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2025台北,最接近未來的現場——@tak 電子音樂 × 科技藝術 × 時裝現場

2025台北,最接近未來的現場——@tak 電子音樂 × 科技藝術 × 時裝現場

當歐美在科技藝術與電子音樂領域的語言已相當成熟,亞洲仍在尋找屬於自身的創作敘事。11月22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Live House C登場的@tak,將論壇、現場演出與派對三種能量壓縮在同一個夜晚,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當科技進入創作,亞洲還能如何說自己?

這場由台中電子音樂廠牌The Cave與tearSPA共同策劃、時裝品牌 PCES 協力呈現的跨域實驗,以「Live × Party × Dialogue」為結構主軸,整體活動將論壇、現場演出與派對三種能量壓縮、碰撞、再釋放。電子音樂在這裡成為文化創造的語言,科技則用來打破體驗的疆界。

論壇:當科技進入創作,亞洲如何說自己?

下午四點半,活動從一場名為「當代藝術與展演:亞洲地區如何以科技藝術與音樂建構新文化敘事」的論壇開始。

來自泰國當代藝術領域的重量級嘉賓——Bangkok CityCity Gallery總監Akapol Sudasna、跨領域藝術團隊DuckUnit負責人Suntisuk Rueangrith,將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總監吳達坤、策展人陳韋綸展開對話。

曼谷當代藝廊Bangkok city city 曼谷當代藝廊Bangkok city city

Akapol Sudasna是Bangkok CityCity Gallery的共同創辦人與總監,擅長以跨領域視野推動藝術、科技與社會議題的對話,其策展實踐以電影與廣告背景為基礎,帶領畫廊成為亞洲具代表性的實驗性藝術空間之一;Suntisuk Rueangrith領導的DuckUnit以結合光、聲音與空間的劇場式場域創作聞名,擅長以科技與敘事構築沉浸式體驗,曾與坎城金棕櫚導演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等國際藝術家合作,於多國重要美術館展出;吳達坤長期推動藝術、科技與社會的跨域對話,其策展實踐關注新媒體藝術、演算法文化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致力於建立亞洲視野下的未來藝術平台;陳韋綸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策展實踐關注影像、媒體文化與藝術史之交錯,以策展作為研究與創作的方法,探討技術與觀看之間的文化關係。

論壇的核心問題包括:長期以來,亞洲被視為科技的「生產端」與「模仿者」,但我們能不能以自己的文化與技術語言進行創作?從聲音、科技到身體的多重視角,探討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表演方式、觀看方式,甚至思考方式。

夜幕降臨,舞台上的光影裝置與音響系統成為新的語言載體。

四組跨國陣容將帶來聲音與視覺的多維體驗。

泰國新媒體藝術團隊 DuckUnit泰國新媒體藝術團隊 DuckUnit

JPBS × DuckUnit × PROTOTYP

開場演出由曼谷器樂樂團JPBS聯手新媒體藝術團隊DuckUnit與台灣時裝品牌PROTOTYP,帶來全新現場企劃《Code Red® Live — Oneness,Twoness,Threeness》。演出以「合一、雙生、三態」為概念,融合聲音結構、光影裝置與高性能服飾,探索時間、運動與生成的可能性。

PROTOTYP:一個以實驗性思維為核心的設計實踐品牌,致力於在時尚、虛構與功能的邊界之間展開探索。PROTOTYP:一個以實驗性思維為核心的設計實踐品牌,致力於在時尚、虛構與功能的邊界之間展開探索。

JPBS是泰國當紅新興器樂搖滾樂團,在前衛搖滾的基礎上融入電子元素,創造出極具爆炸力的音樂作品,蘊含深刻的生與死敘事感。

JPBS:來自曼谷的實驗器樂搖滾樂團,以後搖滾與電子聲響 作為主要語言。JPBS:來自曼谷的實驗器樂搖滾樂團,以後搖滾與電子聲響 作為主要語言。

Cheng Daoyuan × Children Chiu

以高壓工業質地與抽象影像交錯,在暴力與靜謐、理性與混沌之間塑造多維的感官風暴。

鄭道元:跨領域藝術家自2015年起活躍於台北的實驗聲響場景,其創作以高壓工業質地與抽象當代音色的精密層次交織為特徵,構築出在暴力與靜謐之間擺盪的曖昧聲響景觀。鄭道元:跨領域藝術家自2015年起活躍於台北的實驗聲響場景,其創作以高壓工業質地與抽象當代音色的精密層次交織為特徵,構築出在暴力與靜謐之間擺盪的曖昧聲響景觀。

LUDU(LUJIACHI × Jondu)

運用模組化合成器與即時聲音處理,從噪音與低頻循環中挖掘詩性與張力並存的動態音場,邀請觀眾以身體與直覺聆聽聲音的流變。

同樣橫跨搖滾樂與電子樂的兩人於2015年結識後,便有了合作的計畫,於是組成了 「LUDU」。同樣橫跨搖滾樂與電子樂的兩人於2015年結識後,便有了合作的計畫,於是組成了 「LUDU」。

FTK|5ENOM Audio Visual Live Set

金音獎雙料得主、台中 The Cave 創辦人 FTK 帶來全新視聽現場〈五毒〉首演。以五毒元素為靈感,結合現場打擊、合成器演奏與雷射影像,構築出電子音樂的蠱術宇宙,追求更高能的舞動現場。

金音獎雙料得主、台中 The Cave 創辦人 FTK金音獎雙料得主、台中 The Cave 創辦人 FTK

午夜派對:There’s no party without you

午夜時分,@tak 與 PCES 共同呈現「There’s no party without you」。標題講述的是:每個獨一無二的你,即是整場派對的意義。

PCES 以服裝為主體打造藝術裝置,將理念化為場景。由 BaloneyB、Kerena、Melting 99、rr、Sandy's Trace 接力演出,節拍銜接、光閃滲透,觀眾被捲入節奏的漩渦中。聲音推動群體呼吸,將現場化為集體的脈波。

從台中地下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tak背後的推手 The Cave,2017年在台中創立,以霓虹燈管照亮倉庫大門,從地下空間起家。十年來,從台中地下空間到主流機構,從本地場景到亞洲版圖,The Cave以策展思維重新定義派對,將電子音樂從純粹娛樂提升為文化藝術實驗。

當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這個代表台灣流行音樂最高規格的場地,開始容納這樣的實驗性活動,意味著電子音樂與科技藝術正在從邊緣走向主流,從地下走向公共領域。

@tak將論壇、演出、派對三個環節壓縮在同一個夜晚。論壇讓思想發聲,演出使聲音成形,派對則聚集能量。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構成一個從理念到實踐的完整循環。

當我們開始從自身的文化脈絡中尋找創作語言,當電子音樂成為表達亞洲當代經驗的媒介,@tak試圖打開的正是這樣的可能性。午後的論壇種下思考的種子,夜晚的演出讓聲音成形,午夜的派對將所有人捲入集體的脈動。

2025年11月22日,節奏與意識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被重新組裝。這是2025台北,最接近未來的現場。

@tak:當代亞洲的聲音與科技現場
Date|2025.11.22(Sat)
Time|16:30 – 04:00
Location|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Live House C(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99號)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編輯/鄭琮諺 圖片提供/@tak
VERSE VOL.32 故宮100+ 百年之後?VERSE VOL.32 故宮100+ 百年之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