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三分球王」史蒂芬・柯瑞的逆襲人生——「不靠天賦,靠信念!」

「三分球王」史蒂芬・柯瑞的逆襲人生——「不靠天賦,靠信念!」

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不只是NBA的神射手,更是改變籃球歷史的傳奇人物。他用三分球重新定義了比賽的節奏,用信念與毅力證明天賦並非成功的唯一途徑。VERSE帶你一起閱讀《三分入魂》這部充滿啟發的自傳作品。

與眾不同

即使到了今天,我有時候仍會希望自己在身體條件上更具宰制力。NBA裡有非常多比我更壯、更快、運動能力更強的球員——尤其是防守者——他們會盡一切手段讓我在場上難受。我可以受困於這些因素,或是因此分心,但這並不會改變任何事實。我就是獨樹一格的籃球員。我會希望自己可以每一球都直接殺入禁區爆扣嗎?當然啊!但我也發現,有些東西比這樣的天賦異稟更有價值。

假如一切都輕而易舉,彷彿奉送到你面前,你就沒機會培養能夠長期支撐卓越表現的動力。若不是有人說我太小隻,無法在場上構成威脅,我也不會擁有現在的自信。為了鼓勵自己,我養成正面自言自語的習慣,因為周遭有太多聲音說我不行。我看起來不像NCAA一級球隊會想要延攬的球員,但我因此更勤於鍛鍊,把作為射手的能力最大化,不只投籃神準,還能靠著全場飛奔累垮任何防守者。

實話實說,我們都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追求的每一個夢想中登頂——就像不是每個打籃球的人都能打進NBA。但最糟糕的失敗方式,就是拋棄讓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只因為忙著成為別人。在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找到力量。那才是你的超能力。

這是我最常給予年輕球員的建議之一:接受自己是什麼樣的球員,同時不懈地在優勢上精益求精。這套心法可以延伸到人生中每個場域——校園、職場,或是家庭。不要執著於自己做不到的事——與其耗費時間擔心你無法改變的事,不如把那些時間拿來強化你擁有的技能。

記住,你以這樣的面目出現在這個世上,是有原因的。所以,盡可能善用手上的時間與天賦。

我也還在跟你一起學習這些課題,而且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溫習。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真的很瘋狂。我的大女兒開始運動了,但她有時會在自信方面掙扎。打排球的時候,她可能連續發出十顆漂亮的球,然後失誤一顆。那一顆沒發好的球會毀了她一整天的心情。

「嘿,你覺得老爸每球都進嗎?」我問她:「你知道我也會投不進嗎?」

她看似驚訝:「哦,真的嗎?」

「妳覺得我一場比賽會有幾球沒投進?」

「大概⋯⋯投十球會沒進兩球?」

「懂了吧?」我說:「事實上,比妳猜的多,多很多。」

運動讓你親身學會關於毅力和自信的重要課題——其中一課就是:成功往往包藏很多失敗。所以,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是沒有意義的。為了留在舒適圈而逃避挑戰,這才是真正的失敗。

我現在有機會把這些經驗傳承給我的女兒,而她反過來讓我學習:她開始比較投入——認真看我打球——在場上的時候,我會把這些領悟放在心上。讓孩子們看見你嘗試。投失的球曾教育過你——沒進的球跟投進的球一起造就了現在的你——而它們也能教育下一代。

環顧四周,我們很容易看見處在不同進程的人——他們可能年紀比你大、也可能比你小,或只是處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然後拿自己的進度去跟他們比較。但我無法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才抵達現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跟別人比較只會帶來一種錯誤的優越感或自卑感,兩者都不能給我精進的燃料。

所以,我選擇戴上眼罩,只跟自己比。下一個挑戰自己去突破的極限是什麼?每次訓練結束之前,我都會投一百顆三分球,這提供一種追蹤每日進境的具體衡量。這允許我成為自己的問責夥伴。

感受固然重要,但數據才能量化。生活中有沒有哪項指標可以讓你追蹤,以便為自己的進境負起責任?

