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催淚片《飯捲男孩乖乖睡》導演沈安東尼Q&A:16釐米的感動

Q&A

催淚片《飯捲男孩乖乖睡》導演沈安東尼Q&A:16釐米的感動

2023年,第25屆台北電影節現場,當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播畢,黑暗的廳內依然聽得見零新感動的啜泣聲。本片由韓裔加拿大籍的導演沈安東尼(Anthony Shim)編導,以他自生的歷程為靈感,透過16釐米底片的粗顆粒質感,述說90年代前往加拿大追求新生活的韓裔母子,紀錄異鄉生活的苦甜酸澀,與生命韌性。

2023年,第25屆台北電影節現場,當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播畢,黑暗的廳內依然聽得見零星感動的啜泣聲。本片由韓裔加拿大籍的導演沈安東尼(Anthony Shim)編導,以他自生的歷程為靈感,透過16釐米底片的粗顆粒質感,述說90年代前往加拿大追求新生活的韓裔母子,紀錄異鄉生活的苦甜酸澀,與生命韌性。

伴隨旁白,《飯捲男孩乖乖睡》的故事在1960年開始。

那年,素英出生,而後無父無母地孤身長大,在大學旁的酒吧遇到貧窮稻農的兒子,與其相戀。在兒子東賢出生不久後,孩子的爸爸因為精神分裂症,從療養院一躍而下。於是,素英帶著因非婚生子而無法取得韓國公民證的東賢,遠赴加拿大展開新生活。底片拍攝的獨特顆粒感,佐以宛如逝世父親的靈魂視角,觀眾彷彿穿越了時空,來到當下,與缺席的父親一同看著這對母子往後十多年的生命故事。

6月27日晚上11點多電影,電影放映結束後,導演沈安東尼走入影廳的第一句話是「剛才看到觀影過程中,有許多觀眾落淚,這是好預兆。」

沈安東尼是韓裔加拿大人,其生長背景與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的劇情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同樣也出生在韓國,而後隨母親前往加拿大生活。然而,這並不是他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最初的最初,他僅只是想講述一個媽媽與兒子的關係,以及奔赴異國他鄉,選擇在新世界生活的人們故事。

以下紀錄導演沈安東尼於台北電影節,特地來台參與特映場映後座談的問答。

《飯捲男孩乖乖睡》導演,韓裔加拿大籍的沈安東尼(Anthony Shim)

來自父親的靈魂視角

Q(主持人):首先想問導演,怎麼會想要拍這樣一個故事,作為電影的題材?

導演沈安東尼(以下簡稱A):一開始其實並不是一定要拍移民電影。對我來說,這部電影主要焦點在於媽媽與兒子的情感共鳴,以及隨著時間這段關係如何產生改變,他們又要如何在新世界的生活找到自我價值與認同。

同時,我也想把個人經歷注入電影,剛好九〇年代,我也隨著母親從韓國移民到加拿大,所以我們看到的這部電影,就是兩者結合的成果。我想要講述一段真實、誠摯的故事,有關一個家庭渡海重洋到新世界生活的故事。

Q(主持人):這部電影可以看到許多攝影機運動,並透過許多長鏡頭潛入人物生活,或是遠遠的看著母子的關係互動。導演您是怎麼與攝影溝通構圖、攝影機運動,來構成這部片的場面調度呢?

A:這有關我們拍攝的第一個重要決定,當時我和攝影指導Christopher Lew討論,到底這部片要從誰的POV(觀點/point of view)來講述故事。後來,我們都同意用已故父親的視角來講故事,幾乎整部片的視角、攝影機運動都是透過父親怎麼看來決定。

攝影機所望,即是父親眼裡所見。所以我們思考這場戲該怎麼拍時,就會揣摩爸爸會用什麼樣的角度去觀看愛人們,於是攝影機擺放位置、運動、畫面調度,所有關於攝影機的決定就很簡單了。

父親視角在這部片中,成為建構角色關係、攝影機運動、所有視覺元素的基石。例如,這部片後面出現許多長鏡頭的呈現,盡量不剪輯,因為我們也希望觀眾隨著人物,猶如父親一般見證素英與東賢的生活。

無法被取代的16釐米

Q(觀眾):延伸攝影問題,有注意到這部電影的影像顆粒較粗,為什麼會採用16釐米的底片拍攝來呈現呢?

