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在台北,始終藝術的地下空間:從亞典書店到AKA ARTLAND的奇幻轉身

在台北,始終藝術的地下空間:從亞典書店到AKA ARTLAND的奇幻轉身

「建築的本質是空間,而空間的本質是為人服務。」AKA ARTLAND順應這個思維而誕生,因為有人,才有了情感;有了情感,一個空間才有了溫度。

AKA團隊在亞典書店原址所打造的AKA ARTLAND。(攝影 / 汪正翔 )

2020年夏天,走過三十多年的亞典藝術書店二度宣告熄燈,對不少藝文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閱讀時代的終結。可美好的事物應當有所延續。催生出「AKA CAFÉ大稻埕」的AKA團隊在書店原址帶來了重啟版本——「AKA ARTLAND亞典書店」,一間集結音樂酒吧、餐酒館、咖啡館與藝廊的複合式空間,成為台北一個新型態的文化場景。

「我們最近辦了自己的『藝術夜拍』,致敬香港的午夜拍賣會。香港的夜拍是為同步紐約時差,我們的夜拍就是純粹覺得很酷、很好玩。你不需要穿得多正式,甚至也可以帶上自己的收藏一起交流。」創意團隊AKA的主創者Neo開心地與我們分享AKA ARTLAND的藝文沙龍活動,對他來說,這種更生活化的作法,能夠在藝術推廣上帶來更多可能性。

然而這裡不僅是一間藝廊,除了公休日,每日下午兩點開門後,任何時段都提供正餐與甜點,寬敞的長型酒吧吧檯精緻內斂,還有現場的即興爵士鋼琴聲混合著手沖咖啡香氣。調酒師大量考察歷史上大文豪們所鍾情的經典雞尾酒,並根據AKA的美學創意做出改良版本,每杯特調上桌時都附上一本精裝書,不僅作為裝飾,也鼓勵人們打開它,品酩之餘不忘閱讀的美好。

這裡不只是重啟一家書店,而是AKA ARTLAND亞典書店 2.0。

AKA團隊主創者Neo。(攝影 / 吳哲夫 )

成立於1989年的亞典藝術書店,最初落腳在師大旁的小巷弄裡,是一間專門販售藝術、設計類書籍的獨立書店;2000年時遷移至仁愛路三段,與該區遍佈林立的藝廊共同形塑出一處屬於台北人的藝文生態圈。2017年,這裡一度停業並轉型成複合式空間,直至2020年夏天,再度宣佈結束營業,目前僅提供線上書籍代購服務。

「我想當時很多人和我一樣,都不願意看到亞典書店以這樣的方式終結。」Neo感慨說道,學生時期,他也是這間獨立書店的常客,在那個網路資源尚未普及的年代,有多少對藝術與設計懷抱著熱情的文藝青年,憑藉著亞典書店引進的一本本專書,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樣貌。

正因為對書店充滿情感,當得知書店決定熄燈,Neo隨即與之聯繫,並推薦位於大稻埕的物業,希望協助書店繼續經營。至於為什麼是大稻埕,不外乎與Neo的AKA CAFÉ有關——這間由百年老宅所改建的私宅咖啡沙龍,堪稱是近年全台最受歡迎的私人會所之一,但當時書店主人心意已決,Neo在考慮近半年之後,毅然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延續亞典書店的故事。

藝文地標的記憶延續

「當我接續這間物業後,前業主其實很不解的是,為何我還要延續書店之名?」從昔日的顧客變成主理人,Neo並不認為自己承接了書店的過去與未來,本業為空間設計師的他認為,就實質上來說,他接手的是「空間」,「我在乎的是『延續』,並思考AKA這個團隊與品牌,可以在亞典書店這兒做些什麼?」

AKA CAFÉ是以保存老宅為出發點——透過一處百年歲月的台北老屋提供精緻化的服務體驗,AKA ARTLAND則充滿Neo極為個人化的情懷,又有著強調多元與集體創作的實驗感,「我希望AKA ARTLAND是一名國外旅人認識台北文化的捷徑。」

Neo分享道,當他造訪一座城市,第一個前往的地點,總離不開博物館、藝廊、書店、音樂酒吧或咖啡館,「這些地方就是認識一座城市性格最快速且有效的方式。」若要分析上述場域有什麼共通性,那就是它們都跟人文創造息息相關,「咖啡、美食、調酒、書本、藝術品與音樂,這些都是創作,因此在AKA ARTLAND,見證每一種創作的發生,才是最重要的。」


裝潢設計注入美術館的概念。(攝影 / 吳哲夫 )

來自日本的鋼琴師在舞台上即興演奏,他同時也是AKA CAFÉ大稻埕的店長。(攝影 / 吳哲夫 )

斜槓團隊 多元創作

AKA ARTLAND的空間幾乎以書架作為隔間,上頭擺滿了關於設計、藝術、攝影、旅遊等大部頭類型專書。空間盡頭是一個簡單的舞台,音樂表演是這裡的活動要事,類型涵蓋DJ、拉丁樂、鋼琴配唱等,然而最常出現的還是爵士樂,這源自Neo的個人品味。

