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總編輯廖秀哖:我們與時尚的距離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總編輯廖秀哖:我們與時尚的距離

重要的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台灣版去年成立滿30週年,總編輯廖秀哖分享她所觀察的時尚與時尚媒體,以及台灣的時尚產業。

廖秀哖是台灣重要的時尚雜誌《Harper' s BAZAAR》(後簡稱《BAZAAR》)的總編輯。《Harper's BAZAAR》不論在台灣或國際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尚媒體,去年《Harper' s BAZAAR》台灣版滿30週年,秀哖與團隊在台灣策劃了一系列的活動,涵蓋時尚、音樂、文化與藝術。

VERSE與Lexus聯名出品的Podcast節目「MY WAY」,第三期主題「設計的力量」,邀請到廖秀哖總編輯與《VERSE》社長暨總編輯張鐵志來談談,什麼是時尚、時尚媒體,以及台灣的時尚產業。

時尚編輯作為時尚雜誌的核心

張鐵志(以下簡稱鐵):我很好奇,你一開始怎麼會走入這一行,成爲一個時尚媒體人?

廖秀哖(以下簡稱廖):其實有一個很奇妙的過程與轉折,通常大部分時尚雜誌、台灣的時尚雜誌的總編輯,是從服裝編輯或服裝造型起家。我過去唸的是實踐服裝設計系,但是我畢業後是採訪編輯出身,和時尚雜誌這一行是不相干的。一次,老闆硬要我擔任服裝編輯,用「大家都會換線」的理由騙我上車,真的從採訪到造型都自己做,過程其實非常辛苦。

我開始改變我對時尚的觀察跟概念,是在一場記者會裡面。我忽然發覺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時尚是一個重要的元素,從中能覺察到歷史的沿革跟社會、社經環境的轉變。我才忽然發現,哇,我以前超膚淺,我只看得見標價,卻忘了價錢裡的時尚理念所代表的意涵、文化價值,跟整個產業的結構,因此我才開始認真去當一個服裝編輯,希望我們看見許多事物時,不會只看見表象。

鐵:想請教你,在時尚媒體中有服裝編輯(fashion editor)這個職稱,顯然是跟其他雜誌最不一樣的地方,它的核心元素是?

廖:服裝編輯在一本時尚雜誌裡是蠻核心的角色。時尚雜誌裡多會有一個重要單元,幾十頁整個大頁面都是model或是名人漂亮影像,沒有太多文字。圈外人可能會認為好像我們沒有認真去經營文字,但是這種呈現方式是時尚雜誌很重要的核心,這一季主題的思維、這一本雜誌想要傳遞給大眾的想法,或是想要傳遞的藝術文化的邏輯,都會以影像為導向去呈現。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服裝編輯,他們是最了解雜誌整體風格的人,策畫、製作、租借衣服、跟攝影師溝通、找model、找髮妝師及洽談地點等等,還需要協助其他的同事的特企(special issue)、和總編輯討論雜誌的呈現,只要是整本雜誌裡屬於風格類型的內容,都會由他們去執行跟統籌。

https://www.facebook.com/BAZAAR.TW/posts/10157320165990964

我們與時尚的距離

鐵:對你自己來說,在《BAZAAR》做為一個時尚雜誌的掌舵者,跟其他媒體或者跟其他時尚雜誌比起來,你對於自己的媒體有什麼樣的vision?

廖:《BAZAAR》的母刊其實是美國版《BAZAAR》,所以我們其實有被規範的方向跟方式,必須嫁接在國外的總主軸之下,再去做在地的轉換。這一本雜誌在154年的過程中,它襲往的一件事其實沒有什麼轉變,也就是期望讓《BAZAAR》成為一本讓讀者們了解「生活」跟「時尚」的各種面向的寶典。

美國母刊認為:生活即時尚、時尚即生活,時尚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實上時尚就是生活文化的品味。這一切都內含著文化層面在裡面。所謂文化層面就是你在思考什麼、在閱讀什麼、喜歡什麼樣的藝術,而這些都被內化在時尚裡面,我們也希望台灣能夠把這樣的邏輯內化出來。

《BAZAAR》在在藝術議題一直以來有很大的著墨,時尚雜誌對一般人已有某種程度的距離感了,所以我們希望讓大眾用輕鬆方式來閱讀,甚至希望用藝術的形式呈現在大頁面,而不會只有文字。

鐵:你覺得一般人消費者應該追求時尚嗎?我們要怎麼看待我們跟時尚的關係?

