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 VERSE書單 】關於「反抗」的6本必讀重要著作:為什麼要上街頭? ⠀

【 VERSE書單 】關於「反抗」的6本必讀重要著作:為什麼要上街頭? ⠀

關於「反抗」,大家要行動,也要有知識的武裝。

梭羅:「我們人的一生應該成為反摩擦力,抵抗不義的事情,讓政府這部機器停擺。」

人們為什麼要上街頭?什麼是反抗的哲學?台灣民主出了什麼問題?

VERSE精選六本必讀書單,從台灣的抗爭脈絡,到公民不服從的哲學,希望大家要行動,也要有知識的武裝!

1.《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

作者:吳叡人、林秀幸、蔡宏政

出版社:左岸文化

「把生命重新引回當下,構成歷史的動力;而不是遙遠的、被打造的烏托邦。」

2014年,因經濟而生的爭議,點燃了國家與抗爭的命題,「太陽花運動」喧囂過境,許多人第一次站上街頭,吶喊出聲。

2016年,太陽花運動兩周年,本書集結了14位學者撰寫的11篇文章,企圖從歷史脈絡、運動結構、法律和個人精神層面,回顧那年社會運動的點滴,以及描繪出「太陽花」所綻放的圖像。

2.《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從太陽花、雨傘,到反送中運動》

作者:何明修

出版社:左岸文化

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和雨傘運動、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三場發生於台灣、香港兩地的社運,是近年來規模及後續效應超乎預期的社會運動,並在社會脈絡下有其相似之處。

這本書是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的學術研究著作,包含了一百多次的訪談,試圖描繪參與者的所言所行;另一方面也從社會運動研究者的視角,分析台灣與香港的抗爭起源和後果。

作者認為,這些抗爭事件在當下的成敗或許未可知,但延伸的效應或許會開啟前所未有的行動可能性,並將其稱為「翻轉歷史的抗爭」。

3.《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作者:大衛.格雷伯

出版社:商周出版

「反對,是為了生存;公民覺醒是為了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上街頭是為了追求更有尊嚴的未來!」

本書作者、國際知名人類學者(已過世)大衛.格雷伯以「占領華爾街」發起人之一的角度,詳實觀察占領行動的始末,並分析了行動的原因、成功等因素。他也以資深社運人士的經驗,分享公民行動中取得共識決的操作原則,如何「占領」及「解放」各種公共空間,以及如何在既有的權威之外,建立起平等且廣泛參與的自治生活。

4.《公民,不服從!:梭羅最後的演講》

作者:亨利.梭羅

出版社:紅桌文化

「應該先學會做人的道理,再來才是當個好國民。」

1849年,梭羅發表著名演說〈公民不服從〉,告訴大家不應該無條件地效忠政府,因為公民有不服從惡法或暴政的義務。

梭羅的影響無遠弗屆,「公民不服從」的概念,更是啟發了日後甘地、馬丁路德.金恩等人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初衷。

本書收錄梭羅最重磅的兩篇演講〈公民不服從〉與〈沒有原則的生活〉,句句箴言,揭開這位在社會運動圈中具有「導師級」重量的人物,以及其犀利、幽默的反骨靈魂。

5.《抵抗的義務:面對不義的非文明抗命行動》

作者:康迪絲.戴瑪

出版社:時報出版

面對不義,我們有何責任?為了對抗不義,我們應該做到什麼程度?

本書作者康迪絲.戴瑪主張,正義的義務、公平原則、撒瑪利亞人義務(Samaritan duty)和政治連繫,使我們肩負抵抗不義的責任。人民必須擴大政治義務,納入抵抗不公正的法律和社會狀況的責任──即使在正當的國家也是這樣。

戴瑪認為這種抵抗的義務要求我們有原則地抗命,而這種抗命不必總是文明的。也就是說,暗中進行的、採用武力的、逃避法律責任的或冒犯人的違法行為有時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當然,原則本身不足以支持我們違法。不過,為了抵抗不義,非文明抗命有時是可容許的。

6.《反抗者》

作者:卡繆

出版社:大塊文化

「反抗,讓人擺脫孤獨狀態,奠定人類首要價值的共通點。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這是法國作家卡繆對20世紀巨大的法西斯政權和共產主義專政的反思結晶集大成,這位成長於兩次世界大戰間的文學大師,面對世界劇烈變動的景況,無可避免地去探究為何文明的發展卻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反抗者》是卡繆處理個人與社會群體關係的重要著作,而從冷戰至今,當代社會亦誕生過大大小小的國際、國內衝突,思考「反抗」對如今的我們也相當重要——如何反抗卻不會形成全面毀滅的虛無,或者避免反抗之後卻建立起另一座牢籠。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編輯/VERSE編輯部 圖片/各家出版社 核稿/高麗音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編輯/VERSE編輯部
  • 圖片/各家出版社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