能產生綜效。

儘管展演要和愈來愈多娛樂競爭,如今又有疫情環伺讓許多展覽延期,但講到這些計畫時,林宜標的眼睛仍然在發亮。他提到,每個展覽一開始都是空想,當腦海中的一切成為真實,看著10萬、20萬、30萬觀眾排隊進場買票時,「內心真的很感動!」他還心心念念著,要辦到每個領域最至高無上的展覽,「在古典音樂領域,我就會想辦到柏林愛樂。梵谷的展,我也想辦一次。」

馮明珠觀察,將好的展演引進台灣,其實不僅是林宜標和團隊的夢想,也為台灣人開啟了通往世界的渠道,「時藝多媒體引進的展覽,真的為台灣觀眾打開觀看世界的一扇窗。」

草間彌生為人熟知的立體雕塑作品《南瓜》2015年來台時,引起轟動。

今年9月1日,新時藝多媒體在搖擺的疫情中,度過一歲生日。這公司看似年輕,實際上都是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但展覽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新時藝也在佈局新策略,找出新玩法,將文化藝術與餐飲娛樂用不同方式呈現給台灣社會。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8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蕭玉品 攝影/KRIS KANG 編輯/楊惠芬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蕭玉品
  • 攝影/KRIS KANG
  • 編輯/楊惠芬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