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不只為過去,更為「未來」創造一種可能性:復刻《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專輯

不只為過去,更為「未來」創造一種可能性:復刻《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專輯

1977年由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的唱片《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已絕版45年,2022年洪健全基金會計畫復刻這張絕版黑膠唱片。

洪建全基金會《陳達和他的歌》唱片復刻發表現場。(圖片╱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1977年由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的唱片《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深深衝擊了當時的文化圈,不僅榮獲首屆唱片類金鼎獎,亦在許多人心中播下「唱自己的歌」的種籽。這張已絕版45年的黑膠唱片,近來由原來發行的洪建全基金會重新復刻,為傳承文化,也為台灣創造原創藝術的可能性。

1965年8月,音樂家史惟亮許常惠等人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在鄉間錄下當時未受主流媒體青睞的台灣民間音樂──從西部的福佬、客家,採集至東部的泰雅、布農、卑南與達悟族。採集運動在1967年達到最高潮,陳達便是在當年被發掘,那時他62歲,住在恆春的破舊平房中,貧病交加、孑然一身,只有一把老月琴作伴,四處吟唱恆春民謠。

1971年,收錄陳達恆春歌謠的專輯《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出版,這張專輯引起音樂界注目,很快便絕版。1977年,當時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簡靜惠決定再版《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黑膠唱片,不僅傳承文化重任,每月也支付陳達生活費2千元,照顧他的晚年。

洪建全基金會發行《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黑膠唱片,開啟了這段台灣傳統音樂的紀錄與傳承。如今陳達離開人世四十餘年,唱片早已再度絕版,那些極為珍貴的即興說唱表演創作,也逐漸流失在歲月之中。

「《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是洪建全基金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開拓之一,我們選在此時復刻專輯,就是希望現代人能重新聽見陳達當年穿透土地、具生命力的歌聲。」洪建全基金會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張淑征表示。

《陳達和他的歌》1977年版本封面。(圖片╱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復刻專輯,不僅更精緻也要更加普及

陳達歌聲滄桑富穿透力、似吟似唱、節奏自由,至今仍是代表台灣音樂最深邃的形象,無數後起的民謠音樂家,例如林生祥、陳明章皆深受他啟發。

走過近半個世紀,陳達的歌聲已在恆春半島落地生根,並在2008年催生後來更名為「半島歌謠祭」的「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使恆春民謠在跨界交流、老調新聲中迸發出新風貌。

今年適逢洪建全基金會成立50週年,在回顧過往歷史及文化工作時,決定復刻這張對台灣音樂史深具意義的專輯。重新發行所產生的任何收入,將悉數捐贈於台灣民謠推廣的用途,延續洪建全基金會支持台灣民謠及「文化播種」的精神。

對洪建全基金會來說,這不僅是重新出版一張已絕版的黑膠專輯,更是一項意義重大的文化傳承計畫。專輯由Sony Music代理發行,將基金會的孤本典藏送至德國黑膠刻片大廠金屬直刻母板(DMM),使音色更臻完美精確 ;唱片封面邀請曾獲國內外大獎的設計師顏伯駿操刀,以恆春特有的人文地景呈現出陳達濃厚的視覺形象;更有吳榮順、陳明章馬世芳等藝文人士鼎力襄助,共同催生這張已絕版多年的專輯。

2022年《陳達和他的歌》唱片復刻黑膠唱片封面。(圖片╱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普及是這次復刻的重點,除了計畫重新發行黑膠唱片之外,基金會更將專輯上架各大串流平台,透過新的播放媒介,讓陳達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並將歌詞以台語文、中文和英文對照的方式呈現,33首歌曲也轉譯成簡譜紀錄。

張淑征表示:「我們不能只是回顧經典後就將其束之高閣,這樣沒有意義,『回顧』只能是一小部分,必須moving forward,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陳達的聲音。」

洪建全基金會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張淑征,另一個為人所知的身分是共同創立「十一事務所」的知名建築師。(攝影╱蔡耀徵)

