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重拾寫作的汽車美容技師姜泰宇:對他人坦承就是對自己坦承

重拾寫作的汽車美容技師姜泰宇:對他人坦承就是對自己坦承

姜泰宇曾以敷米漿為筆名出版網路小說,作品紅極一時,十年前因病轉行投資洗車場,重新學習汽車美容的技術。十多年來勞動的汗水取代書稿上的筆墨,以泡沫與高壓水柱清洗他人愛車,也重新將自己拋光整復,成為更加坦然、自在的模樣。2019年姜泰宇重新提筆,並於隔年出版《洗車人家》,如今持續經營洗車場,同時著手進行新的小說創作。

汽車美容技師/作家,姜泰宇。

姜泰宇曾以敷米漿為筆名出版網路小說,作品紅極一時,十年前因病轉行投資洗車場,重新學習汽車美容的技術。十多年來勞動的汗水取代書稿上的筆墨,以泡沫與高壓水柱清洗他人愛車,也重新將自己拋光整復,成為更加坦然、自在的模樣。2019年姜泰宇重新提筆,入圍第21屆台北文學獎年金類,並於隔年出版《洗車人家》,以非虛構散文書寫者的身分回歸文壇,如今持續經營洗車場,同時著手進行新的小說創作。

拜訪位於林口的汽車美容中心,外頭飄著綿綿細雨,踏進店裡,地面卻不見多餘的水漬,狹長的店面整理得清爽明亮。老闆姜泰宇帶我們穿過兩台待整理的車,走進辦公空間,裡頭除了個人工作桌和接待客人的沙發座椅外,另有一整面書牆,毫無違和地融入洗車行的場景裡。

從知名作者轉行做「洗車人家」已十年有餘,每天早上9點以前進到店裡,喝完一杯咖啡後,協助同事進行車體外觀清潔,親自整理引擎室、塗抹輪胎油是開啟一天的例行事項。近年重拾寫作後,在店裡除了要接待客人、支援洗車,還得抽空撰稿,平衡斜槓人生。

姜泰宇在《洗車人家》裡寫道,希望人們稱他為「汽車美容技師」,但言語之間仍總以「洗車工」自稱,他瀟灑地說:「寫完之後,我就拋棄了那個標籤,其實要怎麼叫我都行,只是一個稱呼而已。」一如他毫不在乎人們要喚他敷米漿或者姜泰宇,似乎不論是網路小說家、散文作者、汽車美容技師抑或洗車工,外人如何定義,都已無法動搖他踏實洗車和寫作的每一日。

名不符實的人氣作家

千禧年前後,網路小說風起雲湧,痞子蔡、藤井樹、九把刀等人先後從BBS起家,姜泰宇也本著才華和拼勁乘勢而起,以筆名敷米漿創作網路小說,2003年出版處女作《你轉身,我下樓》,即成為現象級作家,吸引大批讀者與粉絲,出版界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敷米漿」的名號。

以一年兩本書的頻率出版新作,活動、演講邀約不斷,聲勢最好時還曾拍過幾支廣告,但就在2000年代即將結束之際,現實的關卡迎面襲來。因長期用眼過度,姜泰宇被診斷出「眼球顫動症狀」,雙眼不時劇痛,讓他不得不停止寫作,避免病情繼續惡化;除了身體上的「職業傷害」,真正迫使他停筆、甚至對寫作出現抗拒的,是更深層的心理因素。

「靠北哦,這我好像沒有講過,不過也沒關係,無所謂。」2010年前後,台灣的網路小說產業已逐漸出現頹勢,實體書籍的銷售數量持續下滑,網路出版的商業模式也面臨轉型的困難,大環境改變、市場縮減,這樣的現象也體現在敷米漿的出版成績上。

「有些東西你不去碰,就不用承受失敗。」他清楚知道自己的作品不再有暢銷的保證,但出席各大活動時仍被以「人氣作家」介紹出場,名不符實的糾結與不踏實感,讓他萌生退意,「我不想要親眼看著自己真的不行了,只能不停回想往日榮光,所以選擇停下腳步,就像麥可・喬丹第一次退休時一樣,能夠那樣離開是再好不過了。」回顧人生的轉捩點,姜泰宇沒有太多不甘或傷感,彷彿是洗車場的歲月沖淡了當年的徬徨無措,此時已是可以毫無遮掩,莞爾回望的時刻。

沒有說過的是,「不想看親眼看見自己走下坡」是敷米漿消失於出版界的另個原因。

願意勞動,是做洗車工的唯一條件

因為愛車、愛乾淨,每週都要到洗車場光顧兩三次,剛卸下全職作家工作時,姜泰宇決定和好友共同投資一間汽車美容中心,而開始營業之後才發現根本沒有時間照顧車子,最髒的永遠是自己那台。

創業之初,起初他天真地只想當個股東、老闆,負責把店面和設備準備完善,技術則是由創業夥伴去學回來,但看著大家熟練地施工,而自己只能做最基本的洗輪圈、上輪胎油時,心裡難免過意不去。一方面不希望自己是被孤立在團隊之外的累贅,也因為粗重的工作性質徵人不易,現實與情感因素疊加,讓他親自蹲下身,從頭學習洗車。

真實的勞動,由外而內改變了姜泰宇,「我以前是很不喜歡自己動手的人,怎麼可能自己修燈座、換燈泡呢?」那些過去覺得辦不到,或者未曾想過要做的事,逐一經驗,成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其實做洗車工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願意勞動。如果再進一步成為一名好的汽車美容技師,就要有『既然要做,就做到好』的心態。」洗車是亟需細心及耐心的工作,一不小心就得重新來過,不只考驗體力,更考驗心性。

