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以「現代驅魔師」視角看未來:人類與自然的再造與升級?
Promotion

以「現代驅魔師」視角看未來:人類與自然的再造與升級?

當疫情下物質社會的封鎖尚未解除,人類已能創造虛擬「元宇宙」,在混亂的世界新局中,北美館展出的「現代驅魔師」正能提供反思的機會。

Kate Cooper,《症狀機器,2019》(局部),同步、彩色、循環播放,2019。(Symptom Machine, 2019)

不分東西方,人類自古就學會憑藉外力逐出附身的不潔之物、達成淨化的驅魔儀式;只是到了近代,人類憑藉的外力從宗教轉向科技,科技嚴然成為現代的「驅魔師」。雖然這個驅魔師沒有要驅逐的靈,但當我們越來越習慣把身體、生活交給科技,經改造升級後的人類,究竟是人、是神、還是魔?

2021年,疫情持續籠罩全世界,疫苗的出現再一次證明人類有能力戰勝疾病,而當疫情下物質社會的封鎖尚未解除,人類可在網路上創造一個與現實完全平行的虛擬生活「元宇宙」。這樣混亂的世界新局,「何為人」的界線更加模糊,傳統意義下的人之本質是否還存在須被重新思考。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現代驅魔師」,以藝術創作提供人們反思的機會。

這次的展覽聚集十組國內外藝術家/團體,保括陳瀅如、Kate Cooper(英國)、Cécile B. Evans(美國/比利時)、Sidsel Meineche Hansen(丹麥)、Pakui Hardware(立陶宛)、黃博志、Stefan Kaegi(瑞士)/Rimini Protokoll(德國)、劉家銘、吳書原+耿寧、驅魔師集會製作委員會,用聲音錄像、物件裝置、甚至表演的方式討論,在後人類時代,什麼可定義為「人」?

當組織器官可以獨立再造,科技重新定義人的完整性

展覽自北美館大廳裡的《下腹》作為起點,面對佈滿孔洞的巨型裝置,觀者必須踩上梯子,從洞裡探頭出來,才能看到分佈在布幔間的巨大塑膠培養皿。培養皿裡是紅、黑、黃各色模擬人體器官的彩繪玻璃,而置於各「器官」中的是號稱能增加人類新陳代謝的「超級食物」奇亞籽,透過人工矽膠製成的動脈相連,暗示現今的人類,越來越有條件透過各種技術將自己的身體打造得更趨完美。

一走進北美館大廳即可看見Pakui Hardware裝置藝術作品《下腹》(Underbelly)。

《下腹》是來自立陶宛雙人組藝術家「Pakui hardware」的系列作品,取自夏威夷神話中生育女神的僕人、腳程快到可以每天繞歐胡島六次的Pakui。 藝術家將神話帶入現代社會,當身體的不同部位可以透過科技再製,未來的人類是否不再需要「完整」?當保護和延長生命的技術讓人類超越了原生極限,我們是不是正在重新定義、甚至創造新的神話?

同樣的提問也出現在台灣藝術家陳瀅如的作品《致幻記 III:2-19-20》,展間中央展示被切成十段的蛇身,被截斷的蛇頭望向遠方沒有頭、但完整的身體不斷流動的影像,是否暗喻人類竭盡一輩子都在追求完整(但何謂完整)?是否永遠無法企及?作品透過低沉的三段音頻與紅色聲光刺激,企圖透過科技刺激感官,帶領觀者直視內心的原始人性。

當人工智慧幻化成神/魔,機器人與人的競合關係

仿真機器人已被廣泛運用於護理或性工作,但如果機器人和人長得太相似,人類反而會開始不信任機器人、甚至出現恐懼,這樣的現象被精神分析稱為「恐怖谷效應」。不過我們害怕的,是終會被機器人取代、還是機器人表現出的自己?本次展覽中的《恐怖谷》與《心之所欲》兩件作品,討論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人和機器人之間的競合關係。

Stefan Kaegi/里米尼紀錄劇團的《恐怖谷》,以不愛演講的作家湯瑪斯.梅勒(Thomas Melle)為範本,製作了一個仿真機器人,透過電子儀器模擬作家的一舉一動,替他進行跨國的巡迴演說。

Stefan Kaegi/里米尼紀錄劇團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片中以仿真機器人演繹AI人工智慧的「擬人」狀態。

不過,當機器人取代了作者接管舞台時,講述著自己患有躁鬱症的精神疾病,觀眾同情的是誰呢?是不在場的梅勒本人,還是在舞台上的機器人?當梅勒觀看機器人時,機器人能幫助他更了解自己嗎?機器人存在多少人性,而本尊之中,又有多少機械性?

除了機器人,到了未來世界,連一罐美乃滋,也可以有靈魂、可以成為人嗎?比利時裔美國藝術家Cécile B. Evans的裝置錄像作品《心之所欲》,拋出了這個問題。《心之所欲》是一件在水池環繞的暗室中展示的錄像裝置作品,觀者必須穿越長廊,與主宰未來世界的全新系統「Hyper」面對面。

作品中藝術家透過反詰各種社會議題,抨擊了當今系統的全面崩壞。在藝術家假設的未來世界是全面數字化、自動化的,不過這個能解決一切問題的人工智慧,竟也渴望擁有人的形體、人的情感,連科技也會「羨慕」人類,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又會是什麼?

