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用「光」說台灣故事:一隱照明設計作品集《光影過渡之間》——松菸廊道、1895乙未公園、寶元紀之丘三大經典

用「光」說台灣故事:一隱照明設計作品集《光影過渡之間》——松菸廊道、1895乙未公園、寶元紀之丘三大經典

照明設計透過明暗的流轉,光與影的映襯,誘引出空間最迷人的姿態。榮獲無數國內外設計大獎的「一隱照明設計」,十多年來專心致志創造照明的可能,從景觀、建築到公共藝術創作,既描畫環境的特質,更轉譯空間的精神。本文分享一隱照明設計三個經典照明作品,一同欣賞一隱照明設計的兩位主理人朱文英及劉炳毅如何用「光」點亮台灣這座島嶼。

Case 01|以光構築一道時光迴廊:松菸設研院廊道──光的軌跡:無盡想像

台北市中心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1939年啟用、1998年停產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廠」,現在定位為台北市的原創基地,也是台灣設計研究院的總部所在。源自日本現代主義時期的工廠遺跡,在理性而水平視線中創造出典雅的建築表情。

串連起台灣設計研究院底下的「不只是圖書館」和多間台灣設計展館的是一條古典的廊道,這條松菸廊道既是現代設計與藝術的交會點,更承載著城市工業記憶的軌跡,彷彿一道縫合時空的裂隙,引領來訪者自由穿梭在歷史與當代之間。


過去,廊道的照明以功能為導向,冷冽而單調的白光打在牆面,使空間顯得單調、缺乏層次。一隱照明設計在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啟動的松菸廊道改善計畫下,以色溫3000K的軌道燈與2700K的LED燈條交織出溫暖且層次分明的光影場域,為空間注入溫度與深度。廊道不再只是匆匆走過的路徑,而成為能夠駐足與沉思的所在。在光與影之間,隱沒在歲月裡的記憶逐漸浮現,感知和想像自在馳騁於菸廠的舊日情景中。

透過柱列燈光與自由游移的燈條創作,蘊含文化脈絡的廊道幻化為一條穿越時空的光之軌跡,接引來訪者在新生的空間中,探索新舊與今昔交織的火花。天花燈條的自由曲線也一如設計師草圖中的隨興筆觸,既自由又充滿想像力,捕捉了創作者靈感迸發的瞬間,將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具體的藝術表現,讓空間成為創意的舞台,啟發每一位來訪者的想像。

在這般小尺度的室內照明中,光的軌跡如詩般在空間中流動,延展出更開闊的想像空間,衝撞大眾對光的感知,正貼合了台灣設計研究院的核心精神──人們對設計文化的共鳴。退役的菸廠已在時代推進下,轉換為創意人才的匯聚之地,光如搖籃,托住每位來訪者的思緒,在這光線構築的甬道裡,凝視過去,遙想未來無盡的可能性。

松菸設研院廊道〈光的軌跡:無盡想像〉

作品地點|松菸文創園區
業主|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主要用途|公共開放空間
照明設計|一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新立燈飾
完工日期|2020年11月

Case 02|以光縫合島嶼族群故事: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1895年,大清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隨即爆發台灣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的「乙未戰爭」。戰事延續數月,最終以日軍鎮壓告終,標誌台灣進入歷史新階段,該戰爭後來也被視為台灣各族群攜手保衛家園的象徵。

為紀念這段歷史,桃園市政府於平鎮區規劃「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並於2021年正式啟用。園區面積約3.65公頃,設有親子共融遊戲場,景觀設計以「竹」為核心元素,象徵戰時頻繁發生的竹林游擊戰。日間,微風吹拂竹葉,氣息清涼;夜晚則在劇場式的光影烘托下,與竹林渲染出神祕氛圍。

公園設計融入豐富的文化意象。園內「紀念之牆」以清水模材質打造,透過洗牆光營造肅穆效果。牆上開有數枚孔洞,象徵戰時槍械射擊用的「槍眼」,孔洞透出的光點如悼念犧牲烈士的星辰。紀念之牆環繞著一座無邊際鏡面水池,池中央設有樓梯,拾級而下,便可進入記錄戰爭歷史的展示空間。

