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自歷史與生活提煉嘉義的意義:「剛剛好的城市」X「舊監青年旅店」

自歷史與生活提煉嘉義的意義:「剛剛好的城市」X「舊監青年旅店」

平凡編集工作室的黃銘彰和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分別擔任嘉義文創園區A棟和V棟、以及嘉義舊監獄的策展人。展覽場域選用嘉義市代表性的歷史建築,透過設計提煉這座城市的尺度,實驗出未來的探索想像。

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左)和平凡編集工作室的黃銘彰(右)。

2021台灣設計展將於本月24日於嘉義市正式開幕,為期十天的展期,今年以「家意 ‧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 為主題,復興嘉義市南來北往的驛站精神。平凡編集工作室的黃銘彰、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和同心圓設計・影像的張伊增,分別擔任嘉義文創園區A棟和V棟的策展人,以及嘉義舊監獄的共同策展人。展覽場域皆是選用嘉義市代表性的歷史建築,如何透過設計提煉這座城市的尺度,實驗出未來的探索想像,是他們行動背後最大的冒險與任務。

剛剛好的城市,做一場剛剛好的試驗:策展人黃銘彰

在台北從事編輯工作的黃銘彰,擅長企劃和統合主題故事,過去便曾執行許多地方創生專案。「希望有天,自己也能回到嘉義,做一件代表作品。」台灣設計展成為回家的契機。

嘉義文創園區A棟「剛剛好的城市:理想生活再想像」作為主場館之一,是要論述嘉義市的故事。黃銘彰重新梳理成長經驗,從小嚮往大都市,實際到台北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步調,反而體現出嘉義市的生活感。

黃銘彰說:「嘉義就像一間選物店,留下的都是被時光篩選後的風景。」因此,他決定從生活出發,描繪家鄉輪廓。展覽提煉嘉義市速度、時間、尺度三個面向,邀請多位與嘉義有地緣關係的設計師和創作者協力創作,牽動眾人對嘉義的觀點,分享彼此眼中生活的家。

黃銘彰藉這次策展機會回到家鄉嘉義。

包含擅長將成長記憶創作成印花產品的印花樂,三位品牌創辦成員皆出身於嘉義高中美術班,並約請同班同學,拾荒文化影像創辦人邱煥升參展創作,利用視覺動畫的投影,一同演釋生命歷程的匯集之地。還有平面設計師廖小子、大象設計潘岳麟、早起設計官佩萱、HOUTH等近二十位設計師,皆是土生土長的嘉義人。

文案方面,則是邀請一樣嘉義出生的下港女子、定居嘉義的如此表達工作室加入,影片由在地的有時間影像拍攝。透過真實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們,讓內容能充分感受到嘉義的氛圍:從一碗雞肉飯、巷弄間的醫藥館到嘉義公園玩沙畫的集體童年回憶,如此密切,且平易近人。

這些嘉義出身的夥伴名單,來自於黃銘彰過去幾年在工作上有意識的蒐集,「只要聽到對方是嘉義人,我都會特別記起來,所以展覽召集許多已在外頭發光發熱的在地人回來,我們介於本地和外地之間的觀點,用一個比較抽離的角度去觀看與自己最親近的地方。」對黃銘彰而言,兩者交織的魅力,就是彼此都能透過大眾能理解的語言,闡述嘉義各個面向的神情。 

嘉義文創園區A棟「剛剛好的城市:理想生活再想像」。(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有家攝影工作室拍攝)

由平凡編集工作室製作的嘉義質感小店指南。(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有家攝影工作室拍攝)

另一個展館,嘉義文創園區V棟的「中間試驗場」則是談述設計如何導入城市治理,二樓與木更 Mugeneration和在地選物店Hunter Goods & co.合作,匯聚嘉義的熱門名店,像是巴倫司康、穀谷等,每週輪替不同攤位,體會不同的店家風格。

剛剛好的城市,如同嘉義曖曖內含光的生活態度,很多驚喜需要鑽進巷弄裡捕捉,許多內斂的嘉義人,或許不是在極端的光譜大鳴大放,但大家在中間從容不迫地打理好自己長出的姿態,每人每物都在這座城市適地安放。