三分球

勇士隊帶著很高的期望進入2021–2022賽季,但不知道所有人一起上場會打得怎樣。我們的陣容是新舊混搭。老將這一邊,在克雷因傷缺席上半季的情況下,顯然由我和卓雷蒙負責掌舵。

老將與新秀的組合可能帶來難題。老將要試著敞開胸懷,讓新的球隊特色與你從過往經驗習得的贏球之道結合。這在本質上就有衝突,心中想像的球隊樣貌是一回事,不同個體組合而成的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我在訓練營期間持續實驗,大致掌握每個人的球技特色以及成長潛力,同時確保溝通方式不要讓人自覺達不到我的標準。等到賽季開打,我擔心全隊尚未磨合完成。我們還在成長,還在認識彼此——作為一支團隊的樣子——且戰且走,邊打邊摸索。

就在身份認同還沒成形的狀態之下,我們開季打出18勝2敗的佳績,這對一支年齡跨度如此巨大的球隊來說聞所未聞。

我們只要繼續保持。

2021年12月14日,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

創下NBA生涯投進最多顆三分球的紀錄絕對是我的目標,只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成真。

我的三分球標準一直是高效的大量出手。但12月14日前那個禮拜,我在高效方面掙扎,因為破紀錄這件事佔據我的腦袋。我太專注於遙想破紀錄的瞬間。當然,我記得觀看2011年2月10日的那場比賽,當雷.艾倫(Ray Allen)在波士頓主場打破瑞吉.米勒(Reggie Miller)的生涯三分球紀錄。他投進的那顆球對我來說仍歷歷可見——第一節一記大號三分——擔任球評的瑞吉.米勒現場見證,親自傳承火炬。「兩千五百六十一⋯⋯」他拉長聲音,刻意凸顯這項新紀錄的歷史意義。他們甚至中止比賽來慶祝這個里程碑。想到自己即將身處那樣的位置,那是一種超現實的感覺。

十四日的比賽開打,我還差兩顆三分球才能超越雷.艾倫的生涯2,973顆紀錄。更瘋狂的是,竟然要發生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這個被譽為籃球聖地的地方正是我的生涯起點。開打不到兩分鐘我就投進一顆三分球,追平紀錄。接著,卓雷蒙傳球給低位的安德魯.威金斯,我回到三分線外,威金斯把球傳給我。剩下的,就是歷史了。

在廣場花園成就這件事,在雷和瑞吉面前,在我的家人面前,那對我來說是一個魔幻時刻。我至今仍會因為回想起那天而心潮澎湃。我很感激雷.艾倫和瑞吉.米勒到場,我們三人共投進8,505顆三分球。

科爾教練在那晚指出:光是那場比賽,我們和尼克隊兩隊合計在三分線外出手82次。這顯示出聯盟在我進來之後改變了多少。科爾教練常提醒我,他擁有NBA史上最高的三分球命中率,但也開玩笑說那是因為當年的他都是空檔出手——每場只出手兩、三球——而我是在對手嚴防之下每場在三分線外出手十二次。我以身為三分球傳統的一份子為傲,但我也以改變籃球而自豪

當人們回顧2021–2022賽季,總會聚焦在賽季的開頭和結尾——我們奪冠。但他們忽略了中間的過程。我們開季勢如破竹,方方面面天衣無縫。對於新成員來說,這似乎是加盟這一支球隊自然而然的結果。畢竟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拿過三座總冠軍。成為勇士隊的一員,本身就帶有某種意義。新人套上這件球衣,重量隨之而來——必須證明自己配得上的壓力。以前他們研究我和卓雷蒙的打法,現在則與我們並肩作戰。他們心裡很可能覺得我們理所當然會贏

