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料理‧福|台中大人系晚酌屋:米其林主廚鍾佳憲,以炭烤、慢煮、油炸⋯玩味肉料理風味拼圖
連續五年蟬聯米其林一星的「俺達の肉屋」創辦人、2020年米其林年輕主廚大獎得主鍾佳憲,在台中開出了一間與過往截然不同的餐廳——「肉料理‧福」。沒有Fine Dining的拘謹,不帶割烹的距離感,也非居酒屋的喧雜。這是一個屬於大人的、可以放鬆呼吸的優雅晚酌屋。
一走進肉料理‧福,赤陶色的光暈裡有日本爵士樂的流動節拍,木質調的沉穩嵌著童年傳來的溫度——那是創辦人鍾佳憲記憶深處、母親開的「福滿餐坊」,一間鄰近醫院的小店,每個便當菜色豐盛、飯量從不吝嗇,熱騰騰遞出去的盡是「幸福」二字的樸實定義。
九年前,鍾佳憲開了「俺達の肉屋」,連續五年米其林一星、2020年拿下米其林年輕主廚大獎,光環很亮,但鍾佳憲惦記的始終是如何帶給客人隨意自在的溫度。於是有了「肉料理‧福」——不是Fine Dining的拘謹、不是割烹的距離感、沒有居酒屋的喧雜,而是介於「居酒屋以上、割烹未滿」的第三空間——一個大人可以放鬆呼吸、品味生活的所在。
「肉料理·福」以赤陶色調營造出溫暖且具溫度的用餐氛圍。
和牛不再是唯一解答
「多數的三十世代以上,對頂級烤肉的印象就是豐富油花的和牛。但現在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從青春期開始吃牛肉時,和牛就已經是很普通的食材了。」鍾佳憲分享和牛燒肉的觀察,說得一針見血。
這不只是世代差異,更是整個燒肉市場正在經歷的典範轉移。日本和牛的出口量從2019到2024增長了一倍以上,但日本國內和牛銷量卻在下降——很多人覺得太油了。高油花曾經是賣點,如今卻可能是包袱。「我們不能再去追求所謂高油花的產品。一方面主要客群也吃不動,另一方面年輕人也不喜歡那麼油。我們必須跟著市場去轉化。」
內橫膈膜
於是「肉料理‧福」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追求的不是油花二字,而是風味的獨特性與層次感。
「這間店的概念在心裡已經三五年了,一直很想做一個以肉為主題的小料理店。」鍾佳憲解釋,「台灣現在市場上小料理很多,但大多數都是以海鮮為主題,很少是以肉為主題。」這個市場缺口,成為「肉料理‧福」誕生的契機。
從熊本赤牛到台灣金緗雞,精彩的風土對話
走進「肉料理‧福」,食材策略充滿企圖心——日本和牛的稀有選擇與台灣在地肉品的精彩演出,兩條軸線交織成完整的風味地圖。
熊本褐毛和牛(赤牛)、百月經產黑毛和牛(超過100個月的母牛)、40個月的松阪牛、35個月的伊萬裡牛——這些選擇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追求油花與軟嫩之外更純粹醇厚、更多面向的風味表現」。
菜單上的「褐毛和牛紐約客」肉質呈現漂亮的紅色,油脂較少,卻有著獨特的酸度與淡雅風味,搭配日本梅肉蒜泥的輕微嗆辣與酸度,是一種克制的優雅。而「百月經產黑毛和牛」更是稀有限定,每日提供部位不同,因飼養時間較長風味濃郁,最適合喜愛純粹肉香而非脂香的饕客。
更讓人驚喜的,是台灣在地肉品如何在這裡發光。
金緗雞一夜干
