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人性最底層:5本近年最具衝擊性的芥川獎小說
療癒系文學之外,還有一種日本小說直視人性最赤裸的一面。不是殺人事件,而是比死亡更日常、更無處可逃的人性困境。它們帶著殘酷、黏膩、真實的氣味,令人不安,卻無法移開視線。這5本芥川獎得主的作品,透過看似日常的生活切片,揭示了我們不願面對的自己。
日本文學除了充滿柔和風景、描寫貓咪與咖啡香的療癒系小說,也有村上春樹筆下那帶有魔幻寫實色彩的孤獨世界,或是太宰治作品中對人性掙扎的私小說描寫。當然,情節緊湊的犯罪推理小說,如東野圭吾的作品,也深受讀者喜愛。
然而,在這些被廣泛討論的文學類型之外,還有一批作家的作品充滿尖銳、陰暗、骯髒卻極度誠實的細節。他們寫的不是殺人事件,而是比死亡更日常、更無處可逃的人性困境。他們帶著殘酷、黏膩、真實的人性氣味,令人不安,卻無法移開視線。VERSE推薦5本由芥川獎得主創作、揭露人性的「衝擊性」日本小說,它們都透過看似日常的生活切片,直指人性的最底層。讀完後也許不會微笑,但你會想起你自己。
1. 《便利店人間》作者:村田沙耶香
如果說這幾年有哪部日本小說最能衝擊社會的普世價值,動搖「正常」與「異常」的人格界線,那非村田沙耶香的《便利店人間》莫屬。這部作品不僅榮獲第155屆芥川獎,更以其獨特的寫實筆觸,引發了媒體與讀者的熱烈討論,創下全球授權32國、銷售突破140萬冊的驚人紀錄。
故事的主角是36歲未婚女性古倉惠子,大學畢業後沒有就職,在便利商店打工已長達18個年頭。便利商店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惠子賴以生存的完美生活指南,在這裡,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正常」。然而,當一位以尋找結婚對象為目的而加入打工行列的男人白羽,對她的生活方式提出質疑:「妳不覺得丟臉嗎?」惠子向來信奉的價值觀被徹底顛覆。她開始努力迎合社會,試圖成為一個「正常」的人,卻也在過程中迷失了自我。
村田沙耶香透過惠子這個角色,犀利而滑稽地刻畫出人類世界的真相。她以「工作」與「婚姻」這兩個常見議題,加上「年齡」與「性別」的框架,探討了所謂「正常」和「異常」的關係。這本書使人思考,當我們為了融入社會而扮演著某種角色時,是否也正在背叛真正的自我?而當我們與這社會不一樣時,真的不行嗎?
2. 《傴僂》作者:市川沙央
《傴僂》是市川沙央在2023年同時獲得第169屆芥川獎與第128屆文學界新人獎的作品,作者以自身患有先天性肌肉疾病的經驗寫就這部小說,並自言是在「憤怒驅使下撰寫」,引發芥川獎評選委員的激烈熱議。
故事的主角井澤釋華,因脊椎嚴重彎曲,必須仰賴人工呼吸器維生。她住在父母為她設立的護理之家,表面上與世無爭,卻在匿名推特上抒發心中無法對人言說的欲望。其中,最引發爭議的,是她想要「像普通女人一樣懷孕並墮胎」的祕密願望。當主角遇上知悉她祕密的男照護員,這場相遇不再單純,兩人開啟了一場欲望、交易與權力的道德攻防戰。
作者挑戰讀者的道德底線,不討拍也不求理解,透過這個極端角色,用極具攻擊性的文字揭示社會對弱勢的凝視與標籤。《傴僂》直視人性的算計與狡猾,也讓我們反思同情與尊重的界線。這不僅是關於身體的不自由,更是語言的爆炸,是一場文學的反擊。
3. 《願能嚐到美味料理》作者:高瀨隼子
《願能嚐到美味料理》是高瀨隼子在2022年榮獲第167屆芥川獎的作品。這部看似描寫公司日常的小說,實則是一部令人背脊發寒的「非職場文學」。這部小說在問世後,便以其獨特的扭曲感和視角引起熱議。
故事從押尾對「總是利用各種藉口避免加班」的同事蘆川感到不滿開始。能幹又努力的她,將所有善後工作都一肩扛下,因此對蘆川累積了許多不滿。她開始向男同事二谷抱怨,甚至邀請他一起惡整蘆川。然而,押尾不知道的是,二谷其實正與蘆川秘密交往。面對擅長料理又受到眾人寵愛的蘆川,二谷的真實內在其實是一個十分厭惡進食的人,對於一般人總是要邊吃邊稱讚食物美味這件事,他感到相當不耐。故事圍繞著這三個人物展開,透過「吃」這個日常行為,描繪出百般束縛的微妙人際關係。
