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專訪/「威廉透納」特展策展人Elizabeth Brooke:他是啟發莫內和法國印象派的藝術先驅!

專訪/「威廉透納」特展策展人Elizabeth Brooke:他是啟發莫內和法國印象派的藝術先驅!

英國傳奇畫家威廉・透納(J.M.W. Turner)全球巡迴特展,堪稱是今年夏天台北重量級藝術展覽之一。《VERSE》特別專訪英國泰德美術館策展人Elizabeth Brooke分享幕後秘辛,如何讓現代觀眾置身在透納繪製的景色之中,感受到透納畫作的永恆性。

威廉.透納素有「光之畫家」的美譽,更被英國民眾票選為「英國最偉大的畫家」,足見其在西方藝術史上占有無可取代的關鍵地位,以他命名的「透納獎」是當代藝術界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而他的肖像更出現在20英鎊紙鈔上,彰顯其深遠的文化影響力。透納不僅以革新風景畫的方式,徹底改變了19世紀的藝術面貌,其深刻影響力更延續至西方藝術運動,並且對莫內及法國印象派畫家產生了深刻且持久的影響。

2025 年適逢英國傳奇畫家威廉・透納(J.M.W. Turner)250 週年誕辰,這位被譽為「光之畫家」的浪漫主義巨匠,透過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巡迴展覽與台灣觀眾見面。展覽帶來高達80件威廉.透納真跡畫作,涵蓋素描、水彩及珍貴油畫,結合透納的旅行經驗與藝術創作主題,以七大展區貫穿他精彩的創作生涯。從早期描繪英國風景的細膩筆觸,到阿爾卑斯山景光影變幻的技法,可以看見他的風格逐漸超越寫實主義,這種有別於透納同時代畫家一貫追求的古典細緻筆觸,反而以光線、氛圍掌握風暴、雪景、海洋、月光等大自然風貌的技巧,使他不僅成為時代先驅,更啟發莫內和法國印象派,顯現透納非凡的藝術成就。

作為今年夏天台北最重要的展覽之一,《VERSE》特別專訪策展人Elizabeth Brooke分享策展概念和展場空間設計,以及透納如何運用想像力,畫出跨越時空的美。

英國泰德美術館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Elizabeth Brooke)、藝術家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於其作品《全食》(Totality)前分享創作與共同展出的策劃構想。圖:「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提供

VERSE:非常好奇展覽名稱中的「Evoking the Sublime」(喚起崇高)的由來?

Elizabeth Brooke:「Sublime」崇高美學這個字源自英國知名思想家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於1757年出版的《崇高與美之源起》一書,他以心理學角度探究崇高與美的本質,當我們看到一件比自己還要偉大的事物會感到迷戀與恐懼,而這兩種感覺融合在一起就會形成「崇高」的感知。艾德蒙.柏克並致力推廣我們要用想像力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唯有當我們把自己放在那樣的環境裡,才能體會到崇高美學。所以艾德蒙.柏克也主張,有時候藝術無法體現崇高這件事,反而是透過詩歌和文學,可以喚起人們對崇高的感受,因為你必須要自己發揮想像力去感受這一切。

透納是浪漫派時期最具代表的藝術家之一,他跳脫過往傳統藝術的窠臼和框架,透過勇於表達張力的繪畫手法,和他自己的想像力去創作,這就是他獨樹一格且體驗崇高的地方。

而這個展覽除了艾德蒙.柏克對於崇高的定義之外,同時還加上了英國藝評家John Ruskin 在 《現代畫家》著作中對於崇高的詮釋,他認為「Sublime」不只是觀者的恐懼,還包含觀者對這份美的致敬,油然產生一股「哇,好偉大」的崇敬之意,天地有大美的敬畏之心,而非純然的恐懼與害怕,所以整個展覽又加上現代藝術家的觀點進去。

VERSE:根據策展主題,如何挑選今次展覽的80多件作品?

Elizabeth Brooke:這次挑選的畫作希望呈現透納完整的創作生涯,並且緊扣崇高這個主題。因此不管是山景、海景還是威尼斯風貌,都是透納創作職涯中很重要的主題,並以崇高的角度來觀賞,他如何體現這件事情。

VERSE:受到透納影響的後世藝術家非常多,今次又根據什麼樣的標準,挑選合適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去呼應他和透納的共振與對話?

Elizabeth Brooke:這些藝術家都在他們的作品中,體現出透納所謂的崇高美學。但他們其實並不是有意識地去體現這件事,並不是在創作時就覺得要創造出崇高的意境,而是他們在潛意識裡都體現了「Sublime」。

他們與透納的連結,主要包含兩個面向:第一個是大自然的力量,第二個是他們所使用的媒材都具有創新的特色。而有些藝術家是直接受到透納的啟發,有些則是間接受到啟發。而在印象派藝術家的許多畫作中,就可以看到西方藝術史演變的軌跡。

但也有像是理查德·朗(Richard Long)這樣的藝術家,他的創作手法跟透納大相徑庭,他以直接的感官體驗,看到什麼就把他畫出來,跟透納透過想像力再加以詮釋的手法,把大自然的奇幻與恐懼畫出來的風格,是非常不一樣的。主要是利用當代藝術家的視角,去觀看他們如何去表現透納也會做的事情。

VERSE:這次展覽共有七大展區,包含繪畫、素描創作和裝置藝術等作品,如何恰如其分地梳理和分類出這七大主題展區?

