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在車上》、《世界上最爛的人》入圍奧斯卡:看見影壇新語言

影視趨勢報

《在車上》、《世界上最爛的人》入圍奧斯卡:看見影壇新語言

美國獨立製片的語言將成為未來的影展、甚至商業主流,台灣電影也會持續汲取其中養分,慢慢煉成屬於台灣影壇更新、更特別的語言與美學。

(圖/東昊影業提供)

日本電影《在車上》在今(2022)年奧斯卡收穫四項大獎提名,繼2020年的《寄生上流》後,再次顯示亞洲 / 亞裔電影在美國持續受到重視的趨勢。此外,題材聚焦在個人內在困境的《在車上》與《世界上最爛的人》與另外三部過往相對常見的文藝及社會議題導向作品(《不丹是教室》、《上帝之後》和《漂浪人生》)共同入圍最佳國際電影,呼聲也相當高。

當然,日本導演濱口竜介與挪威導演尤金沃提爾都已是歐洲三大國際影展的常客,但無獨有偶的,從他們首度入圍奧斯卡的作品《在車上》、《世界上最爛的人》中,分別可以看到電影語言的變化,隱然昭示著未來獨立藝術電影在敘事偏好與美學上的轉變。

◉以下有劇情雷,請酌量服用

承襲經典美學,混搭美國獨立鏡頭語言

《在車上》改編自世界知名作家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同時融合了其中〈Drive My Car〉、〈雪哈拉莎德〉和〈木野〉三篇作品的元素。

〈Drive My Car〉篇章中,男主角演出俄國經典作家契訶夫的《凡尼亞舅舅》,開著瑞典品牌Saab(紳寶)的經典老爺車;〈雪哈拉莎德〉宛如現代都市情慾版的一千零一夜,讓男主角深深著迷的與其說是女主角雪哈拉莎德的肉體,更可能是她總在交媾後吐露的精彩故事;〈木野〉的男主角則是在妻子出軌後獨自經營酒吧,其中多次出現以經典的爵士音樂配上蘇格蘭威士忌的場景。

以上情境皆出現於《在車上》,揭示村上文學中的「世界性」,這是其在歐美亦享譽多年的原因。

(圖/東昊影業提供)

也正因此,《在車上》雖然仍有濱口個人風格的印記,但更多的電影語言及敘事角色都顯得更加國際化,以及有著台灣電影大師侯孝賢跟楊德昌的養份,比如濱口曾談到「非日常的對白」是受到楊德昌啟發;同時,作為侯孝賢的「粉絲」,濱口在鏡頭語言的使用上也有效仿侯導,以固定鏡位讓演員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以推動劇情,長鏡頭跟空鏡頭的使用也不禁讓人想起侯導的《紅氣球》。

然而,更多時候,電影裡的原創情節,在美式超市、車頂的香菸,尤其是雪地那一段,鏡頭語言讓人想起同樣是美國獨立製作的《久美子的奇異旅程》(主角尋找的是寶藏,而《在車上》是尋找創傷);同時也讓人想起美國公路電影,比如「在路上」的過程,看到美國獨立製片常運用的運鏡、光影與敘事語言。去年的《游牧人生》在鏡頭語言上就是很典型的美國獨立電影,自由的剪輯、自然光與逆光、手搖攝影與中長鏡頭。

《愛重奏》、《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和《世界上最爛的人》,併稱為「奧斯陸三部曲」。相較於前兩部,《世界上最爛的人》在電影語言及敘事上皆展現出顯著的差異。事實上,拍完前兩部曲後,導演尤金沃提爾就來到美國發展,從那之後的另外兩部作品《記憶乍響》和《魔女席瑪》,可以逐漸看出在異地發展的他,慢慢吸收美國影業的養分。

其中,從創傷去推展家庭關係,從潛意識的疏離與抗拒到投身美國主流類型,都有別於《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中蘊含的詩意,以及憑藉歷練去體會人生的走向,也吸引了美國具有影響力的影展(如多倫多影展跟紐約影展)的關注。簡而言之,尤金沃提爾開始講起了讓美國與奧斯卡以及美國影評,甚至國際影評更易懂的語言。