公園內最具象徵性的設施,是橫跨兩處綠地的標誌性大橋——「乙未之環」。圓環的造型代表團結,也構成照明設計的核心。乙未戰爭以客家族群為武裝主力,平鎮地區亦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地方歷經的鬥爭故事和生活風景收束為橋梁的光輝意象,猶如無盡綿延的生命之輪在城市車流上迴旋不息。

橋底的燈光,以客家藍染為靈感,運用多種色光混合出具漸層效果的藍色,命名為「靛染光環」。高懸於寬闊道路上的靛染光環漸漸移動變化,轉動方向對應當年日軍自貢寮澳底登陸的逆時針路線。這樣的設計,除了顧及橋下駕駛安全,也象徵台灣族群融合的歷程——緩慢,卻持續推進。

自橋面或從高處俯瞰的視野,乙未之環的光線轉變為約3000K色溫的燈光,與橋底的藍光形成對比。一隱照明設計寄情於光,藉此訴說起:雖然當年戰爭的主力是客家族群,但百餘年後,台灣各族群早已融合,共同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展現出台灣多元共榮的文化精神。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作品地點|桃園市平鎮區
業主|桃園市政府工務局
主要用途|公共開放空間
照明設計|一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張涵瑋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前期概念設計|楊宗維建築師事務所 + OWMF Architecture + 李金威
景觀設計|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開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完工日期|2021年7月

Case 03|以光淡繪東方茶之境:POUYUENJI HILLS園區景觀

「POUYUENJI HILLS寶元紀之丘」是一座位於苗栗縣三義鄉的茶文化園區。尚未踏入園區,便被牆內漫溢而出的燈光所吸引,讓人想要一探究竟。

占地11公頃的寶元紀之丘,於2024年6月起階段性試營運,涵蓋藝文展覽、手作工藝、閱讀、餐飲等體驗空間,並規劃會員制度獨享的專屬設施、茶藝服務等。

這個高端茶藝品牌旗下的休閒園區,由國際知名設計師季裕堂先生擔任設計與藝術指導,廣邀各領域的顧問團隊,對於建築、景觀、照明設計的要求都具相當水準,一隱照明設計就以更趨內斂低調的設計方向,呼應著園區以茶為主題所承載的藝術與文化內容。

東方茶文化講求「靜」與「雅」,這體現在品茶的儀式上,也深刻影響空間美學。以「靜」而言,園區內的照明設計便避免過度明亮與強烈對比,營造寧靜與放鬆的氛圍;「雅」則不只是將燈光視為照明工具,而是空間環境的一部分,與建築、景觀相互融合。

例如,在入口小屋及主要動線區域,燈具以日式燈籠為主,移步在園區內,即能感受到東方茶文化的溫潤質地。而在人工湖畔,燈光反射於水面,為靜謐的景觀創造出虛幻而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梅園與落羽松大道則利用特殊照明手法,呈現出屬於深夜的不同景緻。所有的景觀照明皆導入燈控系統,便於進行細緻的調校控制,這在台灣的大型商業案中相對罕見。

不若尋常城市庭園的規畫方向,在山林一隅的園區以2700K的光色與四周山景溫柔交融,此外,三義地區經常雲霧繚繞,在園林裡流動的霧氣更與隱微的燈光襯出詩意瀰漫的景象。

POUYUENJI HILLS園區景觀

作品地點|苗栗縣三義鄉
業主|寶元紀
主要用途|茶文化園區
照明設計|一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景觀設計|半畝塘環境整合
施工單位|若樹綠生態工程

本文摘錄自《光影過渡之間:一隱照明設計作品集》/劉亞涵/ 黃映嘉/ 郭振宇等 著.一頁文化制作出版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撰文/劉亞涵、郭振宇 主編/許羽君 圖片/一隱照明設計顧問 提供
VERSE VOL.32 故宮100+ 百年之後?VERSE VOL.32 故宮100+ 百年之後?
  • 撰文/劉亞涵、郭振宇
  • 主編/許羽君
  • 圖片/一隱照明設計顧問 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