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藝術繪本《哎呦喂啊!愛用畫的》:用顏色走進母語的沉浸式體驗
由「畸零地工作室」推出的台語藝術繪本《哎呦喂啊!愛用畫的》正在進行募資。這本融合文字、聲音與互動設計的繪本,全書以台語漢字搭配羅馬字拼音呈現,並附上語音導讀與華文對照,透過台灣街頭的日常風景:水果攤黃錦錦ê弓蕉、化妝品店紅記記ê胭脂、公園青蘢蘢ê樹仔,將顏色與台語結合,讓台語學習更自然。繪本更融入陳進、席德進等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嘗試填補視覺藝術領域台語教材的空缺。
繪本的創作靈感源自創辦人徐孟榆的成長經驗。在市場化妝品店長大的她,將童年所見的色彩轉化為台語學習的切入點。繪本統籌黃以臻也將自身的台灣風土與視覺經驗融入其中,透過市場、廟埕等生活場景,希望搭建世代間的語言橋樑。
作者陳明緯為劇場與文字工作者,以幽默筆觸呈現年輕世代的台語樣貌,強調台語不只是長輩的語言,也能是當代共通的藝術語言。繪者楊雅儒則以「看不膩、好看、好玩甚至有點好笑」為目標,在書中設計立體互動機關,讓讀者透過翻頁、拉動找出隱藏彩蛋。

故事圍繞化妝品店長大的小男孩與水果攤孫女展開。小男孩從小看著媽媽為客人化妝,對五顏六色產生興趣;小女孩因被稱作「像蘋果一樣紅記記」而感到不自在。當水果攤的蘋果被畫上各種表情,兩人的故事也就此交會,探討身分認同與自我接納的議題。
填補視覺藝術台語詞彙空缺
相較於醫學領域已具備台語辭典,視覺藝術的台語教材長期缺乏。《哎呦喂啊!愛用畫的》以「美感教育」為切入點,融入台灣前輩藝術家如陳進、席德進等人描繪台灣風土的作品,讓讀者在學習台語的同時,認識台灣的藝術脈絡與文化價值,培養視覺藝術相關的台語詞彙與美學素養。
畸零地工作室由藝術家徐孟榆於2017年創立,工作室名稱象徵城市規劃中被忽略的角落。2020年推出《爿爿花──台灣傳統瓷磚圖鑑》募資專案後,此次再度聚焦文化教育,以台語為軸心進行創作實驗。
《爿爿花──台灣傳統瓷磚圖鑑》
語言的自信與多元的可能
談及台語的當代處境,市民書店主理人徐書磊指出,台語對許多人而言是一段「家庭記憶」,是與阿公阿嬤溝通的語言。然而,他也強調台語推廣不應侷限於母語使用者自身的責任,「媒體只是一個媒介,使用台語更像是一種讓更多人可以理解、願意靠近的方式。」降低接觸門檻、讓相關討論自然發生,或許正是書店等文化場域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繪者楊雅儒對台語的願景,是「找回一種對於自己語言的自信」。這句話點出台語在台灣長期存在的尷尬位置:既未消失,也未普及,使許多人對自身語言產生微妙的距離感。

左圖:繪者楊雅儒 右圖:繪本統籌黃以臻、畸零地工作室主理人徐孟榆、繪者楊雅儒、市民書店主理人徐書磊(由左至右)
從歷史脈絡來看,阿田教授回顧早期藝術教育的發展指出,當時除日文之外,台語原本即為主要溝通語言,「現在本來就是回歸最早期的台語教學方式。」他同時提到,相較於醫學領域已累積相當完整的台文辭典,視覺藝術領域長期缺乏相關資源,《哎呦喂啊!愛用畫的》某種程度正好補上這塊空白。
而相較於傳統語言教材,繪本則提供了更開放的可能性。徐書磊分析,繪本的優勢在於能「純粹以圖像推進故事」,讓讀者以更直覺、更感性的方式理解語言。書名「愛用畫的」正點出其特色,它不是教條式教材,而是透過互動與美感經驗,讓台語學習自然發生。
藝術文化廣播金鐘獎主持人 阿田教授
從教材到生活實踐,多元語言的自然交流
創作團隊的核心理念:並非一定要抱持著語言教學的使命感,而是在做議題推廣、甚至不同類型的教學時,自然地使用更多元的語言。「在台灣這個多元的場景,大家可以用自身的語言去交流。」
這反映出台語推廣面臨的世代課題:如何在入門門檻相對高、使用環境不夠友善的現況下,讓更多人有機會重新認識、接觸這個語言。
《哎呦喂啊!愛用畫的》嘗試透過藝術、設計、互動等多元形式,讓台語自然融入當代生活節奏。
募資專案除繪本外,也推出多款周邊商品,將台語學習延伸至日常生活:「定埕來」大海報延伸繪本場景、與臺法創意團隊Nez à Nez合作的「果來鬥」水果桌遊、「食一袋」帆布便當袋、與MAMAYO媽媽友聯名的12色無毒蠟筆,以及「send three批」台語明信片組等,每項商品名稱都展現台語的諧音趣味。
與 MAMAYO 媽媽友聯名推出最「台」的 12 色無毒蠟筆
「果來鬥」水果桌遊
「定埕來」大海報
畸零地 Ground Zero Studio
由視覺藝術家徐孟榆創立於 2017 年,透過藝術創作和各種專業領域的合作,來思考社會問題和個人經驗的關係,並探索公眾與私密空間、政府委託與藝術計畫之間的不同與連結。就像一塊土地之所以為畸零地,唯有此種狹小、曲折的塊面存在,使得在各種脈絡交織下破碎的切線得以看見。
畸零地工作室主理人視覺藝術家徐孟榆
《哎呦喂啊!愛用畫的》
故事中有一位小男孩與一位小女孩,小男孩的家庭經營化妝品店,從小看著媽媽為客人化妝的他,漸漸對五顏六色的化妝品與畫畫產生興趣。小女孩的爺爺經營著水果攤,從小他常被稱作「像蘋果一樣」圓圓紅紅,但這個綽號卻讓他感到不自在。
有一天,小女孩把水果攤上的所有蘋果偷偷拿走,隔天他發現,這些蘋果全被畫上了各種表情,而這一切竟與小男孩有關⋯⋯?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