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不再被隱蔽與污名化的月經:自由的身體,多元的答案

Issue

不再被隱蔽與污名化的月經:自由的身體,多元的答案

你還記得青春期來臨時,是如何了解「月經」的嗎?或許是家人同儕間的口耳相傳,或許是學校老師將女同學帶到一間教室指導月經相關知識,同一時間,其他男同學可能在球場打球,或是被帶到另外一間教室看不相關的影片。月經,就像是房間裡的大象,它始終存在,卻一直被忽視。

月經和生殖器官始終存在,卻總是被忽視。

你還記得青春期來臨時,是如何了解「月經」的嗎?或許是家人同儕間的口耳相傳,或許是學校老師將女同學帶到一間教室指導月經相關知識,同一時間,其他男同學可能在球場打球,或是被帶到另外一間教室看不相關的影片。月經,就像是房間裡的大象,它始終存在,卻一直被忽視。 

曾經,「月經」被認為是專屬於女性的私密話題,它是不潔的、羞恥的,無法攤開在大眾面前討論。但在2022年5月28日「世界月經日」這一天,有一群人不僅公開倡議月經議題,甚至熱情邀請大家參與以月經為主題的狂歡節。

致力於推動月經平權的非營利組織「小紅帽」,在遊客熙來攘往的大稻埕,與台北霞海城隍廟攜手舉辦「作伙來洗」活動,鼓勵大家穿上紅色衣服、清洗廟埕——洗刷長久以來女性月經來潮時不能進入廟宇參拜的禁忌。

小紅帽創立世界第一間實體月經博物館小紅厝。

城市另一邊的華山文創園區,吸血內褲品牌谷慕慕正在舉辦「月經狂歡節」:民眾拿起棉條形狀的甜點沾草莓醬品嘗、透過儀器體驗經痛的感受。對現場各式活動感到新奇有趣的孩子拉著媽媽的手說:「下次也要帶妹妹一起來玩。」

被隱蔽的月經,被消失的月經議題

無法大方討論、只有女性需要學習月經知識,這是多數人對於月經的共通回憶。

作為社會上半數人口的集體身體經驗,月經卻因為其與青春期、懷孕等「性」意象密切連結的因素,長期不被理解或污名化,諸如:月經來時不能進廟宇參拜、拿生理用品時必須遮遮掩掩、男性對於月經的理解僅限於「準備紅豆湯、多喝熱水」、用「那個、大姨媽」等代號稱呼月經等種種現象。

谷慕慕產品總監陳苑伊認為,在過往的學習經驗中,月經以及其所對應到的女性身體知識,彷彿有一種標準答案存在,「課本會以看似客觀的角度,告訴你身體運作的機制,彷彿每個人都長一樣,缺乏多元性的包容與探討。」

谷慕慕創辦人史文妃(圖左)與陳苑伊(圖右)。

具體的例子展現在生理用品發展上。台灣在1960年代開始出現拋棄式衛生棉,衛生棉條則是在1970年代引進台灣。棉條相較衛生棉更能維持使用者清爽的體驗,但過去社會對於「處女膜」(又稱為陰道冠、陰道瓣)的迷思,普遍不願意使用侵入性生理用品,導致長久以來市場上能見度最高、品項最豐富的生理用品仍是衛生棉。

從超越到追趕,自生理用品研發開始的月經議題討論

2012年,台灣本土棉條品牌「凱娜」正式於通路販售,當時世界上已經有數百種衛生棉條品牌。2015年,凱娜創辦人凡妮莎與其他夥伴發起「台灣月亮杯群眾集資專案」,該專案在當年創下超過千萬的募資金額;2017年,月亮杯團隊成員史文妃和陳苑伊創立「谷慕慕」,研發出台灣第一款「吸血月亮褲」產品。這五年來台灣生理用品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台灣自行研發製造的月亮杯、月亮碟片陸續上市,「我們從原本在追趕世界的腳步,到現在已經越走越前面,甚至是超越。」陳苑伊說。

「當第一次使用到比較適合自己的生理用品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適,對於月經的想法,也變得完全不一樣。」谷慕慕營運經理史文妃說。十多年前,史文妃和陳苑伊陸續接觸到棉條、月亮褲、月亮杯等生理用品,她們發現,當選擇不再限於衛生棉,而是能夠依照自己的需求搭配不同生理用品時,自己不再是被動等待月經「來襲」,而是可以選擇主動迎接月經,這種改變,是對於自己身體更進一步的認識,以及和解。

基於分享自身感受的熱情,史文妃和陳苑伊透過研發產品和舉辦多元化的活動企畫,打開大眾理解月經的視角。不論是以重金屬音樂製作月亮褲廣告,或是在世界月經日舉辦「月經狂歡節」,都是她們希望扭轉月經議題刻板印象的一次次嘗試。

「我們故意用『狂歡』一詞,是為了引起大家好奇,也帶出月經可以有不同角度的想像和理解。」史文妃說,拋下過往女性對於月經不便、疼痛、尷尬等感受,藉由狂歡節的轉譯與重新詮釋,「我們希望讓大家覺得月經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一起試試看

