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老市場不神隱,用設計揭見「鹽埕第一公有市場」的美
Promotion

2022台灣設計展

老市場不神隱,用設計揭見「鹽埕第一公有市場」的美

重新點亮老路燈映照70年歲月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揭開陰暗天花板顯現其上的木屋架,巧妙設計的新天窗成為日光的渠道,擺賣肉品魚生的老式白磁磚攤台,在輝映下成了老生意與新生意交融的青銀共演舞台,走遊之際感受這座位在大港之畔的老市場,曾經舶來出入各種新奇事物的交易行為,在時代下有了新的詮釋。

走過70年歲月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在經過優化改造後呈現嶄新活力。(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攝影/顏歸真)

重新點亮老路燈映照70年歲月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揭開陰暗天花板顯現其上的木屋架,巧妙設計的新天窗成為日光的渠道,擺賣肉品魚生的老式白磁磚攤台,在輝映下成了老生意與新生意交融的青銀共演舞台,走遊之際感受這座位在大港之畔的老市場,曾經舶來出入各種新奇事物的交易行為,在時代下有了新的詮釋。

1949年成立、1975年改建、2022年重生,以「大屋頂」為標誌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以下簡稱鹽一市場),用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優化設計,實現了「叁捌地方生活」創辦人邱承漢等人在2017年呼起的「傳統市場的一百種可能」運動。

在「浩建築師事務所」、「一起設計Atelier Let’s」、「瓦豆WEDO Lighting」和「Path & Landforms」四個單位聯手下,整合環境、採光、指標、引導系統,顯現老市場被塵封的美:這不是一座消遣娛樂用的文創市場,而是實際具有生活日用買賣、揪集地方居民、保存情感記憶,並且扮演「以老扶青」角色的一座「傳統」市場。

市場的入口門面換新後更具辨識度。(攝影/李友欽)

「叁捌地方生活」創辦人邱承漢自2017年起就對這座陪伴自己成長的鹽一市場進行一連串青年進駐活動。(攝影/李友欽)

這場「煥新」不是猛力刨洗清空舊有事物,而是將代代人用之惜之產生的磨損與修補都地保留下來。「我們的設計是把過去的智慧與美感提煉出來,讓大家看見。」設計團隊由衷展現的題旨,正巧符合了鹽一市場這五年朝向的活化目標「青銀共市」,因應時代下增加的功能,於是「上市場」這件事有了不同的意義。

擾動青銀共市,老市場不寂寞

回顧鹽一市場的活化運動,可從2016年叁捌地方生活發起《鹽埕,水上人家》出版計畫開始,創刊人邱承漢試圖探究大溝頂的過去、現在、未來,並曾邀請一起設計的辜達齊進入場域,從測繪到設計提出鹽埕老市場的可能性。到2017年,叁捌地方生活直接進駐市場,租下閒置攤台開起以物易物的「叁捌菜攤仔」,小試攤位改造與辦活動,接著才發起「埕市快閃市集」廣邀年輕人進駐。

彼時進駐的知名品牌,有Marc L³前身的小鉢洋食、信的店磅蛋糕、山壹旗魚食製所⋯⋯等等,堆積灰塵的閒置攤位被清理,成為年輕人創業試水溫的起步,一方面營業時間從早市延伸到晚市、假日市集,有趣的創業形式吸引新的客群,退化而空洞的老氛圍被新的生活感填滿,從點到面拓展成一場活化運動,不知不覺產生影響力,而有後續實質的改造計畫。

(攝影/李友欽)

鹽一市場鼓勵青年返鄉,邀請在地青年進駐,市場也從固有的早市型態新增晚市或假日市集。(攝影/李友欽)

一起設計Atelier Let’s共同創辦人辜達齊指出,鹽一市場的命運轉戾點,是去(2021)年一月天花板受潮坍塌後,高雄市政府經發局會同高雄大學建築系陳啓仁教授等專家勘查,發現市場屋頂為超過一甲子歷史的木構造,於是決定委託浩建築師事務所揭露這項美麗的事實。今年台灣設計展登陸高雄,高雄市政府經發局主導鹽一市場修繕活化,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媒合,在浩建築師事務所重現木構造的基礎下,由一起設計重新規劃空間、瓦豆負責燈光照明、Path & Landforms則對市場色系、指標與視覺做出整體優化設計,鹽一市場正式羽化新生。

(攝影/李友欽)

近來鹽一市場區域的巷弄間已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進駐,開設復古又時髦的店舖。(攝影/李友欽)

用天光照亮市場,木屋架的時間美

極早參與鹽一市場活化運動的辜達齊在計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長年深涉研究大溝頂,從磨石子、白磁磚、馬賽克磚等舊建材歸納出市場的色彩系統,重塑入口意象時,以修復或是復舊手法,打造出符合市場歷史感的立面,其中最細膩的工程,則是他與瓦豆創意總監江佶洋研發的燈盒。由於過往未有明確都市計畫,電線管路恣意牽拖如雀榕的鬚根綁束建築壞了市場應存的老派優雅,辜達齊說:「我們一起合作出的燈槽系統,可以收納電線,解決紊亂的電線問題,也有轉折45度的燈溝,可以打亮立面,同時使用具有耐候性的不鏽鋼材料,可以說是一兼三顧。」

改造前的鹽一市場採封閉狀態,通風採光均不佳(圖片/一起設計Atelier Let's提供)

