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黃銘彰專欄:奧恰洛夫——蹲踞與挺立

黃銘彰專欄:奧恰洛夫——蹲踞與挺立

有關注桌球的台灣球迷,對德國好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應該不陌生。他在2012倫敦奧運、2020東京奧運二度在銅牌戰打敗來自台灣的選手莊智淵、林昀儒,粉碎兩代台灣桌球人的奪牌夢。

有關注桌球的台灣球迷,對德國好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應該不陌生。他在2012倫敦奧運、2020東京奧運二度在銅牌戰打敗來自台灣的選手莊智淵、林昀儒,粉碎兩代台灣桌球人的奪牌夢。

在亞洲人叱吒風雲的頂尖桌球賽事裡,奧恰洛夫無疑是個異數,不僅因為他來自歐洲,其人高馬大的身形在講求靈巧的桌球運動中並不占優勢。放眼2000年以來,曾登頂世界第一的絕大部分是中國選手,只有來自奧地利的施拉格(Werner Schlager)、德國名將波爾(Timo Boll)及奧恰洛夫三人,曾短暫登上球王寶座。

能在桌壇闖出一片天,奧恰洛夫一路走來毫不僥倖。他出生基輔,三歲隨父母移民德國,從小在曾是蘇聯國家代表隊選手的父親指導下學球。相對於同隊的一代名將波爾有著天生的球感,奧恰洛夫屬於苦練型選手,在父親嚴格訓練下幾乎天天練習。他曾在受訪時分享,小時候練球時有咬指甲的習慣,父親告訴他,要在體壇成功,得先學會控制自己,他因而開始盡可能戒除任何分心的因素,致力於追求自律與精準。

20歲那年,他不但成為德國奧運代表隊選手,更一舉隨隊拿下團體銀牌,而後幾度在世界舞台擊敗制霸桌壇的中國名將如王皓、張繼科,因而廣受矚目。2012年,這名第二次登上奧運賽場的24歲後起之秀,在奧運殿堂奪下男單銅牌,儼然成為繼隊友波爾之後,有機會挑戰中國桌球霸業的歐洲選手。

2017年,全歐最頂尖的兩位桌球選手—波爾與奧恰洛夫,兩度在中國公開賽、世界盃桌球賽碰頭,在這兩場世代對決中,奧恰洛夫以驚人的意志力及關鍵時刻的超水準表現勝出,這是他首次贏得世界盃桌球賽單打桂冠,更是2010年以來唯一一位拿下此殊榮的非中國選手。而後,他在德國公開賽準決賽先是首度擊敗當時中國新生代頭號選手、現為世界球王的樊振東,又在決賽重挫前輩波爾,一舉在隔年年初首登世界第一寶座。

看過奧恰洛夫打球的人,肯定忘不了他獨樹一幟的「潛水艇式發球」。身高186公分的他,執行拿手的反手右側旋發球前,會先下蹲低讓視線與高76公分的球桌平行,左手持球、右手將拍面放置在低於桌面之處;接著,在上拋直徑4公分的小白球時,重心同時向上移動,並迅速從右腳轉往下跺的左腳,再運用重心轉移而生的力道,順勢以立起的拍面瞬間發力摩擦球的右側,使其產生強烈的逆時針旋轉,讓對手接應不易,進而有機會銜接下一板的正手搶攻。如此結合力與美、姿勢仿若表演藝術的發球,甚至曾被《時代雜誌》(Time)選入全球50大最佳發明,可以說徹底顛覆了過往對於發球動作的想像。

而奧恰洛夫與眾人不同之處,除了發球,還有強烈近台攻擊意識。由於歐洲選手身形較高,通常擅長打遠台對拉;高大的奧恰洛夫卻鮮少貿然退台。他的發球、接發球與台內球技術細膩,慣於在前三板製造攻擊機會,攫準時機、猛然出擊。

「對桌球運動來說,心理因素越來越重要,」奧恰洛夫不只一次在訪談中強調,他不斷鍛鍊心志,「永遠要相信自己有機會贏球,並且不斷練習。」殊異的打法,加上越發強壯的心理狀態,是奧恰洛夫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儘管2018年在球王寶座僅待兩周,便因傷勢陷入低潮,但他始終維持高密度的訓練,積極調整狀態。2021年的東京奧運,時隔九年他再度搶下男單銅牌。這對於巔峰年歲有限的桌球運動而言,實屬不易。

兩度在奧運阻斷台灣桌球奪牌之路,奧恰洛夫曾在受訪時透露自己「真心感到抱歉」。這位在賽場上豪氣千雲的德國名將,下了場風度翩翩且風趣橫生,在選手及球迷之間皆備受愛戴。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首都基輔,戰事延燒數月。出身基輔的奧恰洛夫,心繫仍住在家鄉、高齡85歲的祖母,緊急將其帶離戰火,歷經數百公里的避難,卻未能保住至親的性命。「我們應該有明確的立場。」他而後選擇與合作12年的俄羅斯奧倫堡(Orenburg)俱樂部解約,回到德國加盟Neu-Ulm俱樂部打球。

這些年來,奧恰洛夫不斷以行動證明,剛與柔可以並濟,謙遜與霸氣能夠並存。在向前俯衝的無數致勝拉球之中,不只是他三十多年來反覆的練習,還有那有意識壓低身子地蹲踞,以及猛力擊球後,挺直腰桿的傲骨。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5封面故事「是男生,是女生,是流動與多元」,更多關於性別流動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作者/黃銘彰 插畫/ONE.10 Society 簡士閎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作者/黃銘彰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作者/黃銘彰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銘彰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銘彰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銘彰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銘彰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銘彰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黃銘彰
  • 插畫/Spike
  • 編輯/温伯學
  • 核稿/郭振宇
黃銘彰

黃銘彰

出身嘉義,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曾任《VERSE》執行主編、《The Big Issue Taiwan》主編。編有《本地 The Place:屏東》、《本地 The Place:嘉義市》等多本刊物,並曾於 2021 年臺灣設計展、2022 年臺灣文博會擔任分區策展人。現經營創意工作室「平凡製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