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職人劇:除了說好「職業」的故事,更要說好「人」的故事

職人劇:除了說好「職業」的故事,更要說好「人」的故事

「職人劇」是這個世紀較為新興的影視詞彙,然而在人類的影視文本裡,早已充滿各行各業的存在,本文就台韓兩地近年熱門的劇集發展,來分析究竟什麼樣的劇情角度才稱得上職人劇?

前大嘴巴團員薛仕凌憑藉在《做工的人》中的精湛演出獲得第56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圖片/大幕影藝提供)

「職人劇」是這個世紀較為新興的影視詞彙,然而在人類的影視文本裡,早已充滿各行各業的存在,本文就台韓兩地近年熱門的劇集發展,來分析究竟什麼樣的劇情角度才稱得上職人劇?

前幾天看到社群媒體上流傳一張梗圖,在某根電線竿上貼了張紙條,上面寫著「開封優格保七天」,這絕對不是什麼對於食物保存期限的提醒,七年級生的我,照著這幾個字念上幾遍,腦中自然有旋律浮現:「開封有個~包青天」,沒錯,這梗來自小時候紅遍大街小巷的八點檔《包青天》(1993)主題曲首句歌詞。

因著這張圖片,不免想起過去時間一到就守在電視機前面準時收看的《包青天》認真說起來,不也是部「職人劇」?劇中一次次開庭、判案的包拯,像是法官,而飛簷走壁抓補嫌疑犯的展昭,則是警界代表,加上時不時與皇宮中的來往,還要應付如龐太師這般角色使出的明槍暗箭,《包青天》確確實實就是「職人劇」,讓觀眾看到宋朝的檢警體制,在當時的民間與官場上是如何運作的。

而像這類以檢警作為主角職業背景的戲劇故事,一直都是職人劇很好發揮的主題,舉凡警察、法官、檢察官,或是再廣泛一些把法律題材也納入,還有律師這份職業,早些時候台劇的《波麗士大人》(2008)與《痞子英雄》(2009)就屬這類。另一個在職人劇中常見到的職業別則是與醫療相關的題材,故事多半發生在醫院、診所,2000年的《大醫院小醫師》、2006年的《白色巨塔》都是過去醫療職人劇的代表作。

主角職業是什麼重要嗎?

不過若是主角從事其中一項職業,就能將這部戲視為職人劇嗎? 畢竟,戲裡每位主角都有工作,但不可能每部劇都是職人劇。著重在主角抽絲剝繭、追查真凶的劇情,例如像韓劇中以警察作為主的《VOICE》系列、《Signal》(2016),或是台劇以鑑識人員與記者作為主角職業的《誰是被害者》(2020),與其說是職人劇,倒不如說是刑偵劇的比重還占得更多一些。而《痞子英雄》(2009)或許更偏向偶像劇一些。能不能在劇情的走向當中,讓觀眾更能了解體會從事這份職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對於職人劇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誰是被害者》主角張孝全。(圖/Netflix提供)

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部以職業為名的戲劇,很難被分類在職人劇的類別中。例如台劇中以醫院為背景,講述醫師與護理師之間戀愛關係的《男丁格爾》(2004),或是髮型設計師與模特兒的愛恨糾葛的《愛情魔髮師》(2006),甚至在鄉土劇中幾乎是必帶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家族商場間的明爭暗鬥,因為愛情、復仇才是這些戲劇的主題。

當然不只台劇如此,韓劇也有類似作品,《金秘書為何那樣》(2018)、《黑道律師文森佐》(2021)、《氣象廳的人們:社內戀愛殘酷史篇》(2022)等等,雖然在劇名裡都能看出主角職業,但你我都知道,看這些戲從來不是為了瞭解秘書、律師或是氣象廳的職員是怎麼工作的。

不再夢幻至上,寫實主義的逆襲

只是在職人劇的發展上,韓劇近10年來的確不乏精彩作品。例如2014年的《未生》,大概是有在看韓劇的朋友都一定會提到的職人劇,從社會新鮮人張克萊的視角,講述在職場上擔任約聘人員的所見所聞,不論是工作上的不合理要求,或是同儕間的磨合,《未生》沒有粉紅泡泡,也不賣弄年輕人追逐夢想的熱血,如實呈現韓國職場生態,反而讓更多觀眾心有戚戚焉。

