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深入自然(一):創造旅行與走路新定義
自然書寫作家劉克襄有意識觀察地域,深入在地生活的微血管,翻新我們原本認知中的生態。
「走路走了幾十年,感覺現在是處於最好狀態。知識經驗比較豐富,體能狀況仍充滿信心,也好像現在才懂得走路。經常實踐走路旅行,是一個人最真實具體的社會參與,也最容易獲得成就感。」這是作家劉克襄最近最深的感受。
過去40年來,劉克襄可說是台灣最著名的自然書寫作家。他的自然既包括植物,也包括生物——早期他被稱為「鳥人」,後來甚至寫過對野狗、對香港的貓觀察之書。而「自然書寫」也遠不能含括他的關懷與寫作,因為他關注的「自然」,包括了社會、人文和歷史。他是一名博物學作家。
劉克襄寫作的基底,源自萬卷書,更來自他走過的萬里路:不論自然小徑,歷史古道,或者農路田梗。過去兩年,他有意識地在中部地區帶團行走,用大眾運輸系統和雙腳踏上一條條少人之路,深入地方生活的微血管。這不只讓他創造了多條旅行路線、翻新了我們對旅行的定義,更讓他透視了許多台灣草根社會的美麗與傷痛,從而能更細緻、厚實地深刻認識這片土地。這是最深入的行旅台灣。
張鐵志(以下簡稱鐵):這兩年你在中部帶團,創造一種新的體驗。可否先從這裡聊聊?
劉克襄(以下簡稱劉):過去兩年,我設計創造將近50次的旅行,試著去實踐。沒有一回是根據旅遊指南。有時候一個人,有時候是二、三十個人,每次路程約莫15到20公里,沒有開車,全部用大眾運輸,包括班次非常少的客運和公車,主要是以火車和走路為主。
初期,因為是苗栗白沙屯跟大甲鎮瀾宮媽祖往南徒步進香,所以我組成的團隊,順口便叫做「石虎進香團」。後來我們把它改成「輕旅行」,因為都是一天的行程。走的路線主要是在苗栗,後來再慢慢擴充,從新竹到嘉義這整個區域。
在徒步旅行中,從單純關心石虎等動物生態環境下,一些複雜的社會議題也慢慢浮現,包括歷史、風俗、生態、物產和志工的奉獻等,也包括如何重新看待交通路線、大眾運輸系統,甚至是在地方人口老化長照的生活福利。
我們的成員主要是生態團體,有千里步道協會、有荒野保護協會,以及野鳥、昆蟲相關生態組織,還有登山的山友。基本上,我抱持著志工信念,參與者全程免費。唯一條件,就是不要開車來,必須全程都採走路旅行方式。
鐵:這是怎麼開始的?
劉:中部的朋友一直希望我返鄉後,能把三、四十年來在各地走訪踏查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兩年前,我開始嘗試實踐。每次「走路」回來,再把遇到的問題和心得寫成日記,每次寫個兩、三千字。這50條旅行路線,基本上幾乎以農路、鄉道為主,並非一般的泥土步道。
這樣的走路,會讓我們非常清楚農路、鄉道的使用內涵和狀態。比起一般的自然步道、森林步道,走農路和鄉道會更能夠跟社會有緊密的互動、呼應。比如當COVID-19來臨,國旅大爆發時,目前所設計的旅行路線更顯得有意義。
在例假日時,走一整天的路居然沒碰到多少遊客,這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們走的路地景這麼秀麗,為什麼遇不到國人前來觀賞。大家都一窩蜂集聚在過往熟知的景點,顯見現有國旅存在不少盲點,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再以大眾交通工具為例,在鄉下搭乘客運的經驗,其實是緊張但愉快的享受,因為班次很少、車流量也少。我最近在臉書發表一篇等公車的心得,為了讓30個人坐上5814苗栗客運,從苗栗到大甲。你得要先事前研究,算準客運時間、公車站名等細節。但是到了現場,站點、站名可能都會改變,而網路講的還不一定準,又或者客運早到了。這個都是在台北搭乘大眾交通載具時,很難想像的。
這兩年走路下來,發現鄉下的客運一直在減少。因為地方住民越來越少,公車就跟著減班,甚至停駛。但也有些地方是增加的,可能是相關單位發現某一路線可帶動產業和觀光。這些狀況都只有透過走路,體驗才會深刻。
劉:我們的團隊有不同類型的成員,比較像一支我喜歡的現代博物學隊伍,討論的公共議題便可不斷擴充。這種旅行會拉升到一個過去比較難以接觸,進而擴大想像的層次。再加上網路科技帶來的新視野,譬如說Google地圖,讓我們在找路、迷路、探路上遇見不同的樂趣,又有許多發現。如此短短一日的旅行,往往是相當豐富且複雜的。這些年的日積月累,讓我興奮地創造出一個新的旅行模式。
鐵:為什麼是在中部?除了因為你是中部人。
劉:這模式在北部一帶,比較難實踐。因為北部大眾運輸系統過於發達,不用私人轎車便可以很方便很快抵達大部分地方。再者人口過多,連鄉間小路都不斷有私家轎車頻繁往來。但我們在中部一帶鄉間走路時,很少被其他車輛干擾。
在中部走一條農路,可以走三四個小時,只遇到七八輛車子。可是在台北,短短一公里的農路,一個小時的腳程就會遇到數十輛車,密度實在太高了,危險性也增加不少。我想實現的這一套走路旅行方法,在北台灣往往會打對折,難以設計出相似的路線。
鐵:所以這種方式的特殊在於,透過走這些路可以很深入地進入地方是嗎?
劉:大致是如此。舉例來說,從山線后里走路到大甲,差不多20公里。我可以沿著大甲溪河谷的農路走,或田埂或圳路。
如果你看過地圖就知道,少有人會嘗試這種走路,多數人傾向開車或單車,但走路會把緩慢的美好有序地踩踏出來一種節奏,甚至是生活的價值。從泰安也可以,走到大甲。或從三義走到通霄,或是苑裡,因為走路,因為新觀點,出現了太多有趣的路線,我都逐一完成。這是過去我從事生態旅遊不曾實踐的旅行方式。
鐵:那每一次都做了充足的功課嗎,還是有部分隨性?
劉:大部分事前都有做足充分的功課。我會要設計幾條路線,避開縣道、省道,然後再針對個別區域,考慮拜訪有趣景點而彎繞進去。「石虎進香團」的意義,初時只是關心石虎的安危,走久了,後來就把自己定位為一隻石虎。我們要走的郊野,是城市跟農村緊密接軌的地方。
石虎的困境就是你的困境。當牠遇見路殺,你也面對車輛的危險橫行。在這樣的地方,你的走路會不斷遇見挑戰,山坡地的拓墾,道路的修建都是對你的威脅和傷害。再者,路上會有許多不可預期的狀況,也常常走到中途時,遇上迷路的麻煩。我常常跟成員提醒,路線隨時會改變。
◧ 待續,全文請見《VERSE》第5期
劉克襄|遠庖廚的男人,卻擅於走逛菜市場,不時採買莫名蔬果。長年探訪山川地理,鑽研自然文史,練就一身博物健行氣場。半甲子以來,書寫題材經常轉彎,創作類型多元,詩作、散文、小說、繪本和踏查報導,不時引起注目,屢次獲獎。
◧ 延伸收聽:劉克襄最近也在我們最新製作的Podcast上和主持人張鐵志暢談走路、旅行與他的新書《小鎮也有遠方》。歡迎收聽Podcasts My Way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5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