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全台灣最大黑膠唱片行」張大韜黑膠本舖:黑膠的聲音就是比其它媒介好

「全台灣最大黑膠唱片行」張大韜黑膠本舖:黑膠的聲音就是比其它媒介好

被五萬張黑膠唱片圍繞的感覺是什麼?除了震撼與佩服,還存有一點敬畏之心,因為就算是本格派樂迷、音樂職人或專家,面對「張大韜黑膠本舖」龐大的實體黑膠收藏,無論怎麼翻,總會翻到若干歌手/樂團是你這一生還尚未聽聞過的名字。

位於桃園中壢的「張大韜黑膠本舖」現場收納五萬張以上的實體黑膠唱片。

被五萬張黑膠唱片圍繞的感覺是什麼?除了震撼與佩服,還存有一點敬畏之心,因為就算是本格派樂迷、音樂職人或專家,面對「張大韜黑膠本舖」龐大的實體黑膠收藏,無論怎麼翻,總會翻到若干歌手/樂團是你這一生還尚未聽聞過的名字。

根據美國唱片協會(RIAA)2020上半年的報告,黑膠唱片的銷售額自1986年來首次超越CD,且持續成長,在數位串流快速便捷的大環境裡,聆聽過程「不太方便」的黑膠載體異軍突起,再度扛起實體唱片銷售的重責大任。

在台灣,黑膠愛好者與發燒友不在少數,當你在搜尋引擎上輸入「黑膠」等關鍵字,「張大韜黑膠本舖」往往是推薦地點首選,點入其社群專頁,自介首行寫著「全台灣最大黑膠唱片行」,十個字直接了當又霸氣。實體唱片收藏成精的三金主持人黃子佼曾多次在自己節目上大力推薦這間黑膠專賣店——絕對是讓台灣樂迷「無痛買黑膠」的入坑首選。

「張大韜黑膠本舖」隱身在中壢後火車站一帶住宅區。

體驗被五萬張黑膠圍繞的震撼

循著地址按圖索驥朝聖吧!店鋪並不位於什麼唱片街或是繁華熱鬧的市區,而是隱藏在中壢後火車站一帶、寧靜又尋常的住宅區小巷裡。門口斜對面還貼心地提供幾個來店顧客的停車位——其實開車來逛是對的,因為一進一出之間,不抱個一、兩箱黑膠回家是種罪惡,開車來載,才方便。

說開車載貨絕對不誇張,與其說這裡是間唱片行,碩大的店面更像是經過工業風裝潢改造過的倉庫,店內空間動線寬敞舒適,現場除了收藏五萬張以上的黑膠,也標榜每季都會新進一萬張左右的唱片,提供舊雨新知隨時來訪的理由。

被五萬張黑膠唱片圍繞的感覺是什麼?除了震撼與佩服,還存有一點敬畏之心,因為就算是本格派樂迷、音樂職人或專家來到貴寶地,面對此處龐大的實體黑膠收藏,無論怎麼翻,總會翻到若干歌手/樂團是你這一生還尚未聽聞過的名字。

重視黑膠體驗的試聽 / 閱覽區。

店長鈞韜(是的,就是張大韜本人)聆聽樂風之廣,從流行到古典、從民謠到爵士、從歌劇到電影OST,每一張皆如數家珍,在店裡選片時,偶爾還會看到一些由他本人親自撰稿的文案推薦,這種來自唱片行的類側標推薦,就是所有實體唱片樂迷津津樂道的共感回憶。

除了大量的新規與二手黑膠,這裡也以「耳機、音響專賣」為許多發燒友推崇,店內的每一款耳機都提供即時sample試聽服務,也有開放空間的閱聽區,供訪客現場試聽唱片。

「聽黑膠,那個『體驗』感很重要,所以我很重視試聽,挑了唱片一定要聽嘛!現場聽過後悔的話才可以馬上換。」鈞韜說,這是他經營唱片行最在乎的事,所以這裡有黑膠、有耳機,也有大量珍貴的音響專書供人閱覽,他歡迎各方樂迷來現場感受高品質音場的魅力,坐在皮製沙發上,沉浸在音樂裡,與世隔絕,「開店就是要讓人進來聽嘛!不然我開店幹嘛?」(笑)