廖:其實這問題滿好的,前兩天剛好一個朋友在問我這件事情。奇美博物館近期要策一個很大型的展,我幫他們規劃線上課程的時候,對方與我閒聊時也提問:「時尚到底是怎麼而來?如何看待過去到現在的時尚商業模式?」

不論東西方,以前的「時尚」常在貴族裡被觀察到在還沒有工業化的時期,衣服、器具是由工匠慢慢做出來的。在1960、70年代,隨工業製程興起、國際化後,時尚逐漸全球化了,它的普及率變高了,價格可以壓低,可以往下觸及普羅大眾,讓上流階層以外的人有自己的品味邏輯,所以現在我們大家都可以享有好品質的產品,時尚已經不是只存在於金字塔頂端。

時尚生活並不是矯揉造作,如果你個人的氣質跟涵養不足以烘托它,即便你穿著CHANEL的衣服,依然無法襯托它。所以應該說,在日常生活裡可以慢慢學習自己跟產品之間的契合度,可以培養眼睛辨識商品精緻度的層疊。

鐵:穿的衣服到底能不能反應自己的內在、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聲音和風格,說起來簡單,但是學問其實滿大的。

廖:我很清楚我在穿什麼,早年我會想去跟流行去求同,但其實時尚這件事,不一定別人要認同你的邏輯才叫作時尚,你自己要先認同自己,可同時要先吸收知識。比如說,我會看現今潮流中哪一條線是最適合我的,就不會亂穿一些不適合我的,這是需要對於比例、色彩、自己的身材的瞭解有非常好的理解度,甚至是對自己的生活的理解程度。

穿著單一並沒有不好,像賈伯斯到都穿單一的東西,讓他更專注在所做的事情上。時尚業裡面其實是這樣,有一派的人以穿著打扮為樂,可以創造每天不同的心情,我非常認同;有一派設計師私下的穿著極為簡單,可是簡單裡面也不簡單,即使只穿襯衫,他可能也有一百種白襯衫與條紋襯衫,我就屬於這種類型。

做時尚業的人很奇怪,我會找到自己最習慣的東西,並且希望它是有變化的。我們不希望一成不變,一個小小的變化就會讓你覺得今天很不一樣,我通常都會因此感到開心。每個人都需要「尋找」的過程,勢必要付出一些代價,比如買來的東西發現不能穿,不懂自己當初為什麼買。所以人生就是學習,即便做到總編輯的現在,我還是在學習從不同的人事物上去尋找靈感吧。

台灣時尚的現在與未來

鐵:我們剛剛談的是個人的學習,甚至是尋找自己的自信。那就整個社會來說呢?去年《BAZAAR》剛滿30週年,從1990年到2020年,你怎麼看台灣社會的時尚意識、成長跟發展?

廖:我覺得可以分成兩塊來談。第一是,大眾對時尚的感知度是有大幅的成長的,尤其現在的年輕世代,對於時尚、對自己喜歡、願意穿什麼,怎麼表述自己的態度,是有很大的進步的,吸收的資訊變得很多。

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有一個隱憂,在這30年間國內時尚產業停滯不前。台灣有非常棒的紡織廠,尤其高科技布料、運動布料在全球是數一數二的好,但是開發適合讓設計師創作的質感布料廠卻在萎縮。因為開發的壓力很大,不見得賣得掉,所以很多的紡織廠二三代不太願意投入。

https://www.facebook.com/BAZAAR.TW/posts/10155461199550964

再來是,整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連結並不是很好,原因是技職教育不夠扎實。時尚業是一個非常大的文創產業,它就是一個「以人為本」堆疊起來的產業,很多沒辦法完全工業化,可以養很多人,當然政府有大力想扶植,但是30年來一直都沒有把任督二脈打通,政府的方式是在支持後端,對中間段,也就是「製程」這一塊還是不夠的。

國內環境氛圍比較崇尚設計師本身,但這個領域並不是只有最末端的設計師而已,它還關乎「製造」,通常在衣服製程前面有打版師、打樣師默默在支持,前面製程的職人不夠受尊重,年輕世代較少人願意投入這個產業而有斷層。應該要把中間這一塊的人才流失補起來,不然後面的設計師即便接了單也做不出來。

放眼國際,我覺得這不能只靠政府。如日本和韓國,除了政府扶植之外,其實很仰賴民間的力量,也就是財團。韓國倚靠很大型財團來做資助,日本長年以來更是如此,他們有銀行財團的支持,如KENZO、Samantha Thavasa的背後皆有財團資金。他們常是師徒帶後人,讓他們從小品牌開始培植起,這是台灣可以借鏡的,得要喚起財團跟一般的民間團體的關注,才能更有力量去支持時尚產業。

一旦台灣的時尚產業被拉起來,它在國際上就可以發聲,只要我們的設計師站上國際舞台,它代表的就是台灣的獨特性,同時也表述出台灣的時尚觀點和文化堆疊。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Podcast|MY WAY:探索台灣的文化風景

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 文字/陳葶芸、黃于真
  • 圖片/廖秀哖提供
  • 編輯/吳哲夫
  • 核稿/蘇曉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