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中元祭】人間觀察誌——好人有好報
全聯邀請了幾位曾經回來過的「好兄弟姊妹」,請祂們寫下眼中的「好人風景」。從警察樂手呂承叡的安頓人鬼之心,到水燈工藝師杜烽睿的暖心樣品屋,再到總幹事劉鐙疄那鍋香氣四溢的麻油雞,我們只想告訴祢們——人間,依然記得。
我們總相信,人間有很多美好值得被記住,尤其是那些默默準備、用心款待的溫柔心意 。於是,我們決定邀請幾位曾經回來過的好兄弟姐妹,請祂們寫下眼中的「好人風景」。有人看見老朋友一如往常,備桌點香、說了句:「來啦,坐一下吧。」有人看到岸邊亮起的點點火光,為濕冷的身子換得一些溫暖。這些善意,不求驚天動地,只想靜靜告訴祢們――人間,依然記得。讀完這些筆記,或許祢會發現,回來一趟,不只是慣例假期,更是為了再見這些溫柔風景。
全聯PX Mart與VERSE聯手出版的刊物《PX Play》第二刊推出中元節特輯,即日起已於全台全聯、大全聯門市上架。免費索取、要搶要快,贈完為止!
警察×樂手×道士練習生——呂承叡
呂承叡/ 陳怡絜YJ Chen攝
他吹嗩吶,也巡邏, 而且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來⋯⋯
有些人,一天有兩種身分。白天是人間的守門人,夜裡是靈界的傳話者。他叫呂承叡,是桃園蘆竹分局的警察,也是道壇裡的嗩吶樂手,還有點熟門熟路地學了不少道教儀式。他不是什麼大壇官,也沒什麼神秘頭銜,只是默默站在日常與儀式之間,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安靜做事。
我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一場中元普渡儀式。警局前沒有大場面,只見他領著分局同仁,在壇前誦讀祝禱詞,語氣平穩、字字入耳,現場沒有驚人的排場,卻讓我們這群靈魂,默默停了下來,靜靜聽完他對我們說的話語。
他說做警察,是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麻煩;學科儀,是想知道怎麼安頓看不見的世界。這兩件事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干,但他覺得本質一樣,都是希望能讓人「安心」,我們聽了直點頭,因為懂這件事的人,其實不多。
他從小在傳統農業大家庭長大,跟著爺爺參加各種在地慶典與宗祠祭儀,像是觀音媽過頭、三界公春祈秋報、中元普渡等等,耳裡聽著誦經聲與北管聲,從熟悉到熱愛,後來相繼加入了北管樂隊和道壇,目前是「桃園妙應壇」的 一員。他最拿手的是嗩吶,但其他管弦也會演奏,經文也熟,祝禱詞也能寫,他說這些不是拿來炫耀的,是用來對人(或我們)表達敬意的。演奏不是表演,是一種邀請,一種陪伴。
「一邊是安頓看不見的事。 一邊是解決人間的事, 兩邊我都想照顧好。」——呂承叡
有一次,他參與了新竹都城隍廟的「開福門」儀式。那天,他站在現場吹奏,現場擁擠悶熱,但虎門一開,忽然感到一陣清涼的氣流滑過背後,他說,那不是風,是「我們來了」的感覺。他沒有轉身,也沒有多話,只是讓自己站得更穩,那一刻他明白了:「祢們不是概念,而是真實存在的」。
他對我們沒有驚恐,更多的是一種尊重,他說我們是還沒有落腳的眾生,是還在旅途上的靈,中元節,不是為了「怕鬼」,而是為了「讓祢們有地方落腳」。警務之外,奔波在各個祭典活動之間,他從不覺得自己是誰的代表,僅僅是憑心裡的熱情和責任感,「如果我能在我的崗位上,讓兩邊都好過一點,那就好了。」
我們很喜歡這種「不多說,但有做到」的人。他不是來鎮我們(笑),也不是來請我們快走,他只是想確保,我們在的這段時間,有人好好款待,有人在意我們怎麼過。
◉ 觀察時間――農曆七月前後
◉ 備 註――警務之外,也是個科儀樂手和道士練習生
水燈工藝師——杜烽睿
杜烽睿/李盈靜攝
那個幫我們蓋房子的設計師, 今年聽說又升級了!
如果祢是從海邊回來的兄弟姐妹,應該多少聽過「杜烽睿」這個名字。對,就是那個把水燈蓋得跟樣品屋一樣精緻,還每年升級設備、風格百變,搞到我們每次回來都忍不住多看兩眼的那位。
他從小在基隆長大,原本是在人間剪頭髮的,但有一年,他突然想起小時候某年農曆七月又被長輩帶去海邊幫忙搬水燈,搬著搬著一邊碎嘴地說:「這房子怎麼這麼醜,以後我來蓋一間更漂亮的!」我們當時都笑他吹牛,沒想到他還記得這個承諾,真的跑回來做了。
一開始他是照老師傅的樣子做,後來越做越有感覺,開始加進自己的想法:加彩虹、放鴿子、換液晶電視,還偷偷加了卡拉OK和免治馬桶。他說今年的版本是走粉紅夢幻風,屋頂上面還有比基尼女郎,據說是為了「招待國際友人」。我們只能說——非常可以!
