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潮間帶上的彰化味:彰化永續漁業的未來

潮間帶上的彰化味:彰化永續漁業的未來

彰化沿海因特殊的潮間帶環境,長久以來發展出獨樹一格的養殖漁業與產業文化,近來也有越來越多漁民轉型友善養殖,賦予沿海養殖漁業全新的氣息。

彰化沿海因特殊的潮間帶環境,長久以來發展出獨樹一格的養殖漁業與產業文化,配合海水潮汐消長,可見蚵農頭戴斗笠坐著海牛車、駕駛鐵蚵車的採蚵情景。近來,也有越來越多漁民轉型友善養殖,挖掘生態體驗旅遊的新商機,賦予沿海養殖漁業全新的氣息。

彰化沿海養殖漁業發達,以養蚵、文蛤為大宗。周末去王功吃鮮蚵、芳苑挖文蛤,不只是在地人的記憶,也是不少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綿延約62公里的海岸線,擁有全台最大的泥質潮間灘地,如此地貌與先天環境條件,形塑了彰化沿海六鄉鎮特殊的養殖漁業。 

彰化縣文蛤養殖為全國第三,養殖面積約1,655公頃、產量約9千公噸,主要聚集在芳苑鄉的三大養殖區:王功、漢寶、永興;文蛤養殖主要在內陸地區,前海區域則有養蚵產業,民眾可在退潮期間,見到鐵蚵車、水牛採蚵的特殊場景。

往北走來到鹿港鎮,在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的協助下,70年代率先嘗試鰻魚養殖產業,從鰻苗、鰻魚養殖、飼料廠到後續的外銷產業,鹿港曾一度是全台第一的養鰻重鎮。南邊的大城鄉則盛產黃金蜆,以淡水養殖為主。

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加上養殖、加工成本提高,養殖漁業也面臨經營難題,然而,部分漁民開始投入友善養殖,提高自家產品的品牌競爭力,也發展生態旅遊、漁業體驗行程等,積極轉型走出新路。

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執行長趙俊傑(左)哈哈漁場主人陳明瞭(右)。

養殖、保育兼營旅遊體驗

本身在漢寶飼養文蛤的彰化海洋食研基地理事長、哈哈漁場主人陳明瞭說,過去20年來,彰化養殖環境面臨巨大的變化,五、六年前開始,只要一下雨、或是天氣異常,文蛤就會集體暴斃,「也因此,這些年來,文蛤在市面上的價格一直無法下降。但文蛤在我們的料理中又是非常常見、容易入菜的一種食材,就算需求遠大於供給,我們價格還是用比較保守的方式在賣,不敢拉得太高。」

且因文蛤收成不穩,同一區域的漁民「今年收成好的,明年未必好,收成都有些運氣成分」,所以漁民之間都會流行一句俚語:「每年換師傅。」

探究背後原因,除了大環境變遷、全球暖化,因為漁民未休耕,長年來養殖池老化,也可能是關鍵因素之一。但漁民們也開始有自覺,這些年投入水質監測,且開始用益生菌,哈哈漁場更是取得濕地標章認證,成為友善養殖的典範之一。

濕地認證是讓漁民身兼生產與保育的工作,在退潮後6米以內的濕地範圍內,漁民有三分之一的範圍不從事養殖,讓該區域維持生物多樣性,並定期監測水質。申請濕地認證有兩個好處是,一是該區域的有多樣的魚、蝦,可藉由天然的生物鏈進行體驗教育;二是這三分之一乾淨的水域,可作為養殖區域的水庫,不用去等待每一天潮汐來,就有一區乾淨的海水可以使用,一舉兩得。

陳明瞭的作法,其實就是新一代彰化漁民的縮影,不因大環境的劣勢而放棄,反而積極改變經營方式,找尋在地漁業的出路。

傳統海牛採蚵成文化活動

彰化沿海常見的養蚵業,也在近年致力於推廣體驗式旅遊,把傳統的漁業工作場景,重新包裝,讓民眾得以觀摩參與,創造新的商業可能。

芳苑從日治時期以來便有黃牛拖著車,下至沿海泥岸蚵田採收、運送的獨特景象。專為潮間帶漁戶服務的黃牛在地方擁有專屬的名稱──海牛。海牛不僅運蚵也耕田,穿梭在潮間帶與田間,反映出沿海一帶,村民與環境互動形成的獨特文化。

海牛採蚵漁法仰賴專業的養殖技巧外,從養育和接生牛隻、訓練海牛到修牛車,皆是一門專業。隨著養蚵產業衰退,人力老化凋零,此一景象也從日常生活成為文化活動。

2016年,海牛文化成為彰化第一個以產業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爾後為保存海牛訓練知識,並且持續結合海洋環境教育推廣海牛採蚵,於2020年轉為彰化縣第一個「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別的無形文化資產。