灌溉文化,贊助主流市場之外的「原創藝術」

旅居歐美多年的張淑征,因復刻專輯計畫參與了2022年的「半島歌謠祭」,當不諳台語的她第一次聽見年輕人以當代的方式吟唱陳達的音樂時,形容那是一種超越語言力量的體驗:「在我腦海裡出現一幅很清楚的image──那是很『台灣』的感覺,像美國的Bluegrass(藍調草根音樂)或黑人靈魂樂,唯有身生長在那樣的環境與文化中,才能長出來的音樂。」

經過半世紀,當年基金會贊助陳達出版專輯所播下的音樂種籽,已於土地扎根、生長豐碩:「在歌謠祭上,一千個孩子拿著月琴彈唱恆春民謠,陳達的音樂以這樣的形式被傳承下來,那樣的音樂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我感觸好深,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勵。」

《陳達和他的歌》唱片復刻發表現場,到場參與的有台灣索尼音樂資深總監申鴻凱(左一)、屏東縣文化處處長吳明榮(左二)、陳達後人陳金坤(左三)、主持人馬念先(右一)、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洪裕鈞(右四)、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張淑征(右二),以及已正式交棒基金會給兒子與媳婦的前董事長簡靜惠(右三)。(圖片╱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洪建全基金會自1971年創立後,一直扮演推動台灣文化發展的重要角色,支持各種類型的「原創藝術」,包括於70年代發行《書評書目》開啟文學評論的先聲、80年代創立「文經學苑」90年代的「敏隆講堂」啟迪大眾的人文視野,2000年後則以「覓計畫」贊助不同領域的當代藝術家。

所謂的「原創藝術」,是指處於萌芽發展階段,被當代主流市場不重視、甚至排除在外的藝術創作,例如當時代貧病交迫的陳達、草創時期的雲門舞集,以及剛開始發展的新銳藝術家。張淑征解釋,基金會贊助的對象,大多都是形式特殊,且較難受到主流市場青睞的作品,「藝術家在創作時不應該有商業考量,文化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我覺得這種原創藝術非常珍貴,需要被贊助,因為有了支持,才會在之後產生『別的』。」

洪建全基金會創立至今已50年,左起洪裕鈞、簡靜惠、張淑征。(攝影╱蔡耀徵)

看見、看不見的下個45年

「別的」是什麼,張淑征只能講得模糊,因為她還不能看見未來,如同45年前的簡靜惠也不能看見現今陳達音樂開展出來的樣貌。

政府的藝文贊助政策常常急著看成果,但藝術創作無法只以一、兩年的時間評斷,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時段的醞釀,才有可能開花結果。「藝術不是立即的,要即刻產生經濟效益的就只能是商業,跟藝術完全不同。」

在時間及未知面前,必須付出很大的決心與耐心,因為誰也無法得知被支持的對象未來一定會有成果。張淑征認為,洪建全基金會創立以來的目的,就是無條件地支持原創藝術、放手讓他們進行創作,為「未來」創造一種可能性──例如雲門舞集站上國際舞台、陳達的音樂在台灣開枝散葉。她明白文化傳承並非A to B的過程,而是多元發展、互相碰撞,就像陳達的音樂並不只是啟發音樂領域,其它領域的創作者也都可能受到啟發,這樣的「可能性」屬於全台灣,而洪建全基金會願意去支持這種屬於未知的可能性。

對未來播下藝術與文化的種籽,它可能須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結出果實。(圖片╱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誰知道?可能未來會誕生屬於台灣的Bluegrass,然後紅到世界去。」張淑征對她還看不見的下個45年感到期待──說的雖是「看不見」,但她的眼裡閃爍著無比期待的光芒。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關於更多恆春民謠的傳承與創新,請見VERSE 010封面故事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郭振宇
  • 攝影/蔡耀徵
  • 圖片/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 編輯/梁雯晶
  • 核稿/梁雯晶
郭振宇

郭振宇

或許喜歡電影、音樂與文學。每次的自我介紹都覺得彆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