他說,水燈不只是燒紙,是我們的「邀請函」,他會特別在岸邊踩上海水、留下腳印,讓我們知道該怎麼走,「這些屋子是讓你們換衣服的地方」,他說,「泡在水裡這麼久,也該讓祢們暖一暖。」實在有夠暖心。
「這些水燈頭是給祢們的邀請信,也是祢們一年一次的臨時住所。我希望祢們住得好一點。」——杜烽睿
屋子裡那些看起來像裝飾的東西,其實都有他的用意,每一根柱子、每一片牆,都藏著設計邏輯和誠意。有一 年,他的水燈屋頂貼滿彩虹,回應了人間的婚姻平權;另一年,他用鴿子做意象,傳遞和平。他不只迎我們回來,也讓我們知道這個時代在發生什麼,他說,想要讓陰界也感受到人間的進步。
還有一次,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蓋了一座全基隆最大、高十二尺的三層樓水燈豪宅,結果不到幾分鐘就燒完了,他說一開始會有點不捨,但後來想通:「這是大家的祝福,我只是負責把它完成。」我們聽了很感動,差點想送他一面好兄弟感謝狀。
他每次做屋子都很晚,我們有時會去看看進度,順便開關一下門提醒他「我們到了」,他也習慣了,還會笑說:「有啦,我知道祢們來了,別吵,我還在做。」最喜歡的是他不只照顧我們,還會把供品轉贈給弱勢團體,他說這就是「有形照顧無形,無形也祝福有形」,人鬼之間互相體諒,日子才會過得好。
總之,這人嘴上愛開玩笑,手卻從不馬虎,他知道我們從哪裡來、也知道我們該往哪裡去。他蓋的房子,不只是屋子,更是我們沒有被遺忘的證明。
◉ 觀察時間――農曆七月前後
◉ 備 註――原職業為髮型設計師,現為陰間建築界的話題人物
基隆劉唐杜姓宗親會總幹事——劉鐙疄
劉鐙疄/李盈靜攝
她煮的麻油雞香,我們都聞到了。
每年七月,我們一踏上岸,鼻子先聞到的,不是金紙香,而是一鍋香到不行的麻油雞。沒錯,是她——劉鐙疄總幹事又下廚了。這道給難產好姐妹準備的熱菜,一年只出現一次,卻從來不馬虎,還會配上油飯、糖果,桌下專屬位置擺好,一切就緒。我們都知道,她沒有忘記我們。
劉鐙疄是基隆劉唐杜姓宗親會的總幹事,上任17年來從沒缺席中元祭,重點是,她是歷來第一位女性總幹事。有人質疑過她嗎?當然有啊,但她靠的是行動,祭典沒亂、儀式有感、供品實在、誦經到位,我們這些靈界觀察員心裡有數,她辦的普渡,從來不是例行公事,而是真的「有心」。
她說,中元節對她來說不是「鬼月」,而是「祂們回來的時候」,所以準備好桌菜、糖果、冷飲、麻將組(對,我們也需要小賭怡情的嘛),還有必備的「毛荷、必桃」——象徵重生的甜點,她說一定要有,是為了祈願讓我們早日脫離苦難、投胎轉世。
每次水燈放出去,她都會站在岸邊,一直數,一直等,看我們劉唐杜的成員有沒有全數平安上岸,因為下水放水燈的不只是儀式參與者,更是她一手照顧的家人們,對她來說,好兄弟姐妹要請、要迎,但人間的兄弟姐妹,更要平安回來。這樣的牽掛,總是藏在她那些唸唸叨叨的話裡:「別推太遠啦!腰都淹過了!小心一點啊!」——我們都知道,她不是怕我們,是捨不得他們出事。
「中元節對我來說不是『怕鬼』,而是希望祢們回來時,桌上有熱湯,岸邊有人等著祢們。」——劉鐙疄
劉鐙疄是觀察者,也像家人。她說:「我們辦這個,是要讓祢們高高興興地出來走走,也高高興興地回去。」每年她都準備得比去年更周到,還會跑好幾場族譜會、各姓氏聯合祭拜,就像一位把陰陽兩界都照顧好的大總管。
這世界總有一些人,不怕麻煩、不圖風光,只為了讓祢知道——祢不是被遺忘的那個。她不是大法師,不是名住持,卻是我們這群無聲旅客,在這個月最想遇見、最溫暖的那位「好人」。
◉ 觀察時間――農曆七月前後
◉ 備 註――拿手菜是中元祭壇上的名品麻油雞,香到陰界都知道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