A:關於採用16釐米來呈現影像這件事,第一個原因是,我喜歡這樣拍看起來的樣子。

當然,現在可以使用數位技術去模擬16釐米的樣貌,也許能騙得過眼睛,但真實用16釐米的鏡頭拍攝,所呈現出的質感、情懷,就是不一樣。

我希望帶給觀眾的感覺,就像是翻閱孩提時代相簿的那種情懷。現場或許有些年輕觀眾不知道,我們的小時候都是用相機拍照,拍好後將底片拿去沖洗,得到一張張相片,再放入相簿裡。

對我來說,相簿所記錄的是很獨特的回憶。因為是用相機拍,所以可能會因為快門沒有抓好,或是焦距沒有對好,洗出來的照片常常會出現很多的不完美,而這些不完美反而在翻閱相簿時,令人感到更深刻的魅力、獨特的美感。

至於用底片來拍攝電影這件事,確實會收到旁人的眾多建議,例如你不能這樣做,會很燒錢、技術困難、很難去拍攝等等,當然,這些都是真的。但對我來說,用底片拍電影是有種魔力的。當你把實體底片放入機器裡,按下按鈕,聽著運轉過程嘟嘟嘟的聲響,你會意識到自己正在捕捉某個極有價值、意義的當下,並將其記錄在底片上,這也是我最熱愛的時刻。

從小到大,看過的許多影片也都是由底片拍攝而成的,而我希望自己的影片也能呈現如那些大師作品的質感。同時,也再次強調,底片所拍攝出的畫面視覺感,是無法作假、模擬的。

用底片拍攝很困難,再加上這部片比較多都是長鏡頭放在裡面,一切更不容易達成。但這也為拍攝現場創造出獨特、非常聚焦、所有人都專注投入眼前工作的氛圍。例如,我們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現場排練,讓攝影、演員、工作人員都知道攝影機運動的方向、軌跡。因為任何一點小錯誤都會造成很大的金錢流失,所以在現場,我們無法浪費任何時間、任何底片。

當rolling(開拍)時,會發現現場眾人齊心凝聚的氛圍,這種感覺是非常好的。每個人都專心投入都聚焦在同一件事情,讓電影故事被完成更好、講述得更細膩,而這些專心凝聚呈現到電影裡,就會誕生很棒的成果。

我們花了較多的金錢與精力去完成這部電影,並不是因為容易、好拍,而是非常努力,與大家懷抱著極大挑戰去完成《飯捲男孩乖乖睡》。

千年後的我們,故事能否不一樣?

Q(觀眾):電影故事中,有一段是素英向追求者西蒙談及「高麗葬」的劇情。想請問當初劇本選材為什麼會選擇這段故事呢?其吸引導演的點在哪裡?

(編按:「高麗葬」(고려장)是一個韓國的傳說故事。據傳在高麗時代,因生活困苦不易,子女會連夜背著年老病衰的父母,帶上少許食物、飲水及衣服,走入幽閉的深山。讓父母於山中自行養老迎接死亡,而子女獨自返家繼續生活。)

A:最初,我並不知道高麗葬的故事,是媽媽在創作過程中,告訴我這一段傳說。

聽完這個全新的、過去未曾了解的故事,被感動的同時,我也感受到故事中令人心碎的部分。這段故事表面上,好像可以很完美抓住素英的人物精隨,就像素英在電影中,為了孩子東賢作出許多犧牲。也是許多父母為了孩子所做的犧牲。

所以聽完故事後,我將其放進來,在素英向追求者西蒙講述病況時,用一種很美的、故事隱喻的方式,呈現人物心態自白,並解釋為何不能嫁給他,得先離開一段時間的原因。

但,這樣一個帶有犧牲、悲情美感的傳說故事,是發生在一個與我們相隔百、千年,完全不同的時空,所以相同的狀況,父母必須要為孩子做出犧牲;然而,擁有許多醫療、社會資源的現代,我們已然可以不用有這樣的結局。

同時,在聽到這些韓國傳統故事時,常發現會出現許多母親、女性或父母為親人的犧牲,我常常都會想說,為何是他們要做出這樣的犧牲?

所以,在電影最後,我也做出了一個有別於傳統,屬於我認為的、現代的新詮釋。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劉芳瑜 圖片/原創娛樂提供 編輯/Mion 核稿/
文字/劉芳瑜 圖片/原創娛樂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高麗音
文字/劉芳瑜 圖片/原創娛樂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高麗音
文字/劉芳瑜 圖片/原創娛樂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高麗音
文字/劉芳瑜 圖片/原創娛樂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高麗音
文字/劉芳瑜 圖片/原創娛樂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劉芳瑜
  • 圖片/原創娛樂提供
  • 編輯/Mion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