Elizabeth Brooke:我們先訂出七大主題,再去尋找與七大主題各自相呼應的作品,並以透納的關鍵畫作為核心,去搭配可以與其共鳴的當代藝術家,慢慢把整個展區的架構完整地組合起來。

VERSE:透納對光線的描繪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您認為透納作品中的「光」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作為策展人,您如何透過展場的空間設計,強化觀眾去感受特納畫筆下「光」的魔力?

Elizabeth Brooke:「光」是貫穿整個展覽的主軸,因此我們在展場空間特別安排首尾呼應的設計,比如當你一開始走進展場,會先看到藝術家Katy Patterson《全食》的作品,整件作品是籠罩在日食之下發生的,讓觀眾置身於白天與黑夜、光明與黑暗模糊的空間當中,而走到展區的最後,可以看到透納晚期的作品,當時他創作的焦點也是光,感受他如何透過創作捕捉光,目的就是希望觀眾在看完展覽之後可以同樣感受到光的魅力。

VERSE:在策展過程中,對於透納眾多作品裡,是否有哪一件作品是你之前未曾注意到,在策展過程中卻意外地「發掘」出來,甚至感到驚艷?

Elizabeth Brooke:關於透納,雖然坊間已經有許多相關文獻研究和資訊,廣為大眾所知,但在策展過程中我還是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還是要強調,這個展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我們重新利用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去呼應透納對於崇高美學的追求,進而展現透納作品的經典與永恆,是穿越時空的。

而在策展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到,有一幅比較不起眼,是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畫作,名為「懷特島之海天習作」,這是一個小小的作品,位於第六展區。這幅習作裡沒有船也沒有其他人物和物件,只有海與天的存在,非常純粹的天空海景。在當時,完全沒有人會採取這樣的創作方式,也因此,反映出透納是走在時代前端的藝術先驅者。

此外,這幅畫作的時空背景也非常有趣,當時透納是在一艘搖晃的船上完成創作,這也是之前沒有人做過的事。透納一直習慣隨身攜帶著一捲帆布,然後一次畫很多幅,之後再重新裁切裱框起來。

而在那個展間裡面,我們把他跟德國藝術家Wolfgang Tillmans的攝影作品擺在一起。這幅以海為主要視覺的攝影作品,背後其實帶有政治含義。記得當時是2015年,歐洲正面臨難民危機潮,電視新聞不斷播出非法移民受到戰爭迫害不惜一切遠渡重洋所面臨的挑戰,甚至船難,而在這些難民眼中所見的,就是這片無垠無盡的海。因此當我在畫廊裡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受到非常大的震撼。

三個海景(Three Seascapes),1827,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VERSE:這檔展覽希望呈現給台灣觀眾怎樣的透納?

Elizabeth Brooke:希望能讓透納再度重新回到聚光燈下,被世人重視。因此藉由透納250週年紀念,展現透納作品的永恆性,以及對後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VERSE:在現今講求快速消化與短影音的時代,您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可以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感受與省思?

Elizabeth Brooke:身處在快速吸收大量資訊,快速閱讀大量視覺影像的社群時代下,我想舉位於第二展區透納的畫作為例,當時的人們,其實不曾看過真正的雪崩,多半是經由報紙新聞得知,雪崩的意外。但是今天的人們,即使沒有看過真實的雪崩,也一定曾經透過電視手機,知道雪崩是什麼景象,甚至可能因為閱讀過多影像而產生視覺麻痺狀態。

然而,沒有看過雪崩的透納,只是曾經看過新聞報導,雪崩導致人喪命,所以他是運用想像力去畫出他心目中的雪崩景象,充滿張力又撼動人心。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特別選擇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的作品,他運用冰河碎片創作講述人類活動造成冰川融化,透過這樣的組合,讓大家去反思大自然的崇高與偉大。

VERSE:如果可以穿越時空與透納本人對話,您最想問他什麼?

Elizabeth Brooke:我會邀請他,要不要一起回到未來?回到21世紀的現代,我想透納應該會很開心。透納畢竟是生於18世紀工業革命初期的藝術家,當時有許多新的發現與新的發展,而如今我們當代的人類,也正處在新一波的科技革命浪潮,所以我想要邀請他來看看2025的現在,好奇他對於人類至今的文明與科技發展,會有什麼樣的看法?而且在透納的許多畫作裡,其實早就在探討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這些議題,因此時至今日,我相信透納也會緊扣著這個主題,繼續創作。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

地點:中正紀念堂一、二展廳
展期:6 月 27 日~10 月 12 日


文字/DOMINIQUE CHIANG / 圖片/「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現場照、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VERSE VOL. 30 夜晚的秘密新浪潮
  • 文字/DOMINIQUE CHIANG
  • 圖片/「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現場照、聯合數位文創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