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台灣媒體藝術首登RADAR Festival!「黑川互動」10月征戰布拉格與羅馬尼亞兩大新媒體藝術節

台灣媒體藝術首登RADAR Festival!「黑川互動」10月征戰布拉格與羅馬尼亞兩大新媒體藝術節

十月的歐洲,將迎來一場來自臺灣的光影對話。當布拉格的伏爾塔瓦河畔升起水霧與雷射交織的時間儀式,當布加勒斯特的觀眾將個人記憶上傳給AI之眼,這些由黑川互動媒體藝術(Peppercorns Interactive Media Art)所打造的沉浸體驗,將臺灣新媒體藝術帶到國際舞台,並將展開一場關於「被觀看」本身的哲學思辨。

2025年10月,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將連續受邀參展歐洲兩大新媒體藝術節 —— 捷克布拉格 Signal Festival 與羅馬尼亞 RADAR Festival。這是兩個「首次」的疊加:黑川是首支登上 Signal Festival 主舞台的台灣團隊,同時也是亞洲首支受邀參展 RADAR Festival 的媒體藝術創作團隊。

Signal Festival 創立於2013年,每年於布拉格舉辦,吸引超過百萬人次觀展,是歐洲最具規模與國際影響力的新媒體藝術節之一,歷年合作藝術家包含 Refik Anadol、VOID、Zimoun 等國際知名創作者。而RADAR Festival 則是羅馬尼亞規模最大的科技藝術節,專注於互動裝置、AR、生成式AI與沉浸影音等前沿創作形式。

此次由媒體藝術家暨藝術總監胡縉祥帶領的團隊,將以光、聲、互動與文化敘事,為歐洲觀眾開啟來自台灣的哲學對話。

觀看的革命:沒有標準答案的體驗設計

媒體藝術家暨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的藝術總監胡縉祥對於「觀看」有著獨特的理解。在他的創作理念中,作品不存在單一的最佳視角又或者所謂的最佳觀賞位置,每個角度都能開啟不同的感知體驗。這種想法來自於他豐富的展覽觀察 —— 與其限定觀眾的觀看方式,不如讓每個人找到自己與作品對話的路徑。

他以電影導演的手法為例,說明如何透過視角的設計影響觀眾的感受。有些導演刻意只拍局部畫面,讓觀眾與主角一起處於未知的緊張感中;有些則展現全貌,讓觀眾掌握更多訊息。媒體藝術的空間性設計也是如此,不同的身體位置與移動路徑,會堆疊出完全不同的觀看經驗。

這次在布拉格展出的作品,觀眾可以蹲著看、站著看,甚至如果有機會從河面上的小船感受水霧的包圍。胡縉祥回憶,曾有攝影師划著小船進入水幕作品中拍攝,「我覺得那個就是最讚的帶入感。」

捷克布拉格:島嶼記憶的光影演繹

在 Signal Festival,黑川將呈現兩件大型沉浸式作品,從不同尺度展開台灣的文化敘事。

《山海之間》於Náměstí Republiky高地平台展出,以直徑10公尺的透明LED環形結構建構展演空間。作品靈感源自台灣四百年的地景與記憶,分為五個章節描繪山與海、記憶與時間的流動。觀眾可在環形結構內外移動,從不同角度欣賞光影與聲響的變化,每個視角都呈現出島嶼歷史的不同切面。

《Tzolk'in Light》則以中美洲瑪雅曆法為靈感,於伏爾塔瓦河畔展開一場關於時間的光之儀式。作品結合水幕投影、雷射光束與電子聲響,在水霧中交織出流動的視覺詩篇。這是首度有台灣團隊於Signal Festival河岸展區呈現大型水幕作品,觀眾可從橋面或岸邊觀看作品的律動,體驗不同高度帶來的視覺變化。

《山海之間》《山海之間》

《Tzolk'in Light》《Tzolk'in Light》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AI之眼的集體記憶實驗

在 RADAR Festival,黑川將以《Memory Encoder》(記憶編碼器)探討一個深層的哲學命題:觀察與存在的關係。

這件作品的概念源自量子力學中「觀察者」的思辨 —— 從薛丁格的貓到宇宙的起源,胡縉祥思考著「你要被觀察,你才存在」這個命題。作品的主視覺是一隻巨大的眼睛,既象徵觀察者,也隱喻正在成長中的AI。觀眾上傳的每一張影像,都成為餵養這隻眼睛的記憶碎片,最終由AI分析並生成新的視覺,透過雷射與投影呈現在空間中。

胡縉祥認為,我們認識的世界本質上就是一個集體記憶的成型過程。當每個人給予AI自己的記憶片段,這些片段串聯成一個完整的視覺記憶,形成AI理解世界的方式。這件作品自2024年於桃園科技藝術節首展以來,已累積近5000筆觀眾互動紀錄。

從島國出發:團隊作為創作語言

對於台灣媒體藝術的國際位置,胡縉祥充滿信心。他相信台灣在藝術創作、技術實踐與概念理解上,都具備在世界舞台展演的能量。但他也不諱言島國的先天限制 —— 大型作品的跨國運輸成本遠高於陸運可及的歐洲國家。

正因如此,他更想要以團隊的形式走向國際。「在世界上媒體藝術、科技藝術的領域其實是一個人很難完成到有一定規模的,」他說這種團隊協作的模式,也讓成員之間培養出長期的合作默契。從展場的技術配合到市場的夥伴關係,這些在國際舞台上建立的經驗,最終會回饋到台灣本土的創作能量中。

取經與輸出:一個世代的文化使命

帶團隊走向國際,對胡縉祥來說目的並不只是展出作品,更希望達到一種視野的傳承與擴展。他回憶學生時代曾去過莫斯科、阿根廷、波蘭、日本、哥倫比亞等地展出,「當你去了這些地方展出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世界不是我想的這樣子,不是只有那麼小,那麼一點點。」

他期待團隊成員也能有同樣的體驗 —— 離開台灣,看看別人在做什麼,開拓自己的眼界。這種「取經」的過程,最終會轉化為文化輸出的能量:「我們可以把它帶回來,有點像取經回來,然後我們可以在我們自己的台灣土地輸出。」

已於媒體藝術領域多年的胡縉祥,找到了新的創作使命。從原本個人的創作實踐,到帶領團隊走向國際,他正在為台灣媒體藝術產業開拓一條新的路徑。

持續進化的光之敘事

從布拉格到布加勒斯特,從島嶼記憶到AI哲思,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的歐洲雙展展現了台灣新媒體藝術的多元面貌。透過對觀看方式的重新定義,透過團隊協作的創作模式,透過取經與輸出的文化交流,胡縉祥和他的團隊正在證明:台灣媒體藝術不只能做,而且做得很好。

十月的歐洲,將見證這場來自島嶼的光影對話。而這場對話,正如同那隻觀察者之眼,會持續進化,不會停下來,會持續變好。

展覽資訊
Signal Festival
時間:2025年10月16-19日
地點:捷克布拉格
作品:《山海之間》《Tzolk'in Light》

RADAR Festival
時間:2025年10月3-5日
地點: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作品:《Memory Encoder》及四件互動作品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編輯/鄭琮諺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Peppercorns Interactive Media Art
VERSE VOL.31 款待之道VERSE VOL.31 款待之道
  • 文字&編輯/鄭琮諺
  •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Peppercorns Interactive Media Ar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