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
劇場人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掌門,提升台北實驗劇場能量
多年來,「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持續透過表演藝術空間營運、策展及創作,豐富了台灣的多元文化,並為表演藝術工作者,提供一處容納各種前衛創作嘗試的展演場所。
多年來,「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持續透過表演藝術空間營運、策展及創作,豐富了台灣的多元文化,並為表演藝術工作者,提供一處容納各種前衛創作嘗試的展演場所。
劇場界人稱「館長」、現年58歲的「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近二十年來,持續透過表演藝術空間營運、策展及創作,展現台灣多元文化樣貌,長期在劇場界的深耕與貢獻使其榮獲第27屆「臺北文化獎」。但有趣的是,姚立群一開始想做的並非劇場。
幼時,姚立群根本沒有「黑盒子劇場」的概念,所謂的「文化中心」、「演藝廳」,是到1980年代才陸續出現的產物,他頂多和家人到高雄師範大學的大禮堂,看過話劇演出。
1992年,他曾前往欣賞王墨林成立「身體氣象館」後主辦的「海與島的對話:身體與歷史表演藝術祭」,觀看台灣、香港、日本、荷蘭等藝術家的行為藝術演出,「你在現場,就能感受到劇場的表演性。」姚立群回憶當時,包括詩人楊澤、作家王浩威以及諸多藝文人士都是現場觀眾。
但他尚未準備好踏入這個文人雅士的集散地,相反的,姚立群和曾經歷過那個生猛躁動1990年代的多數文藝青年一樣,心中都懷有唱片夢與電影夢,從而從事雜誌編輯與電影研究相關工作,就這麽一直做到2002年參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現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辦一場影展,就把我的電影夢消耗殆盡了,雖然獲得和外國電影工作者交流、處理國際事務的經驗,但真的好累喔!」姚立群笑稱,結束影展工作後,他藉由參與劇團音控、親身理解戲劇製作的幕後流程中,找回許多他所感興趣的實驗性元素。那一年,38歲的姚立群,才將自己正式推向潛伏在心底已久的劇場夢。
電影研究 & 編輯經驗,成為劇團工作養分
他加入「差事劇團」,邊做策畫工作邊提升自己的劇場專業,將過去編雜誌、做田野調查和處理國際交流事務的經驗,融入劇場領域,在2005年加入「小劇場共同營運實行委員會」,與王墨林等多位劇場人齊心打理出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實驗劇場──牯嶺街小劇場。
2008年,姚立群正式接下牯嶺街小劇場館長一職,秉持小劇場應具備的前衛、實驗、跨界、多元精神,陸續在這裡實現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TIPAF)、年度公演、培育計畫等各項活動。也引進身體氣象館於2001年首創的身心障礙者表演「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成為藝術文化平權議題的藝術節慶與平台。
多年來,牯嶺街小劇場致力為劇場注入更多新思潮、新技術等血肉,以回應現實社會脈動,開啟表演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例如,僅在接下館長一職隔年,姚立群便邀請實驗電影導演吳俊輝以「形影相析/晰」為題,舉辦了「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當時參與的作曲家李婉菁、當代舞團創立者蘇文琪和馬來西亞電影導演區秀詒,如今都成為各自領域的頭號人物,「這些藝術家到現在,都跟牯嶺街小劇場保持緊密關係。」姚立群說。
他特別鼓勵有心投入小劇場的後進,要在持續學習與工作勞動間齊頭並進,「有時候工作項目和所學技能,看似是兩條平行線,但未來何時會交叉,誰也說不準,必須時刻準備好自己。」
小劇場彰顯民間活力,讓藝術隨時隨地發生
在大劇場林立的現今,藉由策展、創作等多樣形式,拓展實驗劇場可能性的牯嶺街小劇場,代表了台北最前衛且充滿可能性的創造能量。
相較於製作成本大、要處理編導演等方方面面細節的大劇場,小劇場沒有過多繁文縟節,對於現實題材、社會脈動的回應相對迅速,站在肥皂箱上、走出來朗讀,都可以是一場演出,藝術能隨時隨地發生。
「小劇場是公家支持的場地,但獨立營運相對彰顯了民間的活力。」姚立群期望,歷經三年整修且走過疫情考驗的牯嶺街小劇場,能保有清新的形象,在亞洲的當代表演藝術領域,持續提供全台、全亞洲表演藝術工作者,一處容納各種前衛創作嘗試的展演場所。
今年臺北文化獎遴選委員會一致認為,姚立群不但促成許多台灣與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更將牯嶺街小劇場打造為表演藝術生態中,珍貴的共創實驗基地。姚立群也藉由此次獲獎,回望這些年來他耕耘實驗劇場的過往,「劇場總結了我對藝術的許多想像。」他說。
一窺其他三位本屆臺北文化獎得主故事,了解台北文化的多元與廣度。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