床前開始聽音樂

自小受父母薰陶,鈞韜如今對於兒時床頭那台手提式的卡帶收音機還歷歷在目,三、四歲時,他學會哼唱的第一首流行歌是齊豫的〈橄欖樹〉,「我家人都是愛聽音樂的人。」音樂就是鈞韜的睡前童話,他跟在父母後頭聽著古典樂、西洋音樂與中文流行歌,也跟著姊姊一起聽小虎隊,「他們的出道作是跟憂歡派對一起出的合輯《新年快樂》(1989),這張令我印象深刻。」

1995年,伍佰 & China Blue推出第一張現場專輯《伍佰的LIVE》,當時就讀小學六年級的鈞韜,被現場版的〈浪人情歌〉受到感動,即便幼小的年紀或許還無法感受歌曲中所說的苦情心境,然而搖滾詩人所創作出的世界觀已在他心中埋下種子,鈞韜回頭找尋1994年出版的專輯《浪人情歌》,他說,那是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有意識」地去選擇、購買自己想聽的音樂。

對音樂的求知若渴,到了大學時期來到高峰,當時MP3格式正崛起,收藏與攜帶音樂變得更加方便,因為受到伍佰的曲風影響,鈞韜開始聆聽大量的西洋經典搖滾,也觸類旁通在古典樂研究上足功夫。

超過五萬張的黑膠館藏,各路音樂迷絕對都能在此挖到寶。

從追求聲光品味到成就一家店

愛聽音樂的人,不一定會變成音響發燒友,但所有音響發燒友卻都是愛聽音樂的人。作為一名黑膠音響舖的店長,鈞韜也不例外,他想當然經歷過這段追求音響硬體設備、大量付學費的時期。但會開始對聲音所有重視與要求,他笑說,是因為打電動。

讀研究所時,鈞韜迷上電玩娛樂,為了追求更刺激的聲光效果,所以開始研究音響,以理工科出身的精神鑽研設備,「沒想到後來音響弄得不錯,也算是小有規模,但這麼好的音響,只用來打電動似乎有點浪費,所以才回到聽音樂這件事情上。」從三歲起就躺在床上聽音樂的他,經歷過卡帶、CD、數位等階段,如今終於正式踏入了黑膠領域,也為未來開店之路立下根基。

某年,鈞韜遠赴美國,拜訪離鄉求學的姊姊,順道在旅行途中造訪不少大大小小的黑膠行,此行不但令他收穫滿滿,回台後,也開始在網路上做一些簡單的二手買賣,「聽得多了,開始就會和一些同好交流,進行唱片的交換或買賣。」

珍稀的古董黑膠唱盤,樂音醇厚。

在網路上的交易與收購大約持續了八年多,鈞韜發現自己黑膠片收藏已達到一間倉庫都裝不下的量了,他想起當年走進全美最大獨立音樂唱片行「阿米巴音樂城」(Amoeba Music)的光景,想想,如果也能開一家像這樣有如倉庫般的實體唱片行,也不失為是人生一大樂事。

2007年,他從網路商店做起,兩年後便成立實體店鋪,貨源多來自英美兩國的合作廠商,就連黑膠起源「78rpm蟲膠唱片」這裡也找得到,所謂的蟲膠,多使用於18世紀末年至五〇年代的音樂灌錄,容量少(約三分鐘左右)、又難以保存,在現今黑膠市場裡十分稀有珍貴。如今的張大韜黑膠本舖,已是全台二手交易量最大、同時也是收藏量最大的黑膠唱片通路。

店內提供專業洗黑膠服務。

黑膠是一種優雅而閒適的行為

「實體唱片最珍貴的,還是這個收藏的價值。」鈞韜認為,無論音樂媒介如何日新月異,論起音質與載體,絕對還是黑膠最為完整,「數位串流或許很方便,但是連歌詞都沒辦法拿在手上慢慢閱讀,傳統實體唱片的好處,就在於至少還附有歌詞紙本以及專輯製作等訊息。」藉由聽覺、視覺與觸覺的串連,一張唱片,不僅是架上的收藏,更是一種放在心底的品味。