「台灣肉品最大的優勢在於鮮度,內臟類食材更具優勢。心、肝、蜂巢肚、牛百頁部位表現相當突出。」鍾佳憲毫不掩飾對台灣食材的信心。禽肉選用經16週飼養的「金緗雞」(文昌雞品種,比一般12週多養一個月)、具獨特鮮味的烏骨雞,以及台灣芳苑的「玉露鴨」。
「金緗雞一夜干」去骨風乾一天後直接乾烤,無醃漬調味,以原味直球對決——酥脆雞皮與緊實肉質的風味濃郁醇厚,搭配玉米沙拉(呼應玉米雞的飼料特色),每一口都是台灣風土的自信宣言。而「彰化芳苑 玉露鴨胸」經風乾與熟成處理,肉味濃郁鮮甜程度幾近完美臨界點,佐以融合日式與客家風味的味噌梅乾菜醬,是台日文化在舌尖上的精彩碰撞。
50%日式+50%中西混血
烏骨雞貝系拉麵
「我們延續過去『俺達の肉屋』跟『燒肉本氣』選肉的標準跟獨特的眼光,再融合更多的料理手法。」鍾佳憲補充道,「肉料理‧福」有約50%是日式風格料理,另外的50%融合了西式、中式去做不同的美味變化。
菜單分為啟味(肉類冷前菜)、旬野(時蔬冷前菜)、暖餚(肉類熱前菜)、醇厚(肉類主菜)、本食(主食)五大類,包括炭烤、燉煮、炙燒、油炸、煙燻——每一種技法都是為了讓「肉」說出不同的方言。
「備長炭和牛刺身」是技術與溫度控制的極致展現。每日精選的黑毛和牛部位肉,需於烤製前回溫至常溫,才能充分釋放油脂的甜度與風味。燒紅的高溫備長炭直接炙燒表面,油脂的香氣就會釋放出來。
直接用備長炭炙燒和牛,釋放油脂香氣。攝影|Melody Kao
備長炭和牛刺身
第一片建議沾黑鹽品嘗原味,礦物質的鹹帶出肉的鮮甜;第二片夾現磨山葵再沾以鰹魚高湯調製的橙醋,清爽酸味讓肉質更顯甜美;第三片搭配茗荷、大蔥、萬能蔥的辛香佐料,又是另一番清新滋味!一道菜、三種層次,這就是鍾佳憲追求的風味拼圖。
另一道「炭烤和牛舌下叉燒」的靈感源自港式叉燒。「講究港式叉燒的餐廳一定會用梅花的頭段,一頭豬只有十公分兩塊非常稀少。而舌下部位亦是珍貴,尤其舌下肉跟梅花頭一樣帶有肉、有油、有筋。」
炭烤和牛舌下叉燒
鍾佳憲嚴選帶筋、有油、有肉的舌下部位,先以叉燒醬醃漬,「用蒸煮的方式軟化質地,然後再去炭烤,烤的過程中不斷地刷上冰梅醬。」第一口,是熟悉的叉燒鹹甜油潤,咀嚼間卻逐漸散發牛舌獨特風味,搭配優格冰梅醬與港式黃芥末,創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味覺體驗——這就是跨文化料理最迷人之處。
「小牛胸腺春捲」更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創意。小牛胸腺與高湯、牛奶熬煮後切丁,混入加了「俺達燒肉醬」的台農57號黃地瓜泥與墨西哥辣椒,包裹油炸。質地像馬鈴薯這麼細緻,保留一點稍微纖維的耐咬口感,但裡面是濕潤豐滿的。
外皮酥脆、內餡綿密柔嫩,沾佐芒果高粱發酵辣椒醬——鹹甜酸辣交融。層次之豐富令人驚喜。這是燒肉食材的創新可能性,也是鍾佳憲對料理邊界的溫柔拓展。
小牛胸腺春捲
而「炭火炒牛心」則展現團隊對炭火的掌握功力。靈感來自宮崎地雞燒手法,將牛心放在特製籠內於炭火上大火快炒,讓牛心外層帶有炭火燻香,內部保有鮮嫩多汁口感。使用特製烤籠在備長炭上翻炒,同時淋上大量雞油讓炭火產生明火狀態炙燒表面。可先品嘗原味感受牛心的風味與質地,再沾辣味美乃滋享受過癮的香辣滋味。
炭火炒牛心
溫度,是一門精準的科學,也是待客的心意。
