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蘭花迷快看!「2024世界蘭展」在台南:超過1200種蘭花參賽,藝術家陳普、植物風格師Yuty翻轉蘭花想像

蘭花迷快看!「2024世界蘭展」在台南:超過1200種蘭花參賽,藝術家陳普、植物風格師Yuty翻轉蘭花想像

適逢臺南建城400年之際,全球蘭花界兩大盛事——第23屆世界蘭展暨第20屆臺灣國際蘭展——將於2月24日至3月10日,首度同時舉辦於臺南。台灣蘭花協會攜手跨域藝術家陳普與植物風格師Yuty,搶先為我們導覽:從國際外交舞台到街角日常,蘭花以怎樣的美麗姿態在我們的島嶼綻放?

台灣素有「蘭花王國」的美譽,以生產品質優異、創新且多樣化的蘭花享譽國際,目前已出口至約86個國家,全世界每3朵蘭花就有一朵(以數量計)、每2個品種就有1種(以種類計)來自我們的島嶼。

今(2024)年適逢臺南建城400年,臺南亦是台灣蘭花產業最重要的基地,位於後壁的蘭花科學園區佔地175公頃,目前有近80家業者在其中一同開發、種植蘭花。一年一度於臺南舉辦的臺灣國際蘭展在今年邁入第20屆,與東京蘭展、世界蘭展並列為全球三大蘭展之一,近年透過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以下簡稱「蘭協」)積極的國際交流,不斷拓展台灣蘭花的通路以及品牌能見度。

台灣育有5000餘種蘭花,在世界蘭花市場扮演重要的源頭角色。台灣育有5000餘種蘭花,在世界蘭花市場扮演重要的源頭角色。

而在歷經12年積極爭取後,臺南也終於迎來有「蘭花界奧林匹克」之稱的世界蘭展。世界蘭展為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蘭花展覽,規模遍及五大洲,1954年首度於美國密蘇里舉辦至今,每三年一度輪流於南、北半球的不同城市、不同洲別舉辦,由國際性、區域性或當地之蘭花組織主辦。

今年世界蘭展邀請到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英國邱園(Kew Gardens)、擁有世界最大玻璃溫室的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以及泰國首屈一指的詩麗吉王后植物園(Queen Sirikit Botanical Garden)等國際單位,一同來到台南共襄盛舉。

創造蘭花的當代語彙

蘭花是台灣重要的國際外交能量之一,蘭協曾俊弼秘書長介紹,自1958年的天津條約後,安平港開放,各地洋行來到開放口岸做商貿,「一位英國人在走訪地形時,發現台灣沿途有好多蘭花,這是台灣第一次被記載發現蘭花,也就此開啟台灣蘭花走向世界之路。」

2011年的倫敦切爾西花展(Chelsea Flower Show)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曾親臨台灣攤位接受贈花——由台灣蘭花業者培育,以女王的名字「伊麗莎白二世」(Dtps. Elizabeth II)命名的新品種蝴蝶蘭;2017年,台灣位於瑞士日內瓦的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處,也與蘭協在處內合辦台灣蝴蝶蘭展,以2200株蘭花驚艷各國大使;2022年俄烏戰爭,台灣蘭花業者也以奈米技術將烏克蘭國旗色的藍與黃噴染在蘭花上進行義賣,作為對烏克蘭的支持。

蘭協成立至今已24年,在協會多年的推廣之下,台灣的蘭花產業已逐漸從產業的生產、製造、銷售推廣,向蘭花文化的品牌建立邁進。而除了在國際舞台上作為獨特的外交能量,如何讓蘭花在台灣本土也更走近民眾的日常,也是協會近年持續努力的重點。

台灣蘭花的型態、顏色繽紛,多樣性與豐富性超乎大眾認知,圖為Yuty私宅工作室中的蝴蝶蘭、羚羊石狐、文心蘭等不同種蘭花。台灣蘭花的型態、顏色繽紛,多樣性與豐富性超乎大眾認知,圖為Yuty私宅工作室中的蝴蝶蘭、羚羊石狐、文心蘭等不同種蘭花。

「蘭花在台灣有超過五千種,但是對很多人來說蘭花還是很陌生的。」曾俊弼表示,台灣本身並不是蘭花市場,內需量僅佔種植量的兩成左右,大部分都是出口至美國、日本、越南、歐洲等國家,「應該是因為習慣啦,蘭花在台灣90%都是婚喪喜慶的送禮需求,真正要家庭日常去買花,相對來講還是較少,而流通越少,也造成大家對蘭花的印象日漸趨向老態與單一。」

近年來,蘭協邀請藝術、設計、美學領域的專家,共同打造更具當代性的蘭花品牌形象,以接近蘭花原生態的多元品種,突破過往蘭花高彩度單一品種的既定印象,也連結永續、科技、美感等元素,讓台灣蘭花開出與時俱進的當代價值。本年度則邀請到跨域藝術家陳普,以及植物風格師Yuty(黃郁婷),共同分享台灣蘭花的當代語彙。

蘭花中的藝術與永續

跨域藝術家陳普,同時也是一位植物愛好者。在工作室擁有一片半戶外溫室的他,作品一直以來都跟生物以及生態有深厚的連結。

去(2023)年,陳普與蘭協合作創作蘭花代表角色「Orchidsaur」,以蘭花與恐龍的英文名稱結合,概念發想來自兩者在白堊紀時一同生長的故事;他也曾與花藝師古文旻共同創作植生裝置藝術「共生站」,結合數位藝術的表現形式,為蘭花創造當代的視覺語彙。

