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臺東設計中心與「台東慢波」:實踐人作為塑造城市的方法

臺東設計中心與「台東慢波」:實踐人作為塑造城市的方法

近幾年,台灣的城市行銷百花齊放,從刊物發行到大型展覽或藝術節,有時以幾天的展覽講座市集組成,在宣傳之下一時之間奪人眼光;有的則是將目光放在每日的實踐中,一點一點向在地學習,累積知識並推進溝通。臺東設計中心自2017年成立後,即一個固定單位以設計導入作為城市治理的方法,現任策展人吳孝儒(Pili)重新思考地方設計的含義,開啟「台東慢波計畫」,讓台東被外界看見之前,先讓在地認識彼此。

臺東設計中心與台東縣政府合作發行輕量又護脊、具有台東元素的設計感書包,獻給今年台東縣的小學一年級新生。

近幾年,台灣的城市行銷百花齊放,從刊物發行到大型展覽或藝術節,有時以幾天的展覽講座市集組成,在宣傳之下一時之間奪人眼光;有的則是將目光放在每日的實踐中,一點一點向在地學習,累積知識並推進溝通。臺東設計中心自2017年成立後,即一個固定單位以設計導入作為城市治理的方法,現任策展人吳孝儒(Pili)重新思考地方設計的含義,開啟「台東慢波計畫」,讓台東被外界看見之前,先讓在地認識彼此。

台東向來是移住者的天堂,緩慢的步調、清幽的環境、質樸的生活⋯⋯如此印象深植外地人心中,作家蔣勳、藝術家江賢二紛紛落腳此地,歷年來舉辦的池上秋收藝術節和鹿野高台舉辦的熱氣球嘉年華,都描繪出了此地別具一格的文化景致。

文化和設計,成為台東地方發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台東縣政府成立臺東設計中心,並在隔年將過去的鐵路警察局、舊旅客服務中心的原址改建為「臺東設計中心」的基地。設計中心的第一個經營團隊是企畫顧問公司Plan b團隊,負責推展一連串場域活化及設計企畫的提案執行。

臺東設計中心「夏日慢波祭」推出「慢波選讀」活動。(圖片/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2020年,則由無氏製作接棒,銜接「慢經濟」的施政方向,從對臺東「慢」的多元想像出發,推出「台東慢波」計畫,以台東設計中心為基地,從對臺東「慢」的多元想像出發,推出「台東慢波」計畫,以吸收公眾意見、呈現與傳遞公眾聲音、產出未來計畫與政策、用設計回應在地議題,推出包含台東慢波電台、台東慢波提案、台東慢波旅行社等一系列企畫和內容,讓設計中心更深化聲音傳遞、轉譯的角色。

在台東,待久一點

「人」的參與對於慢波計畫至關重要,吳孝儒試圖扭轉大眾一提到東部就只想到大山大海的既定印象。吳孝儒認為,最令自己好奇的,還是人的養成:「我最好奇的是這樣的一個地景和地理空間,滋養出來的人是怎麼樣的人?人們怎麼思考?怎麼行動?」他也以過去的經驗思考為什麼要將計畫聚焦在人身上:「有時候用策展人的角度介入城市,大家都期待大的裝置計畫、大的建設計畫、大的硬體計畫,但台東應該反過來講,當資源分配狀況不一定這麼飽滿時,台東可以走不一樣的方向。」

點開臺東設計中心所企劃的podcast節目「台東慢波電台」,以台東金曲歌王陳建年的〈Amis的饗宴〉開場,即使身在台東幾百公里外的城市,也能一下子被帶到台東的一角:位於臺東設計中心一樓,由露營椅、木箱和帳篷所搭建的錄音空間,開放的空間讓民眾能夠在錄音時參與,聽兩位主持人Rita和Sam訪問受訪者和他們的故事。

