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第76屆坎城影展關鍵字:女性、非洲、歷史——當女導演的鋒芒真實被看見

第76屆坎城影展關鍵字:女性、非洲、歷史——當女導演的鋒芒真實被看見

第76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由法國女導演潔絲汀・楚特的《墜樓死亡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所拿下——這是史上第三度由女性導演奪得金棕櫚,或許這正是全世界開始正視女性創作者的一個轉捩時刻。

2023坎城影展主視覺,致敬法國名導亞倫卡瓦利耶(Alain Cavalier)的《La chamade》電影主演、法國國寶級女星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於Pampelonne海灘的畫面。(圖片/Festival de Cannes

第76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由法國女導演潔絲汀・楚特(Justine Triet)的《墜樓死亡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所拿下——這是史上第三度由女性導演奪得金棕櫚。除此之外,各個官方競賽項目和平行單元也可見女性導演的作品獲獎、受到矚目,或許這正是全世界開始正視女性創作者的一個轉捩時刻。

不久前落幕的坎城影展,在疫情過後回歸的第二年,業界參與人數創新高,雲集全球最受注目的影人和電影,同時也有不少鮮為人知,且教人驚艷的新銳導演作品,是一系列藝文的饕餮盛宴。

其中一場在坎城影展最大主場Grand Théâtre Lumière放映過後,觀眾全場站立拍掌數分鐘,向流亡阿富汗女記錄片導演薩赫拉.馬尼(Sahra Mami)、擔任監製的美國女星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和所有被壓迫的阿富汗女性致敬——這可能是坎城影展入選的電影之中,最難以拍成的電影。薩赫拉.馬尼執導的紀錄片《Bread and Roses》,記錄了2021年塔里班武力接官控制阿富汗以後,女性權利如何逐漸失去,以及她們的日常和抗爭。


今坎城影展繼續透過電影呈現被主流社會或當權者隱埋的影像和聲音。從影展得奬名單和話題作可見,反猶太歷史、亞洲作品、多元綻放的女性議題和非洲電影的冒起,是未來一年國際影壇幾個不可忽視的趨勢。

反猶太歷史 莫失莫忘

反猶太人歷史一直以來都是歐美電影的重要母題——這段歷史代表著近代西方人文和人道最崩壞的時刻,也是反省社會發展標誌性的起點。而今年坎城主競賽的20部作品中,便有兩部作品是關於那段悲劇歷史創出新的敘事角度。

其中一部為獲評審團大奬、英國導演喬納森・格雷澤(Jonathan Glazer)的《The Zone of Interest》(暫譯:利益區域)。這部今年影展受到熱烈討論得的作品雖然只獲得坎城第二大奬,然而具代表性的平台如「Indiewire」、來自世界各地的影評人都大比數地視此片為坎城最佳電影,電影雜誌《ScreenDaily》各影評人也給予高分數,在影展期間極受觀眾歡迎。

有些影評人把《The Zone of Interest》譽為今年最驚嚇的恐佈電影。故事發生在納粹時期的猶太人大屠殺,卻幾乎沒有任何屠殺的場面鏡頭,電影只聚焦納粹軍官在集中營旁興建他和家人理想家園的故事,以及遠處隱約撕心肺裂的嘶吼哀鳴和處理屍體的焚化爐透出熊熊的火光和黑煙。陽光普照下的平庸者之惡,才最令人聳然。


另一主競賽電影為多年來創作不少抨擊意大利天主教的爭議作品、意大利名導演馬可・貝羅奇奧(Marco Bellocchio)新作《Kidnapped》。電影回溯 19 世紀傳奇而象徵性的歷史——教宗的軍人從波隆那的猶太人家庭擄走猶太小孩 Edgardo 到教廷接受天主教教育,長大後成為最虔誠神父不願離開教廷,被不少影評人譽之為它將是當代新經典。

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四小時的紀錄片《Occupied City》,以其妻比安卡・史戴特(Bianca Stigter)著作《Atlas of an Occupied City, Amsterdam 1940-1945》為藍本,冷靜與內歛、近乎是視覺地圖式的拍攝和旁白,展現阿姆斯特丹於二戰時猶太人曾躲藏、和當下社會接壤的各個空間,以及納粹對猶太人迫害的痕跡和過去如何被現代人的日常抹平的歷史創痛。鏡頭讓歷史的缺席再現,記憶和遺忘就在時間和空間之間游弋。