Cécile B. Evans的錄像裝置《心之所欲》(What the heart wants)於在水池環繞的暗室中展示。

當人類不再需要他者

在科技無所不入的今天,人類如何觀看自己?如何滿足自己?或許可以透過人與其他生物、其他人的互動探尋究竟。Stefan Kaegi/里米尼紀錄劇團的演出紀錄《聖殿》,主角是一隻章魚。章魚是高等智慧生物,卻總是被認為是盤中食物,透過這場56分鐘人魚互動,人類第一次有機會正視這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生物,兩種高等智慧的生物,又會交織出何種的火花?

章魚有三億個神經元、分佈在八隻腕足上,可以說每隻觸鬚都自成體系,各自有獨立的意識、能獨立運作——每隻章魚都可以是一個小型社會。反觀當個體化的機制越來越成熟,人的慾望與需求可以靠自我滿足,人是否也不需要群體/他者?「後人類」彷彿自成整體的章魚,得以獨立生存。

而展場中的限制級作品《3D 迪克女孩(X級)》討論虛擬現實中的親密關係,以及後人類時代的色情產業。該部3D虛擬動畫的影片主角「迪克女孩」之原型出自數位產品「Eva 3.0」,這款產品原本是在成人電子遊戲平台「Dark Dreams」流通。藝術家Sidsel Meineche Hansen透過CGI動畫,使「迪克女孩」與黏土製作的角色「iSlave」(如一塊奇詭的性器官)持續性交,藉以呈現性愛作為某種自動化的表演。

Hansen從酷兒女權主義的立場,以作品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父權操控(性消費),同時也藉著虛擬角色的「虛擬性交」演繹數位時代的「肉體性交」被信息模式(虛擬化身的性勞動)取代。而動畫中呈現的獵奇事景觀,也包括性別的自動化與流動性,虛擬角色不斷在第三人稱視角和第一人稱視角間變動,而觀眾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在這複雜的虛擬消費—勞動之權力結構中,藝術家凸顯也批判當代性工業的權力關係。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fineartsmuseum/photos/a.551967031583972/4494173074029995/

北美館展出《3D 迪克女孩(X級)》的形式以影片呈現,但仍可透過強烈視覺效果喚醒人們的原始感受。當虛擬性行為能夠商品化,人類獨自就能執行機械式的性行為,我們將是更親密?抑或更孤獨?當性愛只專注於性的滿足,我們又該如何去愛?

何謂真實?

展覽開始於實驗室的培養皿,最終回歸到地下一樓、由吳書原+耿寧打造的《迷霧花園》,這件作品將高山針葉林油杉和雪松移至北美館內,展覽結束後也將成為北美館的景觀收藏。

3000公尺的高山植物要在建築物裡生長,靠的是現代科技才能做到的人造環境,如24小時的人造光來補足高山的全日照。藝術家認為,這件作品預示了未來的植物環境面對各種自然資源的缺乏,人類需要透過科技的幫助與自然維持關係。藝術家相信,自然是人類永遠無法抵抗的DNA,古老生物存在先於人類文明,水泥城市的生活如此短暫,活在裡面的人類是被催眠的,唯有在自然中的一切,才是真實的。

吳書原+耿寧於北美館中打造綠意盎然的《迷霧花園》(The Garden)。

不過,透過科技輔助的自然,還是自然嗎?藝術家給的答案是肯定的,自然的本質還是自然,雖然要透過人造環境以克服某些特定條件的不足,但展出創作的初衷還是回歸真實的自然。

正如同這個展覽所要傳達給觀者的意念,當生物醫學工程的全面進展,當虛擬身體、演算法下的資訊網路全面升級,人仍要一次次的回頭面對自身本質,或許面對變動呈現的各種不安,還有願意直視內心深處的焦慮,才是人類存在的真實狀態。


現代驅魔師 The Modern Exorcist|即日起至2022年3月6日於美館一樓大廳、1A、1B 展覽室、地下樓中庭展出。收聽驅魔師集會「線上Podcast」請按此

後人類時代,如果「驅魔師」取代「上帝」,由神祇所創造的「人類」概念是否隨之崩解?而通過「驅魔」儀式,人的存有變成「無」的存在,未來世界中的每個人該如何抵達現時科技文明的高度,以及從此處可往何處去?這個展覽主要是對當代關於後人類的各種論說進行探索與提問。

這一世代的藝術家感知到這些混沌未知的變局,從而轉向新技術的格式,展覽整體裝置作品便是建立在科技—泛靈的思潮底下,令人聯想起後人類主義中心思想不斷升級之下的影響,這些思想不僅包括數碼化「第二生命」形態的義肢性或虛擬化的身體、高速演算法下資訊化經濟體系網絡,以及人與物和其他物種之間的鏈結。展覽混合了物、聲音、影像包含靜態展示和臨場表演。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Abby Huang
  • 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編輯/游千慧
  • 核稿/林穎宣
Abby Huang

Abby Huang

讀中文系的人,後來到荷蘭萊頓大學研究亞洲,現任《關鍵評論網》記者。嘗試透過人物理解世界,書寫或許是最真誠的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