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畫家」威廉透納250週年誕辰特展登台!錯過再等10年的藝術盛宴
2025年適逢英國傳奇畫家威廉·透納(J.M.W. Turner)250週年誕辰,這位被譽為「光之畫家」的浪漫主義巨匠,透過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巡迴展覽與台灣觀眾見面。
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國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風景畫家之一。他出生於倫敦柯芬園,父親是一位理髮師兼假髮製造商。童年時期,透納的家庭生活並不算優渥,但他很早就展現出對藝術的濃厚興趣,並得到父親的支持走上繪畫之路,將他的早期畫作展示在自己的理髮店裡,還鼓勵他學習發展繪畫技能。14歲時,透納進入了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就讀,接受嚴格的學院派訓練。然而,他並沒有完全拘泥於傳統,而是不斷探索新的繪畫技巧和表現方式。
他曾走遍英國、歐陸高山與海岸,用素描與水彩紀錄景色,進一步轉化為風格獨具的油畫,並突破傳統風景畫的寫實框架,強調光、霧、風、火等動態元素的情感表現,因此其畫面常處於現實與夢境之間的臨界點。據說透納曾讓自己被綁在船桅上,親自體驗海上暴風雨,只為捕捉最真實的光影與情緒,並把這段經歷轉化為《雪暴中的蒸汽船》(Snow Storm)這幅畫。當他靈感一來,有時也會不使用畫筆,直接用手指塗抹顏料,捕捉天空、雲霧與海浪的律動。這種技法在當時被認為是大膽且怪異的。
三個海景(Three Seascapes),1827,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透納獨樹一幟的風格,不僅重新定義「風景畫」,更顛覆了18世紀的傳統藝術,開創嶄新的浪漫主義視野,被譽為「光之畫家」。其對光線和色彩的探索,深深影響了莫內和法國印象派畫家,並啟發了無數後世的藝術家。
2025年適逢威廉.透納250週年誕辰,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泰德美術館發起全球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在今年6月在台北展出。本次展覽焦點之一,是透納在1844年展出的《威尼斯-聖母安康聖殿》,整幅畫作以聖母安康聖殿為畫作中心,描繪出它作為巴洛克建築的傑作,同時也涵蓋周圍的運河、海關大樓和造幣廠等威尼斯著名地標,整個場景瀰漫在夜晚光景中,反映出他對威尼斯的深厚情感。
另一件被公認為是透納最傑出的作品是《藍色瑞吉山之日出》,畫作描繪的是黎明破曉前的雄偉山景,以富有層次的細膩筆觸,完美捕捉寧靜的清晨時刻。這幅畫在巡展結束後,將會回到泰德美術館封存10年,錯過本次展出就要再等10年!
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1842,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
地點:中正紀念堂一、二展廳
展期:6月27日~10月12日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