將嘉義舊監獄搖身一變為「舊監青年旅店」:共同策展人葉哲岳、張伊增

相較於黃銘彰藉策展機會回到嘉義,共同策展人葉哲岳主持的在地組織台灣田野學校,長期駐地嘉義,負責活化建於1919年的嘉義舊監宿舍群,也是臺灣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同心圓設計・影像則是在三年前因緣際會來到嘉義,成立空間規劃所,挖掘在地工藝師、有趣的咖啡廳,以及珍貴的隱形冠軍,用設計串連城市的人事物。

為了打破矯正機關冷冰冰的框架,台灣田野學校和同心圓設計・影像合作將宿舍群木屋作為當地社群鍵結的基地,深入探索並重新勾勒市民的集體記憶。

人稱「小葉老師」的葉哲岳,帶領在地組織台灣田野學校進駐嘉義舊監獄。

《舊監青年旅店》共同策展人同心圓設計・影像總監張伊增於旅店酒吧品嚐嘉義性格。(圖/同心圓設計.影像提供)

葉哲岳笑著說:「嘉義舊監獄在長輩的印象裡,就是嫌惡設施,好像誰踏進來這裡,回去都要收驚。恰巧,嘉義舊監獄是目前嘉義市少數尚未被正式定位未來發展模式的園區,台灣設計展正是一個機會,擷取舊監獄的特色,結合現代設計,轉化成新潮語言,挑起大眾對嘉義的好奇,驅動舊監獄發展的可能性。」

如何翻轉既定印象,把一個在昔日象徵「關」的空間場,形塑出「開」的公共性,「JAIL HOSTEL舊監青年旅店」便是台灣田野學校和同心圓設計・影像策劃共同策展,前期導入 5% Design Action和沿岸製作的社會設計思考,透過不同團隊的創意碰撞,藉由色彩表現和空間佈局,反覆嘗試不同版本的策展成果。

「我想像中的青年旅店是溫暖、活潑、有熱情接待的櫃檯、有看書的空間、有各式旅人進出的大廳,談論這座城市的有趣。」同心圓設計・影像總監張伊增說,「旅店」的概念讓這次的展出不再只是用眼睛去接收資訊,而是將五感沈浸在環境中。

旅店是進入一座城市最直接的入口,舊監青年旅店號召一千六百人次的志工,現場透過真人對話的互動,打造旅館的沈浸式體驗,充分展現嘉義人的熱情。於展區入口辦理入住手續,即可拿到對應的房門鑰匙,開啟限定三十分鐘的入住旅程。

在舊監青年旅店入口報到取得入住鑰匙。(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有家攝影工作室拍攝)

原本放射狀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空間,成為城市的縮影:一邊是「角頭房」區,展現十組從嘉義市沃土裡,滋養的非規格奇才,例如:送餐平台銀色大門在兩年內提供十六萬份餐點,關懷地方長者;油畫藝術家江鳥,同時也是嬉班子樂團團長,深耕臺灣非洲鼓文化等。葉哲岳認為,這些策展團隊或許不是最耀眼的太陽,卻是照亮城市最重要的繁星。另一邊的「長住房」,則是透過五組在地創生團隊的創作,窺探嘉義人多元的議題脈絡。

葉哲岳認為,策展過程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取捨:在歷史建物裡創作的故事,文本轉譯得談得多深?空間運用上,由於舊監獄的本質不是展覽空間,得妥當呈現適切的節奏。最後是角色處理,場館攜手地方學校與社區共創合作,讓十六歲跨齡到七十歲的世代皆能開啟想像。張伊增則希望用設計的專業和策略定位,用「 真實體驗 」讓在地人和外地人了解嘉義深厚的底蘊,帶出設計植入地方創生的定位,讓大家知道嘉義不是一個只有雞肉飯很多的地方。

嘉義舊監獄的可能性全匯聚在舊監青年旅店,監禁的框架翻轉,最後變得多酷,號召大家正式展期,前來訂房卡位。

「舊監青年旅店」共同策展人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左)和同心圓設計・影像的張伊增(右)。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下港女子楊甯凱
  • 攝影/PJ WANG
  •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 編輯/陳湘瑾
  • 核稿/吳哲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