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新興家具展間MTBLM新陳代謝:開闢由家具激盪感官的場域

《在中和,策劃理想生活》

新興家具展間MTBLM新陳代謝:開闢由家具激盪感官的場域

2022年底成立的新興家具展間「MTBLM 新陳代謝」,隱身於中和廠辦熱區的商業大樓內,以販售新舊設計家具結合策展企劃、展間租用、軟裝設計等服務,打開各式體驗舊世代居家美學的大門,負責人Bug期許這個空間能為台灣中古家具市場帶來些許變革。

欣賞日式美學與匠人精神,MTBLM新陳代謝(下簡稱MTBLM)展間命名受50、60年代日本建築團體「代謝派」(Metabolism)影響——由建築大師丹下健三主導,一群年輕設計師主張建築及都市空間是有機生命體,為避免過度建設和拆除,寄託以「巨型結構體」(Megastructure)來管理都市新陳代謝。MTBLM將理念運用至居家與辦公空間,推崇以家具、燈飾等軟裝飾更換,讓生活場域亦能有效進行代謝、重組。

在中和找到一方淨土

開設家具展間,其實是近幾年才出現於Bug的事業規劃。

從小生長於高雄的大男孩,熱衷時髦服裝,讀高中的年紀便開始經營衣物買取,19歲又因不適填鴨式教育而離開校園、出社會當設計學徒。後來,幸運進入機能服飾品牌吉豐重工(Guerrilla Group)擔任行政與配件設計,經常參與服裝拍攝現場,接觸到大量家具,並著迷其蘊含的長效設計(Long-life Design)——不隨流行變化,無論新品或舊物都沿襲50至80年代經典美學。

憑著一股不怕失敗的熱忱,Bug在離開機能服飾品牌後,將工作至今積攢的儲蓄全投入MTBLM的營運。首間實體店鋪設立在客源較多的北部,陸續尋覓雙北三個月後,於中和中原捷運站附近,找到一處人煙稀少、高隱蔽性的優異空間,旋即著手畫設計圖,讓65坪空間發揮最大效用,同時打造一條沉浸式廊道來隔絕室外景色。

「為了貫徹branding光是入口就耗費約20坪搭建了一條廊道,只為營造窺探感,讓人一進門,能瞬間被裡頭氛圍感染,抽離掉對外界的記憶,忘掉分秒,透過裝置、選曲與光影變化而進入一個藝術場域。」廊道的設定則是受到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啟發,「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Bug仔細地說道。

在選品上,多數中古家具店販售高收藏價值的北歐木製老件,MTBLM則引進較多50至90年代生產的皮革、金屬製家具,如美國Herman Miller的Eames辦公椅、法國Ligne Roset TOGO沙發、義大利Cassina桌椅、瑞士USM的櫃體及De Sede沙發等,經典內斂又帶著溫度。由於每月限定開放一週參觀,陳列也會隨新到家具而有變化,配合著展間燈光與氣味,每一回都製造出不同的感官體驗。

盼望歧見扭轉

MTBLM曾與台灣刺青師韓哲睿打造聯展,也舉辦過懸疑愛情短篇電影《及川敏子》首映會。不過,今年(2024)攜手吉豐重工、新媒體影像創作單位FPA的三方跨領域合作《Submerged In Dreams 溢夢》特展,才真正讓Bug學到一課——短短四週完成櫥窗陳列、聯名設計及兩件經典家具重製。儘管展覽很快便結束,然而如夢似幻的裝置藝術,搭配首次舉辦的線下家具特賣會,將感官與視覺享受發揮到極致,讓Bug收穫到各界對MTBLM的高評價,也讓他對家具展間的潛力更有信心。

其實成立至今一年半,MTBLM實際有段時期僅依靠理念支撐,雖然Bug還有設計工作室與線上時裝店鋪等副業,但MTBLM的發展最令他在意,他也一度感到挫折,「大家覺得這地方很酷,但並沒有轉成消費力。」直至去年(2023),Bug重新擬定策略與目標客群,開始針對年紀較長的高消費力族群經營,每一段販售商品的文案他都親自撰寫,融合自身體悟,以真誠俐落的文字,描述中古家具歷久彌新的魅力,一段時間後成功開拓客群,讓營運狀況有所改善。

「大家深受傳統文化影響,至今除了藏家外,多數人仍對中古物件存有疑慮。」Bug提到,自己夢想讓MTBLM作為中間人,推廣正品中古家具使用,期待在社會形成風氣,並作為一家有專業鑑定能力的單位,建立宛若國際拍賣行蘇富比的公信力,讓購買者能安心選擇MTBLM鑑定過的家具,同時屏除對中古物件的歧見。

如今Bug持續積極地為MTBLM尋找新合作,各類性質的交流都樂見,「也許是到這裡聽到喜歡的音樂,或是和我聊天互相啟發,客戶即使沒有購物,只要是有收穫的離開,我都會感到喜悅。」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葉聖博 攝影/林家賢 編輯/Annie 核稿/高麗音

回到專題:在中和,策劃理想生活

VERSE VOL. 29 廚房的美學VERSE VOL. 29 廚房的美學
  • 文字/葉聖博
  • 攝影/林家賢
  • 編輯/Annie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