(圖/好威映象提供)

在電影語言和故事發展方面,從《世界上最爛的人》中甚至也可以看到一些受到美國典範級獨立製片的影響——如諾亞波拜克(Noah Baumbach)的作品中,大量運用對白/旁白,並且透過鏡頭語言來刻畫中產階級的生活感,以及《樂來越愛你》中幾顆主角陷入愛情時如夢似幻的奇幻感運鏡。

汲取美國養分,翻開台灣影壇新篇章

換言之,過去歐洲影展藝術片不強調敘事(甚且有反敘事的導演如蔡明亮、阿比查邦等受到歡迎),但如今,純以強調影像創意、創作思維與意境來實踐的前衛藝術電影,似乎正在讓位給偏向敘事、角色塑造的獨立電影。

若用這個角度來看,今年坎城影展將金棕櫚大獎頒給《》(偏向敘事與角色,但在影像思維創新度與議題前衛度上也夠高),而導演獎則頒給場刊分數(刊載於影展刊物的影評分數)更高的《ANNETTE:星夢戀歌》(偏向前衛影像創意,導演功力雖好但傳統),至於場刊分數再更高的阿比查邦《記憶》僅獲得評審團獎,似乎也就沒那麼意外了。

下一個世代的電影美學正在形成,在這個轉型期裡,台灣亦有華麗轉身的案例,首推趙德胤——平心而論,他從明顯的台灣新電影美學《冰毒》,到轉型陣痛期的《再見瓦城》(同時具有意境和角色敘事的雙重性),再推出了完全跟上歐美敘事型獨立電影節奏與議題性的《灼人秘密》,並以此向過去、甚至台灣告別,留下的逗號值得玩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erp4-S9VI&feature=emb_imp_woyt

事實上,2021年的金馬獎正是由美國歸國的、養分來自美國獨立製片的新導演阮鳳儀所創作的《美國女孩》,對決承襲了台灣新電影美學的鍾孟宏《瀑布》,在影評圈激起了一番討論,隱約傳達出台灣當今世代的電影喜好趨勢,顯現台灣電影也正受到這波來自美國獨立製片語言的影響。

雖然「傳統」跟「經典」沒有不好,但風水輪流轉,無獨有偶的,國際中生代與新導演都選擇了靠近美國獨立製片的語言,觀眾與影評也顯然都很喜歡。這股儼然已成為目前主流的風潮,可能還會持續好多年。

以這個趨勢來說,今年最讓人期待的應當是有著美國電影養分的導演陳駿霖,其所執導的新作《買一送一》,他曾以《一頁台北》拿下柏林影展亞洲評審團獎,短片《美》也曾獲最佳短片銀熊獎,我相信他最好的時機會落在今年。

一樣有著美國養分的黃婕妤,曾以執導的MV《水星記》入圍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目前也正在進行新劇《愛愛內含光》的拍攝。此外還有導演劉邦耀,曾以留學作品《便利貼動畫》入圍柏林短片影展、以Netflix驚悚劇集《住戶公約第一條》入圍金鐘獎的他,將推出的第一部長片《民雄鬼屋》也讓人期待。

私認為,美國獨立製片的語言將成為未來的影展、甚至商業主流,台灣電影也會持續汲取其中養分,並同時在出國拼獎、上國際串流平台累積硬實力的過程中,慢慢煉成屬於台灣影壇更新、更特別的語言與美學。

|延伸閱讀|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徐佑德
  • 圖片/東昊影業、好威映像提供
  • 編輯/李尤
  • 核稿/蘇曉凡
徐佑德

徐佑德

無垠公司共同創辦人、《Mapless Vision 新趨勢產業報》創刊人暨總編輯,前《娛樂重擊》主編,現職製片/劇本開發/前期統籌/影視與文化內容觀察/數據分析。2020 以《地下弒》入選金馬創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