而黑膠絕對就是最具儀式感的音樂賞析行為,從上機讀取、播放、調整細節,過程中還得注意曲目翻面,每張黑膠也得細心保存與洗片,在一切講求快速與效率的時代,聽黑膠宛如一種緩慢的生活節奏。

大量的發燒友專書,提供專業的音響知識。

在鈞韜心裡,聽黑膠是個「閒適而優雅」的事情,他說:「這是要空出時間、甚至有點閒情逸致才能進行的,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我覺得聽黑膠很像在主動讓自己獨處,使注意力更能專注在音樂細節裡。」

無論從實物或精神層面來看,實體唱片擁有絕對的收藏性,串流或許便捷,但那始終不算是真的「擁有」那些作品,這呼應鈞韜所說的收藏價值,也讓聆聽音樂這件事更有儀式感,也代表你很在乎聽音樂這件事,「耳朵的感受是誠實的,黑膠的質感就是比CD、串流要好太多了,聲音是不會騙你的。」

為《彭博商業周刊》、《紐約客》等知名報刊撰稿的記者暨作家大衛.賽克斯(David Sax)就曾出書提及這些關於老物的回歸,他認為,舊時代的某些事物,不僅不會被數位科技取代,反而會再次迎來高峰——書寫文具、底片攝影(無論是照片或電影)、黑膠唱片⋯⋯都將持續受到關注,這些老派、細膩又精緻的類比體驗,將是數位科技難以企及、甚至永遠無法取而代之的雋永。

  • 張大韜本人推薦:最能代表「張大韜黑膠本舖」的兩張唱片

Village People《Go West》,1979

憑藉一曲〈Y.M.C.A.〉走紅全球的美國團體Village People是我聆聽西洋經典流行音樂時的重要啟蒙,但比起〈Y.M.C.A.〉,我更中意這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Go West〉。

這首歌的內涵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Go West!」最早來自共和黨創辦人Horace Greeley的名句,反映西部拓荒的勇往直前;在七〇年代,它是舊金山同性戀平權運動的重要背景樂;1993年,被英國電子名團Pet Shop Boys翻唱後,歌名「西進」一詞,在蘇聯解體的九〇年代,變成一種對自由的嚮往;如今,又成為了一首富有激情感的體育賽事常備曲,2006年Patrizio Buanne翻唱版成為該年世界盃主題曲。

我認為像〈Go West〉這種因年代推演而改變歌曲意義的案例,就是流行音樂很重要的一項精神,所謂的經典,就是能讓人在每個時代中,都能找到呼應自己生活軌跡。

Martha Argerich《Schumann:Fantasiestücke, Op. 12;Fantasie, Op.17》,1976

阿根廷鋼琴名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是我個人非常崇拜的鋼琴演奏家,這位公認的天才十分具有性格,生活低調也厭惡面對媒體訪問,她極度不愛練琴,唯獨對舒曼(Robert Schumann)情有獨鍾,11歲時就對舒曼所有鋼琴曲目瞭若指掌、駕輕就熟。

這張她在1976年所錄製的作品是我個人最推薦的一張唱片,她以精湛的琴藝重現舒曼作品中的慵懶與浪漫,阿格麗希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她的演奏能帶領聽者前往意想不到的境界。這張唱片十分適合用來放鬆,也呼應我想要營造的店內氛圍。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致力於挖掘台灣文化,請支持我們正在進行的第三年訂閱計畫,一起記錄與參與台灣的文化改變。

文字/郭璈 攝影/林蔚靜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林蔚靜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林蔚靜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林蔚靜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郭璈 攝影/林蔚靜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郭璈
  • 攝影/林蔚靜
  • 編輯/郭璈
  • 核稿/李尤、郭振宇
郭璈

郭璈

在《VERSE》上班、寫作和當編輯;在搖滾樂團裡彈吉他、寫歌和唱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