優化過的鹽一市場透過木屋架與天窗獲得良好的自然採光。(攝影/李友欽)

此外,為了在不開燈的條件下利用日光呈現木屋架的美,兩人也模擬了從白天到晚上的陽光軌跡,設想天窗最適合的位置、大小、角度、材質,利用日晷投映出立體的時間感,讓市場重新感受季節流動。「由於陽光的熱度會影響生食保鮮,這個設計也是傳統攤商討論最多的議題。」江佶洋說,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一昧加諸新的想法在市場裡。為了解決光照的疑慮,團隊先花了很大力氣去與市場溝通,在理解攤販檔位需要避開的日照角度後,調整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採光方案。如今,從瀨南街入口走進,抬頭可見霧面玻璃灑下的天光,為傍晚開張的青年攤商,留一盞最自然的燈。

透過完整的規劃與老物件再利用,鹽一市場原有的木造老屋風情與特色得以被找回。(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攝影/林科呈)

老料再利用,注入大港原生設計力 

引光入室之後,江佶洋巧妙轉化老舊木料為燈具,使老木料從結構功能轉換為燈具功能,繼續在空間中服務,而機能性的地燈照明不使用現有市售燈具,而是回收改造淘汰的老路燈頭,入口穿廊照明則是大玩台灣人熟悉的日光燈,取自日治時代公共空間、官廳建築至宮廟、神明廳常見的日光燈管吊燈,結合船舶用的防水日光燈管,把港都庶民生活納入設計,也找回遺失的記憶,「我希望燈可以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成為空間中被閱讀的對象,而不再只是機能性的一盞燈。」江佶洋道。

日光燈具有不藏污納垢、耐候、好維修等優點,經過巧思設計後與安排,巧妙地貫穿整座市場的照明元素。(攝影/李友欽)

鹽一市場的整體優化與改造以不破壞市場固有商業體系為原則。(攝影/李友欽)

在「不讓點亮成為一場災難」的思考下,江佶洋的再造燈具隱含環境議題,他指出燈光設計不是只有耗能的一種選擇,也存在老材料走向下一世代的可能,至於他翻轉印象中很「俗」的日光燈,使日光燈成為簡潔有力的高機能燈具,不藏污納垢,又具有光亮、耐候、好維修的優點,如同勤勉務實的市場人所散發出來的樸素之美。

拆除鐵門封閉的閒置倉庫,在市場中刻意留白的「共域空間」是團隊的巧思,辜達齊巧妙搭配老材料與新材料,呈現出具有一致性且不失當代的氛圍,刻意保留的窗戶開口與舊木料打造的窗邊桌,成為裡外互動的橋樑,加上可彈性轉化功能的桌/椅家具,可作為遊客立食、攤商休憩、鄰里交誼、活動講座之用,是老市場新增的功能。對許多人而言,傳統市場的人情味是其它交易媒介難以替代的體驗,而一個美觀、舒適的「交誼區」,能夠讓來到市場的人更願意停駐。

隱藏在攤販櫃檯邊緣的燈具設計提供更明亮的地面照明,亦不影響自然採光;使用廢棄路燈的燈具設計則提供別開生面的復古風味。(攝影/李友欽)

特別設立的「共域空間」能令往來消費者與遊客駐足,強化傳統市場的人情味。(攝影/李友欽)

「塩」字之下,找回老市場真正的名字

遊走市場內部,Path & Landforms融入市場歷史與環境的色彩系統,以低彩度的米色為基調,加入灰、橘、橘紅色形成的Pattern,展現在共域空間光牆上,沿途可見新的指標與引導系統,無障礙通道與廁所位置一目暸然。

P&L共同創辦人俞思安表示,她與自家團隊此次最重要任務是改造市場識別標誌,以減法概念重新看待舊有設計,把市場、山、海、港的意念都納入在一個「大屋頂」,她說:「大屋頂可以讓人單純地看見建築,表達屋頂的實體意象,也包容涵蓋抽象的部分,那屋頂下面即將發生許多事情,這種包容涵蓋的感覺又強烈又直覺。」共盼這座市場可以跟著世世代代的高雄人演化,成為一個大家都能得到享受的地方。

順著木梯而上的夾層,是早期市場攤販休憩、倉儲的空間,在經過優化改造後得以保留。(攝影/李友欽)

新設計的logo以「大屋頂」呼應木架建築,用簡潔的線條將高雄的市場、山、海、港的形象合而為一。(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攝影/顏歸真)

看鹽一市場的新生,高雄出生的辜達齊感性形容:「這座市場讓我想起《神隱少女》的角色『白龍』,電影最後他終於記起自己的名字(賑早見琥珀主),回復成為河神,我們的設計,其實就是要讓鹽一市場成為『它自己的樣子』,讓所有人都認識真正的它。」

(偷偷補充,在識別標誌所採用的「塩」字,並不是刻意簡寫,而是來自日治時代建成所用的命名,那是鹽一市場「真正的名字」。)

本計劃參與團隊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設計指導:台灣設計研究院
空間設計:浩建築師事務所、一起設計Atelier Let’s
照明設計:瓦豆WEDO Lighting
識別設計:Path & Landforms
施工單位:勝鴻營建股份有限公司、加加福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 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自治會暨攤商、叁捌地方生活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文字/李佳芳 攝影/李友欽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郭璈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