現在在芳苑,有不少漁業文化活動,縣府也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融合既有的海牛體驗遊程,讓更多人了解漁村文化,每年暑假最熱門的「王功漁火節」則融合夕照美景與音樂慶典,帶動彰化沿海的觀光旅遊。

青年返鄉記錄在地漁業知識

退潮時分造訪王功漁港,也可見蚵農駕駛鐵蚵車,採集鮮蚵的畫面。

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諸讚說,漁村長久以來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但彰化沿海漁業積極投入生產、銷售等轉型,也鼓勵青年從事漁業,現在也看到一些成效,「像是以前漁村三合院,老一輩老了後就沒人住了,但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回來,三合院未來也可能變民宿,迎接觀光客與人潮。」

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執行長、海洋食研基地專案經理趙俊傑或許就是青年返鄉的最佳案例之一。

趙俊傑的阿公阿嬤是鹿港在地的養鰻人。他說,70年代,鹿港是第一個開始發展鰻魚產業的地區,產量曾經是全台第一,但80年後開始走向衰退,這幾年來因鰻苗價格高,鹿港腹地小,產量不如其他地區。一度繁盛的鰻魚產業,現在已越來越沒落。

幾年前,他有感於此,主動拾起攝影機,返鄉記錄阿公、阿嬤的養鰻身影,並拍攝成紀錄片。累積豐厚的田野調查經驗後,趙俊傑在地成立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設計以食魚教育為主題的課程,在基地辦理活動也走進校園,推廣彰化養殖漁業故事。他會帶領孩子們製作鰻魚標本、看鰻魚人工作的紀錄片,也使用彰化在地海產進行料理實作課程。

現在,他來到王功漁港,進駐於縣府整備活化的海洋食研基地,持續與沿海的多所中學、小學教師合作,開發教案,帶領學生與民眾認識沿海生態。「這是大家比較不了解的,包括我們自己從小到大在鹿港長大的,可是也對海洋、養殖漁業都不了解。」

「一般人想到海,第一個想到的是碧海藍天,但彰化這邊的海,看起來黑黑的、很多泥沙,其實仔細研究才發現,彰化雖然看起來不是印象中的海灘,卻有豐富的潮間帶等生態資源。」

他的理想是,海洋食研基地能串連彰化沿海六鄉鎮,打造「海洋廊道」,建立屬於在地的海洋品牌。

轉型有機魚塭 導入科技拚永續

這些年,彰化養殖漁業配合消費者喜好,開始拓展養殖種類,例如鹿港除了養鰻魚,也開始養泰國蝦、白蝦、鱸魚等;芳苑的三大養殖區,則有漁民開始養烏魚。

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諸讚表示,漁會積極協助漁民增設冷凍設備並投入初級加工處理,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例如彰化在地的蒲燒鰻魚一直是漁會最主力的銷售產品之一;至於文蛤,漁會也正輔導產銷班製作真空包裝的熟文蛤,只要熱水沖一沖就可以食用,並將持續精進文蛤的風味與口感。

另一方面,健康食品也存在著商機,例如文蛤飼養採行與虱目魚共同混養的養殖方式,並透過萃取虱目魚精華,製成富含膠原蛋白的虱目魚萃,進而提升虱目魚的經濟價值,發展出最天然的保健食品。

今年五月,芳苑也迎來首座有機魚塭。青農楊宜樺為在地文蛤業者第三代返鄉,帶回新的科技管理方式,導入智慧科技達到有機養殖,其養殖場生產文蛤、黑蜆、白蝦、虱目魚等,其中「有機文蛤」、「有機虱目魚」是全台第一、也是唯一的有機認證。

楊宜樺也開創獨家技術,製作即食有機文蛤、黑蜆,運用科技包裝技術鎖住食物的鮮味,民眾買回家只要將其倒入熱水中,便能馬上食用。也開發加工品,如有機黑蜆醬油、有機黑蜆味噌等,讓這些漁產品能外銷到全世界。

近年來彰化外海因發展離岸風電,與沿近海漁業的共存共榮成為一大挑戰。2019年,漁會提出「和解共生」方案,推動在地漁業永續計畫,包括發展「海洋牧場」等轉型方案,引進國際經驗,協助漁民永續經營。

不畏大環境的變化,漁民依然孜孜不卷,從產學合作、轉型深度體驗旅遊,到結合科技技術,讓優質漁產能以最高品質端上消費者餐桌,為的是把彰化沿海的文化與經驗留存下來,尋找永續生存的方法。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章凱閎 攝影/張晉瑞

回到專題:彰化・前進三百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