在「肉料理‧福」,「溫度」不只是數值,更是對食材狀態的精準掌握。例如「備長炭和牛刺身」需於烤製前回溫至常溫,才能充分釋放油脂的甜度與風味;「彰化芳苑 玉露鴨胸」切成塊狀而非薄片,是為了維持上桌時的溫度以確保最佳口感。這種對溫度的講究,源自於對食材本質的尊重。圍繞著「主食材、副食材、溫度」三大核心設計的菜單,以肉類、內臟等主食材的風味為主體,醬汁、配菜等副食材則輔助香氣、結構與口感,避免過多的風味搭配導致食材風味被沖淡或味覺疲勞。
不過度調味,不過度裝飾,讓食材在最佳狀態下展現自己,剛剛好的溫度,是「肉料理‧福」追求的精準美味。
鍾佳憲特別親赴日本精挑適合「肉料理‧福」的器皿,從有田燒、清水燒、江戶切子、京都百年老店竹筷,到錫器名店「能作」的酒器與筷架——為了讓每次的造訪都有不同的體驗與感受。杯盤碗盞處處可見豐富五感體驗的用心,使每一次用餐都充滿新鮮感與精緻感。
「肉料理‧福」創辦人鍾佳憲
大人系晚酌:酒與肉的完美絕配
「肉料理‧福」備有豐富日本酒酒單,每日提供8款以上可單合點選的日本酒(每合320元起),更有多達20款供單瓶點選,分別依據啟味、暖餚、醇厚等菜色類別提供專屬佐餐建議。
「我們在起味或者是旬野、暖餚之中,都有配對相對應適合喝的清酒。」侍酒師解釋道,「假設今天可能晚上九點了,等一下可能要續攤,我們可能就會推薦一支比較清口(口味清淡、不甜膩、帶有清新感)的酒,為續攤做個準備。以每一個時段、每一道菜品它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味道,去配對相對應的清酒。」
攝影|Melody Kao
尾鈴山蒸餾所「山貓 芋燒酎」帶有細膩的蒸地瓜香氣,些微荔枝與葡萄果肉氣息,加一塊大冰可佐各種肉料理,回甘化解辣味。攝影|Melody Kao
酒單中精選多款純米酒和生酛,最適合搭配油脂豐厚的肉類。「為什麼酒櫃會有這麼多品項?第一個是相對應的菜色、相對應的味道,第二個當然就是迎合每個人的喜好,第三個當然就是想要承接這個情緒。」
日本威士忌Highball、果實酒、啤酒、台灣冷泡茶——多元選擇形成完整的「大人系晚酌」體驗。餐酒搭配不只是形式,更喚醒肉料理的風味層次,從舌尖延展至杯中餘韻。
這是燒肉餐廳的進化,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選擇——在喧囂都市中,找到一處可以放鬆呼吸、品味生活的第三空間。無論下班小酌、朋友聚會或獨自晚酌,都能隨心享受味覺節奏,在暖癒氛圍中享受醇厚滋味。
肉料理‧福
地址:台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45號
營業時間:17:00~23:30、最後點餐時間 22:30,每週四公休
建議搭配:每日8款以上單合清酒(320元起)、日本威士忌Highball
必點推薦:備長炭和牛刺身、炭烤和牛舌下叉燒、小牛胸腺春捲、炭火炒牛心、金緗雞一夜干、彰化芳苑玉露鴨胸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高麗音
《VERSE》數位主編|生活風格總監|人生特調是古典樂、詩歌、新奇烈酒葡萄酒與幾滴冒險苦精,熱衷在文化裡尋找微醺跡象。@melodykao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