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策展人鍾適芳:唱自己土地的歌,是數位時代難以招架的純真與溫度
Promotion

唱自己的歌: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策展人鍾適芳:唱自己土地的歌,是數位時代難以招架的純真與溫度

我在生命不同的階段,聽見/遇見胡德夫、陳明章及陳永淘。如今因著策劃這場音樂會,重訪他們的音樂人生;又因著合創的執行,親身見證音樂在他們三人生命中的重量。當他們的腰椎、牙齒被歲月鬆動,他們在鍵盤與琴弦上的力道卻依舊飽滿,那是生命之重所驅動的不服從,以繼續追逐各自嚮往的純真,數位時代也難以招架的現場溫度。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策展人鍾適芳為《VERSE——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別冊撰寫序文。

少年時,房裡那套表哥組起的雜牌音響,伴奏我跟姊姊每日的起居。唱針與聲軌迴轉著我們的成長軌路,也刻寫今日的回憶。那時最喜歡陪媽媽去市場買菜,因為市場口有家唱片行,陳列一櫃櫃廉價的黑膠唱片。也喜歡模仿兄姐,抱著唱片到鄰居家交換喜好,在翻版唱片的叢林中,雜食地攝取音樂養分。

記得是一位讀高中的大哥哥帶著《中國創作民歌系列—我們的歌》來家裡。不同於市場口那些我經常翻動的唱片,封套上色系深沉的圖像、反白的粗體字,顯得慎重。唱盤旋轉出一把清亮的嗓音 ——「終日赤足,腰繫彎刀,牛背上的小孩仍在牛背嗎?」彎刀、那魯灣,陌生的詞彙與音節,似在引領另一個歸屬。

透過唱片解說,我認識了胡德夫。在一群江蘇人、山東人、海南島人的唱作人背景簡介中,關於他是這麼寫的:「在台東排灣族長大的山胞,從小放牛,常騎在牛背上。」在那秋海棠作為家國的想像版圖,牧童仍在水墨畫裡吹笛的年代,《牛背上的小孩》與胡德夫的身份,隱約開啟了我少年時另一段旅行的渴望。

大學畢業後,短暫地參與流行音樂產製的行業,遇上解嚴後的創作波瀾。「台語歌」隨著民主運動進程,開散出唱作人及議題性歌謠的支系。卡帶的便攜性,助力推波民眾音樂的新美學。正是在那音聲自由綻放的年代,認識了陳明章。在他北投老家一樓,吃著地方菜,聽他勾勒其「家鄉」與「民間」的所在,那包羅過去與當下的聲景、人文、地貌,一種地方性的全景,最終歸結並重置於調弦與音聲上。

1993年大大樹創立之初,與檳榔兄弟合作,經常往返水璉部落,意識到部落世代之間語言的斷層。於是跟水璉的朋友們,共同製作了阿美族語音樂有聲書《邦查WAWA放暑假》,CD版面市、卡帶版贈與部落小學。爾後,結識更多90年代在母語復振路上的唱作人。也正是在此旅徑上,聽見了阿淘——陳永淘。

阿淘的歌,是語言聲韻與旋律節奏交互建築的空間。無論表演現場在哪,他都會從一段倒敘展開,緩緩地,有條不紊。故事是歌的前韻,當第一個和弦刷下,我們早已沈浸於他營設的情境中,穿越細數的人時地,以及海川、林葉、蟲獸的形貌。在水浪山路之間,阿淘的歌詩更似身體與精神相互融洽的實踐。他說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或許對他來說,語言到哪、故事到哪,那裡就是家。

我在生命不同的階段,聽見/遇見胡德夫、陳明章及陳永淘。如今因著策劃這場音樂會,重訪他們的音樂人生;又因著合創的執行,親身見證音樂在他們三人生命中的重量。當他們的腰椎、牙齒被歲月鬆動,他們在鍵盤與琴弦上的力道卻依舊飽滿,那是生命之重所驅動的不服從,以繼續追逐各自嚮往的純真,數位時代也難以招架的現場溫度。

TEXT|鍾適芳
音樂製作人、策展人暨學者,創辦「大大樹音樂圖像」、「流浪之歌音樂節」,擅長紀錄片製作、統籌與各種關於音樂跨域、跨國的策展活動。

|延伸閱讀|

文字/鍾適芳 插畫/Dofa Li 編輯/Kris Lin 核稿/郭璈
文字/鍾適芳 插畫/Dofa Li 編輯/Kris Lin 核稿/郭璈
文字/鍾適芳 插畫/Dofa Li 編輯/Kris Lin 核稿/郭璈
文字/鍾適芳 插畫/Dofa Li 編輯/Kris Lin 核稿/郭璈
文字/鍾適芳 插畫/Dofa Li 編輯/Kris Lin 核稿/郭璈
文字/鍾適芳 插畫/Dofa Li 編輯/Kris Lin 核稿/郭璈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鍾適芳
  • 插畫/Dofa Li
  • 編輯/Kris Lin
  • 核稿/郭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