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文化Culture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策展人鍾適芳:唱自己土地的歌,是數位時代難以招架的純真與溫度
Promotion 人物 觀點 音樂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策展人鍾適芳:唱自己土地的歌,是數位時代難以招架的純真與溫度

我在生命不同的階段,聽見/遇見胡德夫、陳明章及陳永淘。如今因著策劃這場音樂會,重訪他們的音樂人生;又因著合創的執行,親身見證音樂在他們三人生命中的重量。當他們的腰椎、牙齒被歲月鬆動,他們在鍵盤與琴弦上的力道卻依舊飽滿,那是生命之重所驅動的不服從,以繼續追逐各自嚮往的純真,數位時代也難以招架的現場溫度。

「這樣設計」執行長陳渼蓁專訪——以簡馭繁,才成就經典

「這樣設計」執行長陳渼蓁專訪——以簡馭繁,才成就經典

傳奇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了貫穿現代建築史的一句話:「Less is More」,打開了空間美感的格局,超越時間與潮流的限制。如今,後疫情時代來臨,讓設計美學翻轉與重置,以簡馭繁的精神再度被發揚;誠如「這樣設計」執行長陳渼蓁所說的「去蕪存菁」,唯有簡約高訂宅邸,才能無謂潮流、擁抱世代。

用身體涵納死亡——許芳宜《我心我行》的破局之路

用身體涵納死亡——許芳宜《我心我行》的破局之路

被譽為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傳人的許芳宜,與身體共處、並以它追求藝術已超過五十個年頭,她將對生命磨耗的體悟、創作中掙扎的血淚揉合成一部個人傳記電影《我心我行》。電影由侯孝賢監製,金馬最佳攝影姚宏易擔任編導、攝影,許芳宜親自演出。為了這部作品,她重新創作了13支舞劇,與劇情結合構成敘事和抽象表現交錯的影像,讓觀者深入了解藝術家的生命,尋找重生的可能。這部紀錄片也在今年金馬獎摘下最佳動作設計獎。

30歲之後,才發現別人的評價並不重要——9m88與她的療癒電台

30歲之後,才發現別人的評價並不重要——9m88與她的療癒電台

要如何定義9m88? 她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創作歌手之一,不僅是台灣難得跨爵士與流行的實力派演唱者,既前衛又復古的多變形象與造型也讓她在社群上深受歡迎,至今Instagram已累積超過三十萬粉絲。她也開始跨足戲劇圈,在《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接招吧!製作人》中有亮眼的表現。今年夏天迎來了她的第二張音樂專輯《9m88 radio》,30歲之後,9m88持續以創作療癒自己也陪伴他人。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好樂團首張專輯《在遊蕩的路上學會寬容》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好樂團首張專輯《在遊蕩的路上學會寬容》

2015年,好樂團以創作曲demo〈我把我的青春給你〉在StreetVoice初試啼聲,就達到15萬的點擊量,之後的〈我們一樣可惜〉、〈我愛你卻不能拯救你〉等,也以扣人心弦的詞曲、溫暖療癒的女聲,唱出人們心中難以訴說的情緒;2020年〈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更在樂評人馬世芳大學授課調查中,入選最能代表當代年輕人的一首歌。直到今(2022)年,他們終於推出首張專輯——《在遊蕩的路上學會寬容》。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處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處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場館興建,走走停停十餘年,終於在2021年末揭幕。有人說這個新地景,不會只是高雄的,而是屬於整個南方;也有人說,高雄根本沒有音樂產業,縱使硬體奪目又能改變什麼?南風吹起,音浪激盪,那些記憶裡的高雄,除了駁二的大港開唱,百樂門、LIVE WAREHOUSE等音樂酒吧⋯⋯座落在愛河畔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勢必會成為人們下次回訪高雄的理由之一。

半島歌謠:在島嶼最南端,唱出台灣的聲音

半島歌謠:在島嶼最南端,唱出台灣的聲音

歌謠,蘊含了土地的聲音。1960、70年代鄉土意識興起,台灣人開始探問起「我是誰?」而在最南的恆春半島,陳達彈奏月琴唱著島嶼故事的滄桑歌聲,成為那個時代的原聲帶。此後恆春半島歌謠曾漸漸安靜,但始終有人在堅持傳唱屬於這片土地上的獨特音樂。近年來,由年輕世代和屏東縣政府籌劃的「半島歌謠祭」,用全新的方式重現恆春民謠的魅力,讓阿公、阿嬤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也讓島嶼南方的台灣歌謠可以不斷唱下去。

吳青峰《馬拉美的星期二》——從藤蔓長成一棵樹的過程

吳青峰《馬拉美的星期二》——從藤蔓長成一棵樹的過程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吳青峰經常看別人整理、歸納,甚至定義他這個人,但這些他者眼中的「吳青峰」,對本人而言卻是陌生的。他覺得真正的自己是一株軟爛的藤蔓,總需要依附他人(支架)才能長出形狀。全新個人專輯《馬拉美的星期二》收錄12首跨界合作的作品,某種程度來說,也反映出他的12種人設形狀,對這位才華洋溢的歌者而言,這是他出道以來最能反映內心的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