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正因桃園什麼都有,在「中原文創園區」,什麼都能發生
Promotion

中原文創園區

正因桃園什麼都有,在「中原文創園區」,什麼都能發生

前身為軍營「六一三補給庫」的「中原文創園區」,經歷歲月洗禮後華麗重生,成為創意江湖人士心靈交會的天地。在這片靈感匯聚之地,展覽、音樂、科技、文創市集與表演舞台等多功能空間交相輝映,讓文化創意活動的價值,在民眾的體驗中得到擴散與傳遞。

少有人能夠單一定義桃園的文化,實則因為這座城市什麼都有,難以一言蔽之。既涵蓋漁農工商的複雜產業鏈,也有著豐富的閩南、客家、眷村與新住民文化,且是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西部城市。

桃園甚至是六都中人口最年輕的城市,更是五年來全台人口成長幅度最大的一二級行政區,這座城市至今仍持續成長中—年輕,或許就是桃園此時此刻最具代表性的標籤,身為桃園首座大型複合式文創園區,「中原文創園區」正背負著為年輕人發聲的使命。

身為桃園首座大型複合式文創園區,「中原文創園區」自2023年年底啟用迄今,透過展覽、表演、文創市集等活動,吸引遊客入園,活化區域,為這座城市帶來有別於以往的新活力。(圖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圖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串聯桃園年輕活力的新載體

台灣多數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歷史遺址為基礎,透過活化空間,讓老建築重獲新生,結合文化創意產業軟實力的提升,為城市注入活力與競爭力。

中原文創園區位於中壢與桃園市區之間的主要幹道上,距離南北向高速公路僅3公里,周邊有多所大專院校及主要商業中心,成為容納各方夢想的孵育之地。

園區過去是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的主要倉儲區,存放美援物資,總佔地面積約七千坪。桃園市政府為了有效利用城市空間,進行整建,去(2023)年年底搭配「2023桃園文創博覽會」,正式對外開放為文創園區,活化10棟庫房,面積皆在120坪左右,在空間上也可以靈活運用,包含兩側的草地、中央草溝或連棟展演等各種可能的應用與規畫,其中,也有設計挑高4米7的倉庫,是少數適合數位科技類型的展演空間,能滿足各類藝文演出、展覽、市集與大型活動需求。

園區改建自過去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主要倉儲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腹地與空間,能滿足各類藝文演出、展覽、市集與大型活動需求。(攝影/城嘉鴻)

讓其自由地生長茁壯

文創園區要穩定發展,首先要有清晰的定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邱正生提到:「當時很多人建議將目標群眾定位在銀髮族,但是文創園區一旦被賦予狹窄定義,就會排除掉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過去,邱正生經手過西門紅樓、松山文創園區等園區營運,後來又在民間部門工作,經驗豐富的他著重於文創品牌打造,深知絕不能用框架去限制空間,尤其桃園是一座多元豐富的城市,不能輕率為「文化」下單一定義,而是要將文創園區視為充滿發展性的沃土,培育文創能量,促進桃園在地多元文化不斷加值與升級。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邱正生重視文創的「參與性」,中原文創園區正以此為目標,打造更多為年輕人發聲的有趣活動。(攝影/城嘉鴻)

邱正生認為,年輕群眾是園區消費主力:「一旦吸引到年輕人入園,便能夠使得年輕人的父母、小孩以及親友一起進來,有了不同的族群人潮,活動內容也隨之更為多元,交互影響下讓產業蓬勃發展。」

園區總監游冉琪補充說:「以往桃園民眾假日的選擇就是跑賣場,隨著園區開放營運,民眾有了新的選擇,能在這裡得到全新體驗與滿足。」不只以商業活動為出發點,中原文創園區力求與當地民眾溝通,建立連結,並捨棄固有僵化的展覽形式,不是冰冷生硬的展示牌說明,而是邀請民眾親身參與,刻劃下生活的痕跡。

向下扎根深化在地連結

中原文創園區不僅試著探究桃園的發展印記,更期望扎根在地,除了積極跨界串聯各區的傳統文化,同時運用地利之便,與大專院校攜手進行產學合作,設立文創展售中心,與學生共同開發設計,將學術理論付諸實踐,並在此展售相關設計精品及優質商品。

除了將園區視為品牌,活動本身也是一種品牌,例如熱門的「桃園國際動漫大展」,展現跨產業格局與本地化經營。(圖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除了將園區視為品牌,活動本身也是一種品牌,例如熱門的「桃園國際動漫大展」,展現跨產業格局與本地化經營。(圖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林世傑
  • 圖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 攝影/城嘉鴻
  • 編輯/郭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