汽車美容中心一隅。

老闆自覺 vs. 作家思維

熟練一項新的謀生本領是一大考驗,當好一間店的老闆也是必須學習的新課題,「剛開店的時候,我覺得自己跟這個地方,好像有很大的修圖痕跡。」從作家的舒適圈轉換至洗車場的場景,所見的人、事、物全然不同,姜泰宇時常蹲在角落體會那種與一切都格格不入,卻又不得不融入的,某種近乎「臥底」的感受。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臥底」身份逐漸消融,店裡的送往迎來,員工和夥伴或走或留,在老闆眼中成了再平凡不過的人事輪替,沒有太多時間傷感或者探究背後的緣由,趕緊補上人力缺口才是當務之急。直到他再次提筆,作家敏感的心靈才重新被打開,藉著書寫雇用更生人、接待各種客戶的故事,開始仔細地反思內心真實的想法。

面對幾名帶有特殊背景的職員,老闆的自覺與作家的思維模式在他心中反覆拉扯、辯證。起初姜泰宇以自認作家應有的「社會責任」向他們伸出援手,殊不知這樣相對優越的出發點,反倒落為變相的歧視,而失去了一個人真正需要的同理和支持。

話鋒一轉,他以台劇《華燈初上》裡的台詞為例,蘇慶儀對羅語儂說:「你為什麼總是要施捨我!」劇集裡的對白直擊他心中念想,這群「壞孩子」讀的書或許不多,但你是不是真的把他當自己人看待,一個個心裡都有數。

《洗車人家》是過去十年的總檢討,重新分析自己、找出盲點,當初如果有機會可以做得更好,是不是就可以讓那個誤入歧途的小伙子,透過這份工作重回正軌?他不停朝自己叩問著。汽車美容的事業,改變姜泰宇的人生方向,也回過頭來改變了他的思想與文字,進而凝聚成寫作的養分。

汽車美容技師的工作由外而內改變了姜泰宇。他提筆撰寫《洗車人家》,為過去的十年光陰作叩問。

從作家到洗車工——原來我可以回答「我不知道」

剛開始創作時,他可以為了寫作買足耐放的存糧,關在宿舍裡好幾日不出門,那種為了寫作貢獻、毫無保留燃燒自己卻無比滿足的感受,如今仍令他印象深刻,但後來熱情逐漸退去,甚至草率面對一切演講和採訪的邀約。現在隨著洗車場鐵捲門每日起降,十年間幾乎沒有任何媒體邀訪,直到《洗車人家》出版。而今他更珍惜每一次能夠分享的機會,不為別的,只單純為了分享本身。

「車漆整復的過程,其實是先破壞車身上的傷痕,再重新修復回鏡面的模樣,過程必須非常小心⋯⋯。」姜泰宇解釋著鍍膜流程,說的既是車子,也像是自己的人生歷程。曾經年少得志的傲氣,在一次次重新打磨過後,顯現出最真誠的樣貌,「洗車工」是他重新為自己鍍上的堅實外裝。

「剛開始出版作品的那段時間,雖然過得很快樂,但其實並不自在,每每接受採訪、參加座談會或演講,都會很害怕有人提出我答不上來的疑問。」過去作家的身份對他而言是沈重的包袱,總怕被人說:「他就只是寫網路小說的,怎麼能叫作家?」時隔多年,重新以非虛構寫作者的身份回歸文壇,汽車美容的專業讓姜泰宇能更自在地面對讀者,不必再為了武裝自己而拼命找答案,大方地回覆「不知道」是對他人的坦承,也是對自己的坦承。

經反覆地打磨與拋光整復,如今的姜泰宇面對自己與讀者都更加坦然自在。

非虛構之外的例行工事

除了洗車場的汽車美容技師姜泰宇,幾年間火葬場的接體員大師兄、工地監工林立青、市場魚販林愷倫,接連進入讀者的視野,職人非虛構寫作的風潮仍在持續。許多人問起《洗車人家》會不會繼續出版續作,姜泰宇笑著說:「如果今天再告訴你,我還有六個失敗的更生人故事,那我就是個失敗的老闆,這間店怎麼可能還繼續開下去!再寫就是魔幻寫實,不是非虛構了!」

撰寫《洗車人家》期間,總想著完成書稿後,這家店還能存在就好。但隨著書籍出版,洗車場開業跨過十年大關,他才發覺洗車這件事和整個場域,已經不再只是工作,更像身體構成的一部分,因此無論如何都會想保留住這個陪伴自己多年的基地,永續經營下去。

到訪當日,姜泰宇正為報紙撰寫專欄,桌上還擺著幾件待截稿的補助案,姜泰宇一邊繼續挖掘過去十年間來不及記下的故事,一邊著手構思小說的創作。寫作仍持續進行著,一如每日例行的整理、清潔與拋光整復,是他人奪不走的踏實也是得以坦承自在的根底。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2封面故事「今天,我想來點蔬食」,更多關於蔬食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文字/温伯學 編輯/陳湘瑾 攝影/蔡傑曦 核稿/郭璈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温伯學
  • 編輯/陳湘瑾
  • 攝影/蔡傑曦
  • 核稿/郭璈
温伯學

温伯學

1998年生,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曾任《VERSE》編輯,每日聽歌、寫字,治腸躁。


TOP