近年來,對於月經避而不談的風氣,因為生理用品的革新開始鬆動,出現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往更深層的性別、甚至是人權議題擴展。

如同谷慕慕的兩位創辦人因本身經驗引發行動契機,小紅帽創辦人林薇也因為經期不適、卵巢瘤等自身經歷,促使她在2020年成立非營利組織小紅帽,並以解決「月經污名化、月經貧窮、月經不平等」作為主要倡議目標。

小紅厝展示各種月經生理用品。

「我們的工作有一個很大困境,就是沒有任何範例可以參考。」林薇說,團隊必須腦洞大開,思考用更包容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團隊向大眾溝通月經議題時,總是以「試試看」一詞說服合作夥伴及溝通對象,例如:月經來時不能去廟宇參拜?遇到這種說法,她會溫柔地反問:「為什麼不能呢?我們可以試試看嗎?」

團隊也會將遇到的批評化為理解與改變的機緣。一次公益擺攤,一位阿嬤最初表示不看好小紅帽做的事情,但是團隊以溫和態度打開阿嬤心房,促使她開始分享過去使用生理用品的經驗,讓團隊意外發現,這些故事都是過去不曾研究討論的女性私密史。小紅帽因而展開跨世代女性身體紀錄計畫「阿媽ê月」,訪問台灣各地女性長輩月事記憶,以口述史逐步填補過去空缺的資料。

在疫情期間小紅帽注意到,嚴峻的疫情與經濟不景氣,會讓弱勢女性更難以取得生理用品,因而啟動「經期用品物資包」募資計畫,團隊與社福團體、鄉里單位合作,發出近千份物資包。小紅帽重視月經貧窮,並積極行動的努力,也使林薇在2021年成為台灣首位獲得黛安娜人道主義獎(The Diana Award 2021)肯定的獲獎者。

小紅帽創辦人林薇(圖後排右一)曾獲得黛安娜人道主義獎。

2022年7月,小紅帽在台北市大同區創立世界上第一間的實體月經博物館「小紅厝 The Red House」,展示各種生理用品及月經知識。團隊體認到月經議題溝通成本高,因此希望以具體空間展演抽象議題,透過展覽、藝術創作和月經知識科普,拉近參觀民眾和月經之間的距離,「你沒有辦法忽視這棟博物館,就像月經議題真實存在於社會中一樣。」為什麼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月經知識?林薇認為:「即使是男性,他的家人、朋友中一定會有女性,了解月經,就是學習如何同理他人。」

月經作為一種普遍生理現象,本身蘊含龐大的動能,「月經涉及社會上一半性別的人數、它深入我們生活每一個細節。」林薇期待,關於月經的討論能不再限於「多喝溫開水、喝紅豆湯」等身體層面的關懷,能深入挖掘更多心理層面的幽微情緒,帶動不同面向的思考,看見月經背後的不平等、貧窮和污名化等問題。

在百花齊放的運動中,認識月經、喜歡自己

不論是實際政策或是社會氛圍,從生理用品開啟的月經平權行動影響日益擴大,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縣市政府提出月經政策,包括提供免費衛生棉提領券、發放生理用品,也有許多企業投入資源推廣月經教育。

今年2月底,谷慕慕出版《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梳理台灣近15年的生理用品發展史。訪問前夕,她們計畫出版的第二本書《來去子宮》,順利突破百萬募資,史文妃和陳苑伊希望能將這本書免費發放至全台2633所小學校圖書館,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學校圖書館找到這本關於月經知識的「大寶典」。8月底,小紅帽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我們的『經』驗」特展,期待讓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與「月經」之間的關係。

歌手9m88在描寫月經的〈Hello Bye Bye〉中,寫出月經和生理用品的溫柔陪伴,「當你眼角失了守/擁抱我作為你唯一的防漏」,也以歌詞「誰跳支忘情的森巴/把律動/種在我的腹部/一月七天做自己的DJ/狂歡到天亮也不會結束」描繪月經的狂歡。從一片荒蕪到點點繁花盛開,對於月經的感受和理解,本就該如此豐沛。

從過往的不被看見,到今日的大方討論,林薇認為:「我覺得台灣人是很願意傾聽的,對於新東西,大家雖然會因為不了解而有點疑惑,但都願意看一下、試試看。」這種包容歧異的特質也成為推動台灣月經平權運動的最重要利基。

月經博物館小紅厝展間。

史文妃和陳苑伊也期許,未來的月經平權運動能朝向「月經富裕」前進,回歸女性自我的了解與接納,「我們想講的是心靈上的富裕,因為你有選擇、沒有被限制住,是有餘裕的感受。」史文妃說,「我們邀請你一起跟月經狂歡,而前提是你要跟它好好相處,體會你身體及心理的感受,我們每個人都有最棒且獨一無二的身體。」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4封面故事「在步道上,丈量台灣的尺度」,更多關於步道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撰稿/陳湘瑾 攝影/楊雅淳 編輯/梁雯晶
文字/陳湘瑾 攝影/楊雅淳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湘瑾 攝影/楊雅淳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陳湘瑾
  • 攝影/楊雅淳
  • 編輯/梁雯晶
  • 核稿/郭振宇
陳湘瑾

陳湘瑾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所。寫文章、做podcas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