然後,我們開始贏不了。18勝2敗的亮眼開局之後,原本的坦途變得顛簸,突然,我們完全不像一支屢戰屢勝的球隊——勇士隊應有的樣子——這樣的狀況大約持續了三個月。我們在勝利的過程中深化對彼此的了解,但一旦開始輸球,我們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

懷疑也悄悄爬上我的心頭,這很危險。當我陷入那種脆弱的狀態,整個賽季會在我眼前無限延展——八十二場比賽真的非常漫長。

老將和新人面對不同的挑戰,結果卻可能如出一轍:過度思考,動彈不得。新球員想不通為什麼原本順利的做法突然失靈——不是找人背黑鍋,就是懷疑自己是扯全隊後腿的冒牌貨。老將則被回憶糾纏——想起贏球的艱鉅,以及在悲痛的落敗後開車返家的煎熬。

無論你是何者——老將或新秀,MVP或菜鳥—失去信心會讓你變得過度謹慎,太怕搞砸,所以不敢在關鍵時刻出手。你推翻自己的本能。

那麼,老將到底能為這些年輕球員提供什麼?我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贏一場NBA比賽有多困難,只光是拿下一場就很不容易,遑論贏得總冠軍的目標。

解答是:專注贏一場。

當務之急就是把遙不可及的遠大目標拆解成易於落實的小步驟。「能達成的事」成了我們的行動準則——這些小勝利會讓我們愈來愈接近那個不再被掛在嘴邊的終極目標。因為,一直談論奪冠只會在每日的作為上施加過多壓力。

所以,我們退一步自問:「可以致力於完成哪些小事?」

我是拿籃球這件事來跟你說,但你可以把這個道理應用於日常生活。不要試圖贏下整個賽季。先贏一週就好。現在我們球隊已經把這套思維融入了每天的作為,無論戰績好壞。舉例來說,假如一週有三場比賽,我們就專心拿下其中兩場,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擁有「勝多敗少」的一週。這種小勝利在賽季的艱苦時期為我們創造激勵與歡慶的時刻。

我執著於這樣的「小目標」——讓我保持「一場一場打」的心態——幾乎像是自我催眠,讓你在一次追逐一個小目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做到在最高層級獲勝所需的所有細節。我們靠著不談論奪冠來成為一支冠軍球隊,我們純粹享受日日變好的過程。

本文摘錄自《三分入魂》/作者: 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著.堡壘文化出版

作者介紹|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

史蒂芬‧柯瑞在場上與場下的傳奇地位,體現了「轉型」與「創新」的核心精神。他是NBA歷史上首位全票通過的最有價值球員(MVP),也是第一位在NBA總決賽中投進超過100顆三分球的球員,更是少數能連續兩年獲得MVP殊榮的球員之一。他至今仍是金州勇士隊史得分王,並保持著NBA歷史三分球命中數最高的紀錄。

柯瑞是11屆NBA全明星球員、4屆NBA總冠軍與奧運金牌得主。他同時是Thirty Ink的執行長,這是一個具備使命導向的整合性團隊,涵蓋他在場外的各項事業。其中包括:Unanimous Media,專注於推出屢獲殊榮的媒體作品;UNDERRATED,一個充滿啟發性的生活風格品牌,致力於為弱勢社群創造公平、資源與機會;以及Gentleman’s Cut,一款高品質、經典陳年的肯塔基純波本威士忌。

此外,柯瑞也與妻子艾雅莎(Ayesha)共同創辦非營利組織「Eat. Learn. Play.」,致力於幫助每一位孩子發揮潛力。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作者/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 圖片/堡壘文化提供 整理上稿/Miaochun Lin
皇家禮炮 心馳里約 新奢饗宴 敬邀蒞臨皇家禮炮 心馳里約 新奢饗宴 敬邀蒞臨
VERSE VOL.31 款待之道VERSE VOL.31 款待之道
  • 作者/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
  • 圖片/堡壘文化提供
  • 整理上稿/Miaochun Li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