Podcast節目「台東慢波電台」採訪台東在地人物。(圖片/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節目受訪者不見得是全台灣知名的人物,卻是台東各有特色、活得精彩的在地人,像是在長濱製作《魔獸世界》兵器的「魔獸阿北」、台東慢食運動的推手郭麗津、受邀請來到台東體驗生活的影片創作者十六⋯⋯節目做到第三季,有土生土長的台東人,也有被台東所感召島內移民到在地的居民。對主持人Rita來說,這些來賓反映的是台東價值的多元性,「台東有越來越多有意思的人,大家來這裡是要選擇另外一種生活價值觀。」

從收集意見到實際發揮影響力

提到「台東慢波計畫」的緣起,主持人吳孝儒過去多次以設計師的身份拜訪不同縣市,卻也在這個過程中對於「觀摩兩三天,便要給出看似正確的答案」的工作方法感到質疑。

「台東慢波計畫」定位是一個長期的交流平台,從吸收公眾意見到記錄聲音,透過活動、討論與交流,形成未來計劃和政策,最後形成以設計回應在地議題的專案。藉由多媒體整合政府、專業團隊和大眾的各種意見。

因此在思考臺東設計中心的定位時,將其調整為「平台」的角色,讓人可以進到空間中進行交流。像是電台錄音的場景,就是在設計中心的一樓所搭建的、有如客廳聊天的場景。「我發現原來這就是民眾參與,不一定是要做制式課程、開工作坊,讓大家來這裡發表意見,很像部落圍火聊天,電台一開始的概念就是從這裡誕生的。」電台邀請當地人來到節目,以聊天的方式營造租輕鬆自然的氛圍,讓受訪者原汁原味分享在做的事情,同時也讓更多人知道設計中心作為平台的存在。

臺東設計中心希望將設計美學落實在生活裡,今年送給台東縣小一新生的書包在設計上便具有台東在地元素,也有極輕量、保護孩童脊椎的實用功能性。(圖片/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除了製作內容,也以企畫如建築活動「Build-UP Taitung」、「夏日慢波祭」、台東舊火車站百年紀念活動「臺東舊站±百年」,讓台東以更多元的面向呈現給大眾。像是今年台東縣小一學生入學禮,就是由台東縣政府和臺東設計中心共同發行書包,書包在符合極輕量、護脊的功能下,融合具有台東元素的美學設計,讓設計中心的影響力擴散到更多縣民。

以人為本,蓬勃發展的台東

節目主持人之一的Rita兩年前從台北搬到台東,從事深度人文旅行的規劃、並接手經營台東美術館的一處空間。雖然過去沒有主持經驗,但懷著「好玩的人做好玩的事就要跟」的新加入,發現節目主持不但能幫助跳脫生活,甚至能重新認識原本就認識的朋友。「很多人跟我們分享的生命故事,也會在我心裡醞釀跟發酵。」

Rita觀察到,這幾年有越來越多人和她一樣選擇移居台東,「會搬來台東的人,是選擇另外一種生活價值觀,台東也有越來越多有意思的人。」人帶來了活力,也帶來不同的經營地方的思維,從活動到策展,像是以自然景觀做為舞台背景的「月光・海」音樂會,或是在山屋閱讀放空的山林閱讀節,「可以感覺到一種很蓬勃發展的能量在這裡引動。」

臺東設計中心「夏日慢波祭」的「慢波電影院」活動。

吳孝儒也認為,台東的環境讓每個人長出不一樣的技能,所以才會遇到這麼多有趣的人、做著有趣的事情。他也以2010年開始發展的鐵花村為例,鐵花村作為原住民音樂平台,挖掘出源源不絕的音樂動能,「當時因為很多很棒的樂手在這裡表演,地方就有了平台,有很多音樂人在這邊產生,因為人太有魅力,鐵花村才有這麼多深刻的記憶。」

同樣的,臺東設計中心作為地方發展的重要平台,本地人和外地人來到這裡聊天、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透過線下活動的參與擴散影響力,從故事到行動,當來訪台東,不妨讓臺東設計中心成為認識台東的第一站。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陳湘瑾 圖片/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振宇、李尤
文字/陳湘瑾 圖片/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振宇、李尤
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 文字/陳湘瑾
  • 圖片/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 編輯/郭璈
  • 核稿/郭振宇、李尤
陳湘瑾

陳湘瑾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所。寫文章、做podcas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