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Rollo創作交流計畫:以色列藝術家與策展紀實
Promotion

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藝術家限時24小時的創作接力。

Rollo創作交流計畫:以色列藝術家與策展紀實

由以色列Rollo藝術計畫藝術總監Anna Burd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聯合線上策展,以徵件形式召集了台灣、以色列兩地共二十位的藝術創作者,限時24小時接龍創作。

參與Rollo藝術計畫的胡迪.本.阿米(Hoodi ben AMI) 將自己的錄像作品《蝗蟲》(Locust)與其創作過程同時發佈。

The Rolling Art Project(以下簡稱為Rollo)是一項因疫情而生的線上藝術創作交流計畫。以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藝術家限時24小時的創作接力,讓時空差距能在因疫情而受到重擊的兩地,透過藝術創作的無限,突破地理與疫情的侷限。

由以色列Rollo藝術計畫藝術總監Anna Burd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聯合線上策展,Rollo以徵件形式召集了台灣、以色列兩地共二十位的藝術創作者,並以Here(這裡)、There(那裡)為命題,分為兩大組別限時24小時接龍創作。

Rollo的策展核心價值,在於透過作品讓來自不同國度的藝術家共同創造有意義的藝術連結,而Rollo計畫的限時規則,更是讓這場藝術接力更加充滿未知,藝術家們也能因為被壓縮的時間,有更高的客觀性去觀看他人的作品與自身創作。「除了藝術連結以外,我們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價值就是激發創意與靈感。」策展人Anna Burd分享道,她認為在有條件限制的創作環境之下,藝術家往往能夠激發出自己前所未見的創作潛能。

達娜.內希瑪德(Dana NECHMAD),《這裡》(Here),手印、刺繡,2022。

以色列藝術家達娜.內希瑪德以同名作品《這裡》作為第一棒代表出發。當接收到題目時,她首先選擇直觀地拿起工作室中眼前的紅色墨水,並以指紋的原始性開始創作,「我想要用最直接的方式表現我的『這裡』,不只是空間,而是我的個體存有。」她也對於台灣藝術家接收抽象訊息的創意與表現手法感到驚艷。

《那裡》組中的藝術家吉利・門克斯,作品中以帶妝的女性身著浴袍造型,回應上一棒台灣藝術家劉俊德以影像記錄刷牙日常的創作。「我的作品《簡單的沐浴》不只是回應台灣藝術家,也是在後疫情時代的一種告白。」吉利・門克斯回想在疫情期間自己近乎瘋狂的非典型日常,想要回到原本的生活樣貌已經毫無可能,因此他在疫情過後學會更自由地創作、放任自己的想像力在作品中揮灑,而作品《簡單的沐浴》正是他的一次嘗試。

米哈.瑪雅.科倫(Michal Ma'ayan KOREN)《Somethingiwishtohappenallthetime》,錄像,2022。

尼里特.雷查維 (Nirit RECHAVI)《填滿/感受空虛》(Filling / Feeling The Void),錄像,2022。

曾經在2016年造訪台灣、主持舞蹈工作坊的藝術家尼里特・雷查維,以影像作品《填滿/感受空虛》和台灣藝術家王宥婷對話,在嘗試轉譯、閱讀作品過程中,他不禁期待,如果有日可以和台灣的藝術家在同一個時空共同創作,或許這樣交錯的「這裡」、「那裡」也會變得更加有機且充滿各種可能,但正如策展人Anna和耿一偉的計畫初衷,Rollo希望透過數位化、當代科技與保持距離的這份不透明性,去參透在疫情之下創作者們的不同狀態。

左:羅尼.亞齊(Roni ARTZI)《時光切片》(Period of Time),攝影,2022;右:尤坦.巴哈特(Yotam BAHAT)《跳彈射擊1》(Ricochet 1),金屬飾品,2022。

綜觀線上展演的二十件作品,不難發現即便沒有語言和創作論述的輔助,甚至加上文化的理解落差,許多作品之間仍然有強烈的呼應和共鳴。例如與東西耶路撒冷管弦樂團合作、在短短24小時內完成一部交響作品的藝術家湯姆・科恩,就在交棒的台灣藝術家薛祖杰作品《當你一個人躺在床上你會想到的會是張惠妹的哪一首歌?》中抽絲剝繭,嘗試去理解在張惠妹歌曲中的群眾魅力和音樂性,笑稱自己在24小時中有如偵探一般地搜集線索,再將觀察與感受整理成自己的音樂模式。而在這部交響作品中,我們也從藝術家的想像中去體會不同國情、文化之間,對於音樂的共同理解力。

湯姆.科恩與東西耶路撒冷管弦樂團(Tom COHEN & The Jerusalem East and West Orchestra)《1992年的一個早晨》(One Morning in 1992),樂曲、錄像,2022。

在全球為疫情所苦的過去兩年間,藝術家胡迪・本・阿米也觀察到了藝術所具有的神奇力量:「在禁止旅行、受到限制的生活之中,我發現透過創作,仍難可以找回屬於自己的自由。」他感慨地說。而本次的計畫參與的限時挑戰也是對他而言能夠激發創作能量的一種練習。

對於藝術家納達夫.瑪榭特而言,這次Rollo計畫更大的挑戰在於「時間」:由於收到台灣藝術家作品的當下,正好是以色列的紀念日,全國都在進行24小時的悼念,在如此肅靜和悲傷的氛圍之中創作,納達夫.瑪榭特認為台灣藝術家的作品正好給了他一個情感宣洩的出口,因此最終選擇以《情感的沸騰坑洞》為命題,透過插畫形式表現期許在創作中回歸自我、誠實面對情緒的想望。

左:吉利.門克斯(Gil-li MENKE)《簡單的沐浴》(A Simple Shower),攝影,2022;右:納達夫.瑪榭特(Nadav MACHETE)《情感的沸騰坑洞》(Boiling Pit of Feelings),繪畫,2022。

Rollo計畫雖然結束了,但不論是這裡或是那裡、東方或是西方、台灣或者以色列,都在這次的藝術交流計畫中產生更多的連結與對話。兩種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起源和思想,透過非語言的藝術形式展演,或許都允許我們能更加求真地去看見不同價值觀間在體驗生命、順應限制時的真實反饋,而這也是在本次Rollo計畫中所要呈現給全球觀眾的無聲告白。


Rollo 臺灣以色列合作線上藝術創作交流展演計畫
線上展覽,即日起至6/30止
參展藝術家(依展出順序排列):

HERE
Dana NECHMAD、張雅為、Roni ARTZI、陳昱榮、Hoodi Ben AMI、王宥婷、Nirit RECHAVI、蔣沛珊(亞布恩.尤瑪)、Yotam BAHAT、蔡沐橙

THERE
劉冠妏、Michal Ma'ayan KOREN、劉俊德、Gil-li MENKES 、王懷遠、Nadav MACHETE、薛祖杰、Tom Cohen & The Jerusalem East and West Orchestra、王思婷、Renana ALDOR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林穎宣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林穎宣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林穎宣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林穎宣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林穎宣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林穎宣
  •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編輯/郭璈
  • 核稿/郭璈
林穎宣

林穎宣

1990年生。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東海大學哲學系肄業,旅居法國三年餘,期間就讀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曾任《VERSE》採訪編輯、電台採訪記者、誠品書店編輯,台中國家歌劇院行銷公關部門。熱愛寫作,天性浪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