這部小說的衝擊性在於,它用最日常的「吃」與「料理」來描繪人際關係中的微妙束縛與心機。作者並非單純描寫職場霸凌或愛情糾葛,而是透過不同角色的視角,將一種微妙的寒顫深深植入讀者心中。那是一種無論走到哪裡,都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困惑。這種難以捉摸的扭曲感,讓人久久無法釋懷。
4. 《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作者:綿矢莉莎
綿矢莉莎可說是日本文壇的天才作家,年僅17歲便以《Install》出道,19歲時更以《欠踹的背影》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芥川賞及文藝賞得獎作家。28歲再獲大江賞,至今仍是「三大賞史上最年輕的得主」。她擅長寫「我沒有要這麼想,可是我真的這樣想了」的情緒瞬間,並將這種洞察力融入作品,呈現對時代與人性的深刻觀察。
《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由四個短篇故事構成,描寫了四場關於「不爽不要」的攻防戰。這些故事透過一場場看似日常卻充滿惡意的對峙,揭示了現代社會中無處不在的話語暴力。從因為微整形而被同事嘲諷的上班族,到在網路上對YouTuber發表辛辣言論的黑粉,再到與妻子好友對質出軌真相的丈夫,以及對新人編輯頤指氣使的資深作家。這本書的犀利之處在於,它揭示了現代人際關係中,那些看似無傷大雅、實則充滿惡意的言語暴力。作者讓我們看見人性中那些隱藏的嫉妒、自卑與怨恨,也揭示了現代人如何在看似自由的言論環境中,製造出對他人的傷害。這本書讓我們思考,在網路與現實交織的社會中,如何區分「真實的自我」與「他人的凝視」,也挑戰著我們對「有話直說」與「關你屁事」的界線。
5. 《本命,燃燒》作者:宇佐見鈴
宇佐見鈴是日本文壇備受矚目的新星,年紀輕輕便創下多項紀錄。她曾以《かか》榮獲史上最年輕的三島由紀夫賞,並於2021年以《本命,燃燒》獲得第164屆芥川獎,更入圍了2021年本屋大賞,成為當年度日本最暢銷的文學小說之一。這部作品以極高的文學性與細膩筆觸,描寫了「本命」文化中,粉絲們「尊過頭」的次文化心境,獲得日本文學界名人如高橋源一郎、村田沙耶香等一致好評,稱其為「震撼年輕世代的衝擊作品」。
故事主角是一個重度追星族,對她而言,「本命」的存在是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她將追星視為自己人生中的思想價值核心,而非單純的逃避或依存。與「迷戀」或「追逐」不同,「本命」在精神層面是粉絲生存的糧食,是無可取代的熱情與執著,深深地融入了生活之中。然而,當她的本命偶像因毆打粉絲而引發網路炎上,她的世界也隨之分崩離析。
這部小說的衝擊性在於,它將「追星」這個看似無害的行為,提升到了一個更深層次的高度。作者沒有直接地批判追星文化,而是透過主角的視角,深刻描繪了現代青少年如何透過對偶像的狂熱,來對抗現實生活中的孤獨與無力。當賴以生存的「本命」面臨崩潰時,主角也必須直面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本書讓我們思考,當虛擬世界中的寄託與現實世界的殘酷產生碰撞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不被包裝的人性,才最誠實
日本文學從來不只有溫柔與美好,它也精準地映照出社會的扭曲、人性的陰暗,以及那些難以言說的掙扎。這些由芥川獎得主寫下的作品,不輕易提供讀者慰藉,而是帶你靠近那些你曾經否認的自己——慾望、怨恨、嫉妒、自卑與脆弱。
在一個以療癒性為主流的出版市場裡,這些書是異常的存在,但正因為異常,才讓我們感覺到活著。它們以文學之名,向我們展示了不被包裝的人性,那才是最誠實的存在。
畢竟有時候,閱讀並不是為了被治癒,而是為了被震撼。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