非洲電影和魔幻現實主義

今屆坎城是歷史上最多非洲電影入選的一年,兩部入圍主競賽,十多部入選坎城其他組別和平行單元。突尼西亞導演 Kaouther Ben Hania 的《Four Daughters》糅合紀錄片和劇情手法講述一位突尼西亞的媽媽帶著兩個年長女兒加入ISIS的故事,在坎城首映後賣出多個西歐、南歐國家的放映發行權。


另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導演首作入圍主競賽的電影《Banel & Adama》由法籍塞內加爾裔導演 Ramata-Toulaye Sy 所拍攝,它和獲得「一種注目」新聲音獎、剛果裔比利時籍導演布洛吉(Balogi)的《Omen》(或稱作 Augure), 皆以近年興起的電影語言「魔幻現實主義」(Magical Realism)展現在殖民、現代文化衝擊下的非洲鬼神文化的內核。

前者結合塞內加爾的寓言傳統和17世紀歐洲文學展開Sy自言「非洲電影很少見到的這種愛情故事」,後者述說一個剛果男人帶著白人伴侶從歐洲歸國,陷入了家鄉巫師、幽靈的世界中,設法逃離的故事。一家歐洲發行商表示,《Omen》正是他們在尋找的那種電影——新的敘事手法、新鮮的世界觀和聲音。

而獲得「一種注目」單元自由獎,坎城史上首部放映的蘇丹劇情片《Goodbye Julia》則講述種族和經濟上擁有「特權」的北蘇丹女子與被奴役的南蘇丹女子之間的微妙情誼,她們的自由隨著南蘇丹獨立而得以實現。


近年非洲電影得到更多歐美的資助,今年入圍的電影大多數為來自法國、德國和美國的資金。擁有歐洲資金和文化背景的非洲創作者,希望運用自身的非洲傳統文化根源去說故事,為這文化論述作一個「過來人」的註腳。

遍及西歐、中東、亞洲至非洲的女性聲音

在後「#MeToo」年代,女性作者和女性主題的作品幾乎遍及坎城每個單元,涉獵個人成長、性別關係等微政治到連繫國家歷史、制度及權益。

如文首提到的《Bread and Roses》,女性透過作品為自身的社會位置發聲,勢必會在國際影壇上繼續發酵下去。今年的金棕櫚獎落入法國女導演潔絲汀・楚特(Justine Triet)之手,其作品《Anatomy of a Fall》(暫譯:墜樓死亡的剖析)講述一位德國女作家被指控殺死丈夫的懸疑電影,在審判之中如洋䓤般剖開了婚姻、家庭和愛驟然變成犯罪現場般的悲劇、個人和關係在層層謊言中活著,此無不是現代社會和女性處境的縮影。


除了金棕櫚獎外,「一種注目」首奬、「國際影評人周」首奬也分別是女導演一鳴驚人的首作。

喬治亞新銳導演 Elene Naveriani 的《Blackbird Blackbird Blackberry》被選入「導演雙週」(Directors’ Fortnight),被譽為以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äki)的敘事風格,帶出保守社會裡特立獨行的中年女性的日常與掙扎。而離散、文化衝突甚能突出女性無力的現實處境。主競賽電影,由凱薩琳・科西妮(Catherine Corsini)執導的《Homecoming》敘述法國島嶼科西嘉上,黑人女性跟當地白人丈夫在生活中和土地上無法成為家的主人,在家、在何方的迷惘和回返的故事。

「一種注目」首奬是英國導演曼寧・沃克(Molly Manning Walker)的作品《How to Have Sex》,年輕女孩在和同伴在南歐假期之旅放任自己,希望「破處」和「成長」。影像和色彩皆超乎現實的飽和,既是心理的呈現,也以視覺打開和置換其他感官感受。電影鏡頭讓我們近乎嗅到一個少女包包中的廉價化妝品和酒精,以及如何生疏地讓自己變成渴求性的女人,內心的焦慮、叛逆和脆弱表露無遺。

