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文史學家曹銘宗,談大航海時代的野柳

女王報

文史學家曹銘宗,談大航海時代的野柳

野柳的海岸因長年的風化海蝕,造就了奇岩怪石的地質景觀。這樣的地理環境,引領野柳進入歷史時代,那是歐洲的大航海時代,「野柳」地名出現在古地圖上。

遠古時代,位於海陸交界的野柳,因海底砂岩的沉積、造山運動的抬升,形成了岬角,周邊水域密布暗礁。野柳的海岸,則因長年的風化海蝕,造就了奇岩怪石的地質景觀。這樣的地理環境,引領野柳進入歷史時代,那是歐洲的大航海時代,「野柳」地名出現在古地圖上。

西班牙人1626年抵達北台灣,在雞籠(今基隆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在淡水建聖多明哥城。西班牙帆船航行兩城之間,常在危險的野柳岬角海域擱淺,可能上岸又看到很多可怕的巨大人頭(蕈狀岩),因而命名「魔鬼岬」,西班牙文Punta Diablos,Punta是岬角,Diablos的單數Diablo是魔鬼(英文Devil)。

野柳的台語iá-liú,即來自Diablo,其d與b聲母在口語中脫落成ialo。

當時西班牙、荷蘭、大明的帆船都常在「魔鬼岬」發生船難,1629年西班牙道明會神父馬丁略(Bartolomé Martínez)也在此出事遇害。

除了海路、陸路,當時還有相對快捷但危險的「跳石」之路。原來,北海岸沿岸有很多大塊礁石,退潮時露出水面,所以可在退潮時走入海中,跳過礁石行走。清康熙《諸羅縣志》:「淡水至雞籠⋯⋯行人跳石以渡,失足則墜於水。」此外,西班牙人也找到河道,即今淡水河最北的支流「基隆河」。

原來,四百年前只是海岸邊其中一塊蕈狀岩的「女王頭」,見證了許多你我不知道的大航海時代歷史。

本文轉載自VERSE╳野柳地質公園《女王報》

野柳地質公園攜手青鳥文化、一頁文化打造的海邊書店——「女王的書店」於8/11正式開幕,並與《VERSE》編輯團隊出版風景區限定刊物《女王報》, 這份地方小報特別邀請國際知名插畫家達姆以女王頭為題,描繪野柳自然奇景的樣貌,並收錄野柳地質歷史、漁港職人故事與吃喝玩樂地圖,該刊物目前僅能於「女王的書店」限量免費索取,以及隨《VERSE》10月號出刊!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曹銘宗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曹銘宗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曹銘宗 攝影/林蔚靜 插畫/陳宛昀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曹銘宗 攝影/林蔚靜 插畫/陳宛昀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曹銘宗 攝影/林蔚靜 插畫/陳宛昀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曹銘宗 攝影/林蔚靜 插畫/陳宛昀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曹銘宗 攝影/林蔚靜 插畫/陳宛昀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曹銘宗 攝影/林蔚靜 插畫/陳宛昀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曹銘宗
  • 攝影/林蔚靜
  • 插畫/陳宛昀
  • 編輯/郭振宇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