每逢週三至週五的下午到傍晚之際,還會有一位來自日本的鋼琴師在台上即興演奏,他其實也是AKA CAFÉ的店長,從咖啡店店長化身為深情的鋼琴樂師。這是AKA團隊的特色,成員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藝文創作者,包含設計師、花藝師、攝影師、甜點師等,而這些成員都如這位鋼琴師般,各自皆擁有多重身份的專業職能。

成員斜槓,經營的空間也同樣難以定義,「這其實就很像在看雜誌。」Neo形容,「雖說每個人多半只會挑自己喜歡的類型與題材來翻,但同一本雜誌也不會只有一種故事可說。當初試營運時,員工常問我:『老闆,我們到底是在經營一間書店、藝廊、餐酒館還是Piano Bar?』對我來說,都是,也都不是。」

Neo相信,不同目的與不同品味的參與者與消費者,都會各自在AKA ARTLAND找到自己最心儀的元素。

除了酒吧和主舞台,AKA為整體空間注入了劇場概念,模組化的傢俱裝潢可隨時移動調整,因為Neo認為,當前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充滿太多的可能性,人心也似乎特別容易浮躁,「所以我不太相信,一個空間被做出來後,能夠讓一個人認同一輩子。」比起絕對性,Neo更在乎一件事的發生與可能,「在成本考量下,我會希望這個空間擁有具有絕對的彈性與自由。」

以馬丁尼為靈感而設計的無酒精調飲「啡丁尼」,以衣索比亞日曬豆為基底,加上脫醇過的琴酒,頂層綿密泡沫經炙燒後有如烤布蕾口感。(攝影 / 吳哲夫 )

用情感的溫度 塑造空間的意義

如同Neo對亞典書店所做出的遙思與延續,AKA ARTLAND的所有創作也並非以文化複製為目的,例如,即便對爵士樂的熱情已達到痴狂的地步,他也很清楚,自己絕對無法(也沒必要)在這裡重現他最熱衷的紐約爵士樂場景。

過去,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從書本去獲取知識、培養品味,並在過程中不斷的自我推翻與重塑,「小時候,我只能靠唱片、影像去品味音樂,現在我直接創造一個空間,有點像是為自己的過去圓夢,爵士樂是樂器互相說話的過程,我想要讓人體會其美妙之處,也希望能為自己的小孩提供一些興趣的養成。」

Neo笑說,女兒在三歲時,就會在遊戲房打造一間「博物館」,「她會很認真的規劃館藏、為我們導覽,以及收門票(笑)。其實我和我老婆從未教導她這些事,但因為我們家真的很愛逛博物館和美術館,所以小孩便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模仿。」

兩年前,Neo在規劃AKA CAFÉ時,靈感與想像多來自巴黎當地的古宅咖啡廳,「我和我太太是在法國相識的,她常常懷念我們在那裡所經歷的一切。」若說AKA CAFÉ是Neo獻給妻子的情書;AKA ARTLAND則像是為了孩子所打造的興趣養成班,又或者,是對這個世代所提出的品味見解。

開放式書架上的藝文相關專書都出自店主Neo的收藏。(攝影 / 吳哲夫 )

位於地下室B2的「AKA Gallery」藝廊空間。(攝影 / 吳哲夫 )

提出一個想法並把它執行出來,其實不難。」Neo說,「困難的是,要如何一直不斷持續進行下去,並將這個Idea做到大眾都能接受甚至認同。」正因為每個人對於藝術與生活的想像都不盡相同,因此這位空間設計師將自己醇厚的品味素養注入在他所定義的城市文化裡,一杯咖啡、一本書、一首爵士樂。有了這些,人生足矣。

建築大師約翰.波特曼(John Calvin Portman)曾說:「建築的本質是空間,而空間的本質是為人服務。」某種程度而言,AKA ARTLAND正是順應著這個思維而被創作出來,無關乎老屋重建或老店新生。因為有人,才有了情感;有了情感,一個空間才有了溫度。

AKA ARTLAND亞典書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22號B1

官方連結:FacebookInstagram

|延伸閱讀|

文字/郭璈 攝影/吳哲夫、汪正翔 圖片/AKA ARTLAND 編輯/林穎宣 核稿/蘇曉凡
文字/郭璈 攝影/吳哲夫、汪正翔 圖片/AKA ARTLAND 編輯/林穎宣 核稿/蘇曉凡
文字/郭璈 攝影/吳哲夫、汪正翔 圖片/AKA ARTLAND 編輯/林穎宣 核稿/蘇曉凡
文字/郭璈 攝影/吳哲夫、汪正翔 圖片/AKA ARTLAND 編輯/林穎宣 核稿/蘇曉凡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郭璈
  • 攝影/吳哲夫、汪正翔
  • 圖片/AKA ARTLAND
  • 編輯/林穎宣
  • 核稿/蘇曉凡
郭璈

郭璈

在雜誌社上班、寫作和當編輯;在搖滾樂團裡彈吉他、寫歌和唱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