近年的女性敘事傾重感官化的身體探索,讓觀眾投入主人翁在身份探索之路,幽微流轉。《How to Have Sex》中少女被一夜情伴侶小心翼翼的問是否同意做愛——大概是意覺到這是  #MeToo 年代必需做的動作。少女過後才發現,原來真正的「同意」遠不是一句「Yes」和「No」能夠實踐出來。當中複雜的感受和的政治性,電影展現得淋漓。

從「國際影評人周」首奬到入選 6 月的台北影展,馬來西亞導演余修善的《虎紋少女》 ,得見女性肉體恐佈電影超越性別身體書寫的賦權(empowering),在於不再囿限於透過性別的身體實現女性的覺醒——走入青春期的少女變成老虎,生理上由人變獸的視覺震撼引發我們對少女成長身體經歷的疼痛觸感,而在疼痛中她們長成為真正的自己,得到「女性」、「性別」政治以外的超越和自由。

各式各樣的女性探索過程,把社會結構家庭、父權、性別性向、#MeToo 運動口號以外的思考和感受層次紛呈,女性書寫愈見成熟、多元及更具高度。

亞洲作品的沉思

眾所周知,近年韓國電影是國際影壇最大的「亞洲文化熱」 。雖然韓國電影缺席今年坎城主競賽,仍有很多新銳韓國電影矚目參展,創作的活力和工業的成熟度令不少新導演的作品也甚具可觀性,可見韓國電影持續發展的未來。

「一種注目」單元中金昌勛(Chang-Hoon Kim)的首作《Hopeless》,在坎城電影市場(Film Market)開展時已被不同國家發行商買下版權;入選「國際影評人周」、《寄生上流》的助導 Jason Yu 的首作《Sleep》,登上 Screendaily 坎城每日快報封面,這已是近乎好萊塢行銷資源的規模了。


但在影展引發更大議論的亞洲作品,是王兵入選的兩部電影,分別是參與主競賽、以三個半小時的長度紀錄中國血汗工場車衣工的生活,重複而質樸的觀察中逐點推進累積成人文重量的《青春》,以及在中國文化大革命中受打壓而流亡的作曲家的概念短片《黑衣人》。

是枝裕和的《怪物》述說兩個不容於社會體制互相依存和相愛的男孩、扭曲的社會令家庭,學校,大人甚至小孩都變成加害者或受害者的「悲劇」;曾執導《青木瓜之味》、《三輪車伕》的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火上禍》延續其細緻、關注物事(今次是食物、烹飪)質感的長鏡頭。

還有今屆金攝影機(導演首作)奬得主,越南新導演範天安 (Pham Thien An)的作品《Inside the Yellow Cocoon Shell》 帶著生和亡者的回鄉之旅,尋溯記憶、失落、反思信仰價值、活著的意義。

不少亞洲作品仍延續沉靜觀看(Observational)留白、鬆散敘事和開放觀影解讀的語言。長鏡頭展開徐徐的絮語、凝視和感受沉澱,而形成非典型、或邊緣角落人物的身影和幽微的情感,呈現亞洲社會中資本主義、壓抑、服從和異化的文化,和社會結構底下城鄉的、政治的、性向、經濟上的壓迫和苦難;又或是,走出一切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也遙相呼應西方近年對人類世(Anthroposcene) 的反思〕,透過通達其他生靈、物質、自然世界,反思生命的本質。相信此將繼續在以歐美為中心的國際影壇帶來他者的詩意和洞見。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劉然 圖片/取自網路(Festival de Cannes) 編輯/Mion 核稿/郭璈
文字/劉然 圖片/取自網路(Festival de Cannes) 編輯/Mion 核稿/郭璈
文字/劉然 圖片/取自網路(Festival de Cannes) 編輯/Mion 核稿/郭璈
文字/劉然 圖片/取自網路(Festival de Cannes) 編輯/Mion 核稿/郭璈
文字/劉然 圖片/取自網路(Festival de Cannes) 編輯/Mion 核稿/郭璈
文字/劉然 圖片/取自網路(Festival de Cannes) 編輯/Mion 核稿/郭璈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劉然
  • 圖片/取自網路(Festival de Cannes)
  • 編輯/Mion
  • 核稿/郭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