與之類似的還有《Live:轄區現場》(2018)與《Black Dog》(2019)這兩部劇。《Live:轄區現場》以警察職場作為故事背景,沒有緊張刺激的追兇武打動作戲、沒有與嫌疑犯燒腦的鬥智過程,劇情把重點放在基層員警的工作與日常,帶著觀眾去理解第一線的警察在面對家暴、棄養、賣淫、受虐等等社會議題時,所遭遇的心路歷程。《Black Dog》則是從約聘教師的視角展開故事,少了灑狗血的劇情,忠實點出約聘教師在校園內的無奈與不安,面對派系鬥爭、職場霸凌,老師與學生還有家長間的羈絆與抗爭,隨時都可能離開的約聘身份,究竟該付出多少心力在學生身上?

大多時候,這類的職人劇一方面讓人窺探不同職業的日常,一方面也因為了解實際職場狀況之後,有所反思或甚至感到沈重,2017年、2020年播出的《秘密森林》第一季與第二季,大概是最有代表性的韓劇作品,直搗黃龍的揭弊官商勾結以及探討檢警調查權來凸顯韓國檢警界的實際問題,每一集的播出都引起韓國觀眾討論。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職人劇都這麼沈重,2020年與2021年的《機智醫生生活》一、二季,在講述醫院裡與疾病搏鬥、與生死拉扯之餘,也帶出了身為不同科別醫師的五位主角,與家人的相處、與病人的互動,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醫學上的專業,還有作為「人」在這份職業上的心路歷程。

職人台劇的發展

再說回台劇的發展,不可否認的是,2000年間除了一開始提到的幾部戲之外,偶像劇、鄉土劇的數量依舊是市場上的大宗,職人劇的確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斷層。但在2015年,職人劇在台灣開始有了新的局面,攤開這年的第50屆金鐘獎名單,幾部亮眼的職人劇如講述鑑識科人員的《C.S.I.C鑑識英雄》、麻醉醫師的《麻醉風暴》還有禮儀師的《出境事務所》都榜上有名。

在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一兩部職人劇與觀眾見面,涵蓋的職業別也變得多元。有《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鏡子森林》(2019)裡出現的媒體記者業,《人生清理員》(2020)裡的命案現場清理人員、《做工的人》(2020)裡的工地工人,還有《火神的眼淚》(2021)裡的消防員;而常見的檢警或醫療職人劇,也有更細緻的職業分野出現,《落日》(2016)裡的法醫、《生死接線員》(2019)裡的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等等,職人劇的拼圖一片片多元了起來。

推出後便榮獲好評回饋的消防員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圖/公視提供)

如果和前面提及的韓劇做對照,這幾年台劇職人劇,多數是屬於前者——著重在如實呈現職業現場的日常,若是像後者《機智醫生生活》讓觀眾笑中帶淚的作品,近日剛上映的《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或許是台劇中揉合職人劇與喜劇的新嘗試,在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醫療背景中,也是可以穿插歡樂的手法來說這類故事。

而《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這樣以輕鬆詼諧來貫穿職人劇的說故事方式,不禁想到這陣子楊紫瓊在《媽的多重宇宙》(2022)宣傳期接受雜誌《GQ》訪談時,談論到過去幾部重要的動作片角色裡的一段話:她說不論是《臥虎藏龍》(2020)中俞秀蓮與玉嬌龍為了青冥劍而動刀動劍的武打戲,或是《007:明日帝國》(1997)中又是飛機、重機又是充斥著的爆炸場面,「戲劇的張力始終源自於人物之間的親近感,才能讓觀眾相信當下的情況是危急的、相信劇中角色為什麼必須有這些動作場景。」

或許人生,總是先是一個「人」,再來才從事了某項「職業」,而戲外是如此,職人劇的戲裡也是如此,不論是認真還是詼諧的拍攝手法,當能夠說好這個角色作為一個人的故事,自然就能讓觀眾相信,在某份職業上,會有這樣的人、帶著這麼一份情感,去面對職場的波濤駭浪與風和日麗。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田育志
  • 圖片/大幕影藝、Netflix、公視提供
  • 編輯/郭璈、Mion
  • 核稿/李尤、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