蘭花代表角色Orchidsord八隻腳的造型與蘭花多根系的特性相呼應,空隙則便於養殖植物,讓視覺藝術與蘭花的養殖產生有趣的結合。蘭花代表角色Orchidsord八隻腳的造型與蘭花多根系的特性相呼應,空隙則便於養殖植物,讓視覺藝術與蘭花的養殖產生有趣的結合。

在蘭協的推廣之下以蘭花為語彙的創意越來越豐富,圖為皮革創作者Huan‘s design以皮革詮釋的蘭花。在蘭協的推廣之下以蘭花為語彙的創意越來越豐富,圖為皮革創作者Huan‘s design以皮革詮釋的蘭花。

今(2024)年,陳普亦將在臺灣國際蘭展發表全新作品,結合遠端智慧科技打造的生態地景藝術「共生隙」,透過3D列印打造,利用蘭花的附生特性,讓植株可以生長在雕塑的孔隙之中,陳普解釋:「其中包含水管、噴霧管線的線路都可以控制,還設有Wi-Fi跟Sensor,偵測土壤還有介質的乾濕度、養分,調節澆水的頻率,讓植物跟作品真正地產生連結。」

此外,陳普也與蘭協合作發想設計「紙花器」。「蘭花作為盆花,比一般作為裝飾的「切花」花期更長久,花期平均有一至三個月,作為植栽繼續飼養,隔年也還會繼續開花,是很有持續性的花種。所以我們以永續、循環的概念為出發,設計了這個輕巧、可回收的紙花器,想像未來的婚禮、會場可以用以進行佈置,活動結束之後,就可以秒變身為禮贈品,讓大家帶回家,創造另一種循環的可能性,降低浪費。」

「紙花器」防水的紙張材質,可回收且造型可塑性高,呼應蘭花的永續與持久特性。「紙花器」防水的紙張材質,可回收且造型可塑性高,呼應蘭花的永續與持久特性。

蘭花的日常照料之道

著有《綠境:以四季為起點的觀葉養護日常》一書的Yuty,是台灣當今推廣植物生活美學的關鍵人物之一。於米蘭求學時,她觀察也養成對植物的熱情,回國後結合設計背景與對植物的熱情,成為第一位將「植物風格師」職業概念引入台灣的設計師。

Yuty的工作日常,是透過了解每個人的生活與居家場景,協助規劃打造空間植栽美學。Yuty點出,蘭花除了市面上常見較為單一且鮮豔的品種外,其實有非常多元種類品項,都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因此在她的創作與設計中,亦會大量將各式多樣性的蘭花結合其中。

Yuty的工作室中種植許多不同種類的美麗蘭花。Yuty的工作室中種植許多不同種類的美麗蘭花。

Yuty個人與蘭花的緣分,則緣起於她的婚禮:「五年前,我的婚宴桌花就是選定用蘭花,後來分送給伴娘,她們全部都很驚嘆,怎麼這麼久還沒有凋,是假的嗎?我也才開始注意到,哇!蘭花原來是一個這麼長久的植物,甚至其中有一盆拖鞋蘭直到今天都還在越長越大。」

那要如何在日常中養好蘭花?Yuty建議大家購買「蘭石」,打濕後鋪滿土壤,便可幾個月不澆水,她介紹蘭花的習性:「蘭花的根系就是要潮不要濕。」(曾俊弼補充,美國研究發現最簡單的辦法是每週丟3顆冰塊至土壤上即可!)那麼光線呢?Yuty教大家判斷:「植物要行光合作用,花期才會長,怎樣算剛好?你閱讀舒服的地方,就是蘭花也喜歡待的地方。」

Yuty以蝴蝶蘭和嘉德麗雅蘭示範不同種蘭花的搭配組盆,日常中可根據花型、顏色創造自己心儀的雅致風景。Yuty以蝴蝶蘭和嘉德麗雅蘭示範不同種蘭花的搭配組盆,日常中可根據花型、顏色創造自己心儀的雅致風景。

因應本次展覽,Yuty也錄製一系列影片,介紹蘭花的特性與豐富多樣性,即將陸續上線:「希望大家可以用最快、最簡易的方式,根據自己的需求了解蘭花。但也會慢慢發現這個坑真的很大,蘭花品種,光有記錄就有十萬種,每一年還不斷在增加,因為台灣的農民很勤奮的一直在雜交它們,多勤奮?有時候甚至取名都來不及,新的就已經出來了,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去關注的。」

曾俊弼、陳普與Yuty三人共同期待,有一天蘭花對於台灣人來說將不再陌生,未來每個家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它們美麗身影的存在。

欣賞更多超越想像的美麗蘭花!

第23屆世界蘭展暨第20屆臺灣國際蘭展將整合國際交流,匯聚全球買家與全台蘭花業者,共同活絡蘭花產業並行銷到全世界,並熱切邀請民眾以設計藝術視野,將蘭花納入日常美學的生活場域。

臺灣國際蘭展將呈現呼應臺南400年的「主題館」、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的「生活館」、融合花卉與飲食的「風味館」,以及「商務館」、「市集館」等五大場館。

世界蘭展則延續一貫的「保育」主軸,將舉辦將近107場會議,近30個國際組織,近50多國的講者、來賓及評審將來台 ;亦特別規劃台灣原生蘭特展,展示台灣歷年蘭花研究與保育的成果;而競賽方面,則已有1200逾個品種報名參賽!

❁ 第23屆世界蘭展暨第20屆臺灣國際蘭展    

時間|2024/2/24(六)-3/10(日)

地點
世界蘭展-大臺南會展中心 (臺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二路3號)
臺灣國際蘭展-農業部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蘭花園區 (臺南市後壁區烏樹林325號)

官方網站https://tios.tw/https://www.woc23.com/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編輯/李尤 圖片/日目視覺藝術提供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