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Issue 05走上台灣文化路徑 »
Apr.14
專文 Articles
專欄 Columns
影像 Pictures & Video
雜誌 Magazine
商鋪 Shop
資訊 Info
搜尋
0
專文
人物. 觀念
為什麼成為了作家?吳明益娓娓敘說對創作的游移,以及在當代社會中,作家如何藉由生活的觀察豐厚自己的創作。
提起文學的啟蒙,吳明益自誠他並非「從小熱愛閱讀」,然而,是文學領域最終給予了空間安放雜學的他。
魏德聖的《海角七號》以上億票房,使國片在21世紀走出黑夜,接著《賽德克巴萊》再創里程碑,而今他的夢想是「台灣三部曲」。
魏德聖坦言,《海角七號》上映前,他覺得票房五千萬是實力,八千萬是他們的行銷結果,八千萬以上是整個大環境的天時地利人和。
觀念. 音樂
一群新生代領導人正透過科技創新與資本力量,企圖再造 KKBOX 品牌、轉型聲音提供者,他們能在音符與程式碼之間,摸索出台灣聲音的未來?
觀念. 電影
電影院的未來在何方?仍是未定之天,但肯定的是,等待春暖花開,威秀已做好準備。
商業. 觀念
《城視報》懷著媒體公共性的信念,致力於地方報導。《城視報》之於檳城的意義,早已超越報導者的角色。
來自英國的獨立雜誌訂閱平台 Stack,陪伴著無數個熱衷於印刷刊物的老靈魂,給他們一個逃出數位織網的機會,在紙與墨的小眾世界裡盡情摸索、自在奔馳。讀者以 7 英鎊的訂閱價格,每個月可以收到不同的雜誌,讓人每一次拆開信封都令人驚喜。
觀念
一個文化底蘊不夠的國家,或許能輕鬆駕馭一夜起樓的工程,但卻無法集眾之力完成一條手作步道,因為手作步道並不只是生態工法,更是公民的集體行動,也是人與土地的重新連結。
2007 年,資深記者及設計雜誌《Wallpaper》創辦人 Tyler Brûlé 創辦雜誌《Monocle》,13 年來,兼具知識深度及設計感的內容培養出一大批忠實讀者, Monocle 更在世界各地開起實體店面,同時經營 24 小時的廣播節目。
生活. 觀念
衣物被做出來,並沒有規定只有誰能穿。2019年中,板橋中學宣布男女學生可以自行決定穿褲子或裙子上學。一群奧美廣告的年輕創意人被這個新聞啟發,邀請 ANGUS CHIANG 品牌創辦者暨新銳設計師江奕勳(Angus)設計出史上第一套中性制服,甚而走上臺北時裝週的舞台。從幕後企劃到實際登台,歷時超過一年,只為翻轉既有的服儀與性別限制。這個翻轉行動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在我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心中都有個台灣的投射——關於文化,關於生活。直至香港的政治矛盾愈來愈尖銳,更多關於政制、未來的討論,大眾漸漸將視線挪移至已民主化的台灣,寶島漸漸成為香港人心中投射的政治楷模。深紅的中國大陸,半死不活的香港,以及自由蓬勃的台灣,形成了華人社會獨特的政治延線,也讓在夾層的香港人在強烈對比下,意識上愈來愈靠近台灣的公民社會。
閱讀設定
夜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