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為沒有選票的台灣棲地發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你一同推動「環境信託」
Promotion

為沒有選票的台灣棲地發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你一同推動「環境信託」

因為疫情,我們看見病毒的無國界,也在這幾年見證了氣候變遷已是顯而易見的困難挑戰了,台灣雖然是座小島,但足以證明我們是地球的一份子,任何人類文明的危機都逃離不了。

自然谷裡的布氏樹蛙。自然谷裡的布氏樹蛙。自然谷裡的布氏樹蛙。

“There is no business to be done on a dead planet.”
(在死掉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以做。)
—— Yvon Chouinard(Patagonia 創辦人)

近期品牌界迎來一件大事,知名戶外品牌 Patagonia 的創始人 Yvon Chouinard,透過官方網站宣告,他和家人決定放棄市值約 30 億美元的公司所有權,交給了一個新成立的非營利組織 Holdfast Collective,每年將獲得大約 1 億美元的收益,並經由信託基金會監督此 NGO,是否有將公司每年的所有利潤用於保護荒野、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危機的項目和組織。


「地球現在是我們唯一的股東了。」Yvon Chouinard 聲明。


Yvon Chouinard 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Patagonia 早已是戶外用品的代名詞,但自品牌創立之初的 1973 年,便有遠見的致力於永續,待站穩後的 1986 年開始,即將 10% 的利潤捐贈給了保護或恢復動物棲息地的環保團體。

那台灣呢?有沒有可能出現另一個 Yvon Chouinard?

或許現今你仍力有未逮,但如 Patagonia 的發展歷程一般,不是因為變得偉大後才去做這些事,而是因為做了這些事才會變得偉大。倘若你已經準備好要貢獻一己之力,台灣環境資訊協絕對是一個值得你託付的選擇。

守護台灣3%棲地,維護生物多樣性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已經在地深耕21年,早年為了阻擋政府、財團的不當開發,決定成立組織來蒐集資料或是督促相關單位將議題資訊公開,並且透過網站、電子報傳達給台灣的民眾或全球的華語使用者,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得知台灣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什麼問題,進而開始關心並採取行動。

「總是希望能夠趕在開發之前,多做些什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陳瑞賓秘書長說道。為了避免更多憾事發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致力於以「環境信託」的方式保存自然,在工、商業開發行為影響原生地生態之前,持有或是直接購買關鍵棲地,也就是最有效、最有力的作法——成為棲地的主人。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功經營台灣第一起環境信託案例-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

環境信託——走在開發破壞之前

「環境信託」是國外行之有年的民間保護生態的策略,形同一般的公益信託,簡單來說,即是有土地的人捐地,藉著信託方式轉移給具受託資格的合法組織,而沒地但有錢的人,也可以透過捐款給他們買地,與專業人士簽訂永久的環境信託契約,讓他們永續經營管理保護這些土地,達到涵養水源、野生動物棲地保護、形成碳匯等效果。

為此目標,須先突破法規的限制,因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正在募款籌辦「自然信託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未來將登記於農委會,並計畫在明年就開始協助農地進行保育信託,所以亟須在於九月底前募足籌設基金會所需的 2千萬,才能順利完成農業財團法人基金會的申請等程序。未來將逐步推動「守護台灣3%棲地,維護生物多樣性」及「促進台灣1/4人口關心環境、採取行動」的願景目標。

2007年,新竹自然谷,被小花蔓澤蘭大量覆蓋的棄置荒地

2022年,協會受託管理後的新竹自然谷,綠意盎然、生機蓬勃。

環境保護需要更多支持的力量

因為疫情,我們看見病毒的無國界,也在這幾年見證了氣候變遷已是顯而易見的困難挑戰了,台灣雖然是座小島,但足以證明我們是地球的一份子,任何人類文明的危機都逃離不了。

也由於疫情,近幾年越來越多人走入山林,親近自然,讓土地的議題聲量進入大眾視野。是時候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了,或許就先從守護自己家鄉的好山好水開始。

捐款支持環資成立基金會

了解更多自然信託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籌備說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自2000年起,每日發行「環境資訊電子報」並建置「環境資訊中心」網站,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正努力集結民間力量透過「環境公益信託」機制,簽訂永久的環境信託契約,永續經營管理保護自然棲地,共同為台灣保留一片淨土。

官方網站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致力於挖掘台灣文化,請支持我們正在進行的第三年訂閱計畫,一起記錄與參與台灣的文化改變。

文字/吳政易、李豪 影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提供 編輯/李豪
文字/吳政易、李豪 影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提供 編輯/李豪 核稿/郭璈
文字/吳政易、李豪 影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提供 編輯/李豪 核稿/郭璈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吳政易、李豪
  • 影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提供
  • 編輯/李豪
  • 核稿/郭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